File:NLC416-11jh010881-34425 西征紀事.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89 × 1,177 pixels, file size: 14.7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1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西征紀事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寧協萬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西征紀事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印刷者]
Description

文言體。記述在日本、俄國、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等國的旅遊見聞。內容多為介紹各國的政治、教育、工商業及社會風情。書末附《敬告中國青年》一文

目錄
胡序及凡例
紀事
(一)上海至滿洲
東遊與西征
西征紀事之緣起
傾慕歐風之流弊與虛心慧眼之良果
列強中之英吉利
黃海舟中有感之七絕
滿洲總論
滿洲存亡之關於中國全局
滿洲春秋
日俄經營滿洲之實情
盛京海岸線與大連之位置
二千萬圓開闢之大連與六百萬圓擴張之大連
九年後之旅大問題與中國前途
大連碼頭之構造及其岸上之設計
滿鐵工廠與滿鐵會社本部
大連之日本橋與大山通
滿鐵會社獎勵日人之滿韓旅行
大連日本移民之增殖
旅順之形勢
日本承俄之旅順經營
關東都督府之官制及都督之實權
日本經營大陸之旅順政府
日人之勾結宗社黨與密助之進會
日本二億圓之滿洲拓殖公司
滿鐵會社收入之巨額
日本之滿洲輸出貿易及其農業政策
日本之滿洲輸入貿易及其製鹽會社
關東州之界線與約期及中國政客之昏昧
炸子窰與五湖嘴之煤礦
南滿本線之十大站與營口之價值
千山之風景與遼陽之出產
司馬懿與李世民用武之地即奧保鞏西大柏古之戰場
撫順炭礦之雄富
千金寨之經營與奉天之形勢
登清帝陵與游金鑾殿
奉天之金融界
京奉線之內容與安奉線之後患
鐵嶺與昌圖附近之煤礦
余之訪太炎先生與念亡友洞初
吉長鐵道之內容與長春之為日俄分割滿蒙隱界
日本之經營十四城
在滿之日本人戶口表
俄國東清鐵道之起點
萬國車與俄國車之組織及設備
哈爾濱之形勢與財富
華俄銀行之虛聲與東清鐵道之實禍
俄人之經營北滿與日人之規畫南滿
興安嶺之壯觀與黑龍江之慘史
滿洲里俄吏之查閱護照
(二)西伯利亞入俄本部
西伯利亞風光之明媚
俄羅斯之東侵與南下
俄人赤塔屯兵之為蒙滿害
俄境之皮毛與華商之茶絲
蘇武牧羊之舊址與貝加爾湖之雪景
全世界之第一大鐵道與世界政局之關係
富於風景之安格拿河與數千里之蓄牧
西伯利亞三大河與河流方向之關於開化
余與閩粵學子之談話
兩河間之大平原與數千里之樺木
填海之柴木出場與有名之珍寶產地
登烏拉山之七絕
一萬萬農夫之俄羅斯
俄羅斯森林黑土兩帶之錦繡
歐洲第一大河與俄羅斯全國水利之關係
俄羅斯之長江與東西兩半球之油海
俄羅斯之煤油遠輸五洲與俄羅斯之榖麥西糶各國
各國鐵道環擣中國與俄羅斯運兵之預備
各國汽車用煤用炭與俄國汽車用柴用油
俄羅斯之紡織業與鐵工業
余抵莫斯科及日本川上領事之款待與其書記之偕游
莫斯科之市景
游莫斯科禁城與登伊萬塔
六十萬貔貅所攻之救主門八十兆羅布所建之度人寺
俄羅斯之製革業及中國四千萬圓茶利之喪失
俄羅斯宗教之複雜及其寺院之閎壯
數十卒業生與四千餘學生之莫斯科大學
大彼得之偉業
俄羅斯之立憲與其鄉制
二千戶民之五年任期之省長
波蘭瓜分後之瓦爾薩
波蘭與中國之比較
波蘭人自殘之惡果與其敗德
瓦爾薩之流氓與上海漢口之流氓
俄羅斯最西之停車場
環球都市時刻異同表
俄羅斯之幣制
游俄羅斯之餘感
各國人與中國人游俄之印象及余游俄之心理
俄羅斯政治之大劣點及其地方行政之不統一
俄羅斯教育之幼穉
俄羅斯工商業之不振
(三)游德意志
世界第一之文國與世界第一之武國
世界所欽畏之一等國及世界所蔑視之三等國
德意志過去之政治與現在之歷史
少年時代之畢士馬克
西方之德意志與東方之日本
畢士馬克與伊藤博文合論
大政治家之真實本領
加富爾與科魯〓之鐵血政策及商鞅與管仲之鐵血政策
畢伊二公施用與功效之異同
四戰地之德意志
蘇彝士運河後第一次之大工程
武裝和平之真相
法倫海游釣之鄉
科寧斯堡大學與大哲學家康德
德意志之鄉村與道路
德意志之農產與其農女
比勒斯勞大學
有名之造船工廠
余至伯林與顏公使之接待及兩參贊之偕游
全世界第一之華嚴國都
英雄用武之地後人憑弔之資
伯林全市街道之寬大
伯林之廣告塔
一街七道之溫特林田
全市五層房屋之伯林
伯林商店之組織
伯林之蛛網鶯梭及鴿籠
六百英畝之齊兒格登公園
德國之域多利與俄國之救主門
德人之衣冠與軍警之威儀
德國之菜場與俄國之菜場
國魂與國力
德意志統一以前之政治與統一以後之政治
德國政治與中國政治之比較
鐵血主義之德國政客與雀牌花酒之中國政客
德國政府之大方針
四面楚歌之德意志與神聖無侵之德意志
德國之深蘊與日本人之淺陋
十七歲之男子與三百萬之雄師
德國之經濟政策及其殖民地之工商業
八百家之鐵工廠
世界合縱連橫之大活劇
兩雄爭逐三國同盟
俄法同盟與英吉利之孤立
