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0jh007142-28759 現代教育方法.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89 × 1,347 pixels, file size: 16.02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99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現代教育方法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舒新城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現代教育方法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分三部分。1.敘述現代教育方法的意義、範圍及其背景;2.列舉蒙台梭利法、葛雷制、設計教學法、道爾頓制、哈沃特製、德可樂利教育法、學級編制法,以及英、德、美三國的各種教育法;3.論述創造中國新教育方法的途徑

目錄
第一章 何謂教育方法
一 方法
二 教育方法
三 現代教育方法底範圍
第二章 現代教育方法的背景
一 現代教育方法的特徵
二 現代教育方法的背景
第三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四章 葛雷制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五章 設計教學法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六章 道爾頓制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七章 哈沃特製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八章 德可樂利教育法
一 歷史
二 原則
三 方法
四 結論
第九章 學級編制法
第十章 測驗法
一 歷史及效用
二 編造測驗法
三 測驗實施
四 結論
第十一章 教育統計法
一 歷史及效用
二 統計方法
三 表列法及圖示法
四 結論
第十二章 最近英德美三國之教育方法
一 英國
二 德國
三 美國
第十三章 結論——創造中國新教育方法之途徑
附錄 精神解析與教育
一 歷史
二 原理及方法
三 教育上的應用
四 結論
甲圖
第一圖 觸覺教具
第二圖 練習大小長短高低的教具(甲)
第三圖 練習大小長短高低的教具(乙)
第四圖 練習視覺之幾何形教具
第五圖 練習視覺之幾何形色紙
第六圖 練習視覺之色彩板
第七圖 練習聽覺之教具
第八圖 練習手指運用之教具
第九圖 算術教具
第十圖 算術練習
第十一圖 十以內之四則練習
第十二圖 百以內之四則練習
第十三圖 單句分析
第十四圖 複句分析
第十五圖 子句分析
第十六圖 子句接續詞
第十七圖 計算架
第十八圖 計算紙
第十九圖 計算盤
第二十圖 算珠
第二十一圖 正方等積形幾何版
第二十二圖 幾何形分數版
第二十三圖 相等形幾何版
第二十四圖 分析三角形幾何版
第二十五圖 立體幾何形
第二十六圖 五線譜讀法
第二十七圖 舊式學校教室支配圖
第二十八圖 葛雷式教室支配圖
第二十九圖 克拉普頓中學之組織
第三十圖 教師考察判斷比較圖
第三十一圖 德國孟漢姆城平民學校班級之組織
第三十二圖 新劍橋制
第三十三圖 巴達維亞制
第三十四圖 包白洛制(各個進步)
第三十五圖 包白洛制(分組進步)
第三十六圖 巴巴拉分組制
第三十七圖 圖形分類
第三十八圖 方形分配
第三十九圖 數立方體
第四十圖 模型再認
第四十一圖 形數交替
第四十二圖 穿過迷津
第四十三圖 填缺
第四十四圖 指誤
第四十五圖 圖形校對
第四十六圖 划去余點
第四十七圖 划去余型
第四十八圖 圓圈圖
第四十九圖 直條型
第五十圖 直線比較圖
第五十一圖 塔形比較圖
第五十二圖 圓圈形的比較圖
第五十三圖 以三角形表示比較
第五十四圖 曲線的比較圖
第五十五圖 地圖表示法
乙表
第一表 蒙台梭利檢查兒童重量表
第二表 葛雷式二重編制的日課表
第三表 葛雷式學科分組表
第四表 葛雷式分組制的日課表
第五表 北平藝文中學冬季作息時間表
第六表 學生作業記錄表
第七表 教師作業室記錄表
第八表 每周進度統計表
第九表 克拉普頓中學成績記錄單
第十表 克拉普頓中學院時間表
第十一表 學級組織之形式
第十二表 升級方式
第十三表 示如何作t表
第十四表 各年齡分數次數分配表
第十五表 年齡與b校正數對照表
第十六表 年級分數次數分配表
第十七表 年級t值對照表
第十八表 c校正數與距開校月對照表
第十九表 四十五個學生史地分數分配表
第二十表 算術平均數之求法:方法一
第二十一表 算術平均數之求法:方法二
第二十二表 算術平均數之求法:方法三
第二十三表 求中數法:方法一
第二十四表 求中數法:方法二
第二十五表 求中數法:方法三
第二十六表 求二十五分差法:方法一
第二十七表 求二十五分差法:方法二
第二十八表 求平均差法:方法一
第二十九表 求平均差法:方法二
第三十表 求均方差法:方法一
第三十一表 求均方差法:方法二
第三十二表 二種事實之對偶量數
第三十三表 求相關係數乘積率法
第三十四表 均方相差之簡捷求法
第三十五表 等級相關法
第三十六表 等級相關簡捷法
第三十七表 中國全國初小學生數(十一年)示校別性別二事之二重表
第三十八表 記載各個學生各科成績之原表
第三十九表 示各科成績比較總表之二次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G424
主題
InfoField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424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74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3:32,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3:32, 19 June 2023889 × 1,347, 499 pages (16.02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現代教育方法 (1/1) by 舒新城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10jh007142,28759; 民國圖書.5; 現代教育方法)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