英俄相忌與英日同盟
日俄交閧於東及英法修好於西
十九世紀之非洲問題與二十世紀之中國問題
現世八強中之一孤立國三同盟國四協約國
外交之勝利與鐵血之效果
德意志將以鐵拳解決二十世紀之大問題
余之十六字主義
大政治家之四要素
全國元戎之卑宮菲食
游德國皇宮與觀德國議院
德意志政治之精神
中國二千餘年之流弊
最有根柢之軍國民教育與中日兩國留德學生之比較
二萬學生之伯林大學
數千留日學生會與數十留德學生會之比較
日本政府送學與中國政府送學之得失
西洋之家庭教育學教育與社會教育
伯林之大報館與大劇場
望畢士馬克銅像有感之七絕
博物院中之清朝皇宮及日本帝闕
德國之造兵工廠與造船工廠
游歐羅巴第一之大寺院
蘇氏弟兄之游黃河與赤壁及余之游萊因
余與瑞士來客之談話
最傷心之中俄新國境
士多拉斯堡大學
海得堡大學與黑智兒
發明活印術之俄典保
萊因之直布羅陀
德意志之大觀
(四)道比利時
比利時之國境
世界之小英國
比利時之二海港與二腹市
世界之小巴黎
比利時之製造城及中國學生
全世界第一之繡業
數千圓之一衣與數百圓之一〓
中國繡業與比國繡業
比國語言風俗之雜
吊滑鐵盧古戰場
比國之航空學校與軍事飛行場
軍事上飛行隊之組織
比國航空學校之內容
駐比之四國留學生經理
(五)游法蘭西
法蘭西之人情風俗及其民德之內容
世界之一等共和國與三等共和國
總統政治與內閣政治
法蘭西之險要
法蘭西之地勢及其水利
法蘭西之各名城與工商業
世界絲業之中心
水力電力風力汽力
法蘭西國有瓷器工廠
六千圓之一茶杯與二萬圓之一畫屏
法國田畝與俄德田畝之比較
法蘭西人之戀棧心
法蘭西之學校貯蓄與郵政貯蓄
美甲世界之葡萄酒
余之縱觀法國與橫覽巴黎
登全歐洲第一之高塔見一大桃子與一大眠弓
渡塞納河入凱旋門到康苦德廣場
登拿破崙墓有感之七絕
人畏壯年時代之拿破崙余敬少年時代之拿破崙
二千二百八十一條之拿破崙法典
世界三大共和國之議院
法美議員言事時位置之異同
法美選舉總統之異同
法美總統任期及其年金之區別
法美內閣組織之異同
法美總統權限之區別
法蘭西國務總理之職分
法蘭西政治之大劣點
法蘭西政治之大弱點
全世界第一之劇場
圖書館之緣起及圖書館之為公共教育機關
各國圖書館及藏書之調查
游全世界第一富麗之大圖書館
在法之中國儉學會與中國豆腐公司
世界各國武裝和平之真相
(六)英吉利之大觀
渡波濤險惡之英格蘭海峽
中國劉公使與日本吉田大尉之接待
英國自由黨領袖費雅阿伯來訪
余赴泰晤士河岸英人之歡迎會
費雅阿伯演說之崖略及數百英人書之雅趣
英吉利詳考之待着與英吉利大觀之緣起
世界惟一之最大帝國及環地球各處之殖民地
世界第一之商業國與世界第一之海軍團
英吉利之農業不振
英吉利各名城與其製造
四千四百萬人每人平均年出百餘圓之製造品
三島之內有人口十萬以上之都會四十有七
世界之三大農業國
英美俄德法諸國製造品輸出之比較
游全世界中第一繁盛之名都
二十渡長橋之泰晤士與八百萬人口之倫敦
倫敦四層重疊之交通機關
英吉利城與市稱號之區別
英吉利議會之組織
英吉利上下兩院之權限
英吉利之政黨內閣及其內閣總理之雄才與職務
英國君主與中國總統之比較
英吉利上下兩院各議長之威儀
英吉利統治殖民地之大略
英吉利本土之行政與司法及其地方自治之內容
英吉利民族之歷史與獨立自營之英人
英人之頑固與傲慢
倫敦第一繁盛之街與有名之中國菜館
英人之習慣性與英國之習慣法
英國民族與中國民族之比較
英人之勇氣與英人之誠實
中國人之惡德與劣習
惜陰如命之英國人與雀牌花酒之中國人
表里如一之英國人與面從後言之中國人
勤敏篤實之英國人與懶惰狡詐之中國人
最有禮讓之英國人與破壞綱紀之中國人
留英中國學生之真相與湖南高等工業之名譽
英吉利民族膨脹之原因一
英吉利民族膨脹之原車二
英人之戰鬥力與各國比較
英政府對殖民地之經略與懷柔
英國昔時之國債與中國今日之國債
英皇加冕與中國奉賀使之位次
吊楊守仁之七絕
英國自由貿易之歷史及耕少食多之原因
哭亡友兼士及國陶贈五古
附錄
敬告中國青年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191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K919
主題
InfoField
遊記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91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4,254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5:35, 24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5:35, 24 April 2023889 × 1,177, 316 pages (14.7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西征紀事 (1/1) by 寧協萬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1jh010881,34425; 民國圖書-PD2022.3; 西征紀事)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