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0jh006930-53014 農業職業教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75 × 1,252 pixels, file size: 13.7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52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農業職業教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章之汶 辛潤棠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農業職業教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農業職業教育
第一節 起源
第二節 意義
第三節 重要
第四節 目的
第二章 我國農業教育概況
第一節 史略
第二節 高等農業教育
一 大學農學院
二 農業院
三 專科
四 教育學院
第三節 中等農業職業學校
一 高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二 鄉村師範農業教學
第四節 小學生產教育
第五節 新農學校
第三章 美國農業教育
第一節 高等農業教育
一 提倡時期(一八二四——一八六一)
二 初創時期(一八六二——一八七〇)
三 發展時期(一八七一——一九〇〇)
四 充實時期(一九〇一——一九一四)
五 事業擴大時期(一九一五年——現在)
第二節 中等農業教育
一 中等農業教育萌芽時期(一八八一——一九〇〇)
二 推進時期(一九〇一——一九一六)
三 中等農業教育發展時期(一九一七——現在)
第三節 小學生產教育
一 自然教學
二 園藝教學
三 農業教學
第四章 農業職業學校師資
第一節 重要
第二節 資格
第三節 訓練
第四節 工作
第五章 我國農業教育政策
第一節 概論
一 農業教育中三步事業之連環性
二 組織
三 農業教育政策實施方法
第二節 分論
一 高級農業教育
二 中等農業職業教育
三 小學生產教育
四 新農教育
第二編 農業職業教育
第六章 農業職業舉校
第一節 設置
一 設置原則
二 設置地點
三 行政管理
四 學校經費
第二節 設備
一 原則
二 房屋
三 教具
四 圖書
五 農場工場
第三節 行政
一 組織
二 教職員
三 學生
四 計劃
第七章 課程編制
第一節 課程與科目之定義
第二節 選擇各科教材之原則
一 學生自身之需要
二 職業上之需要
第三節 編制課程與科目之程序
一 調查農事
二 編製作業
三 選擇工作單位
四 分配時間
五 組織科目
第四節 農業補習學校科目之組織
第八章 教案舉例
單元(一) 計算種植十畝大豆之生產費用及其收入
單元(二) 選種
單元(三) 整地
單元(四) 下種
單元(五) 中耕
單元(六) 收穫
單元(七) 銷售
第九章 教學方法
第一節 教學方法之種類
第二節 教學實施
一 教學程序
二 學習階段
三 教學方法與教學程序
第三節 教案與教學方法
一 缺乏教學經驗教師應採用之教案
二 富有教學經驗教師常用之教案
三 普通教案
第四節 成績考查
一 成績考查之意義
二 新式成績測驗方法
第三編 實習
第十章 農場
第一節 農場之選擇
第二節 農場之布置與整理
第三節 農場之經驗與管理
第四節 農場設備
第五節 農場預算
第十一章 農場實習
第一節 實習意義
第二節 設計實習種類
第三節 設計實習方案
第四節 輔導與考績
第十二章 農場工藝
第一節 重要
第二節 範圍
第三節 設備
一 普通工藝
二 特殊工藝
第四節 經費
第十三章 農場機械
第一節 木工
一 尺與角尺
二 鋸
三 鉋
四 鎜
五 錘
六 螺絲鑽
七 斧
八 鑽與鑽頭
九 木質
第二節 鐵工
一 鐵錘
二 鐵沖
三 鐵鏨
四 溫度
第三節 冷鐵工
一 鋼鋸
二 鐵鎜
三 沖與鑽
四 絞螺絲
五 鐵銼
六 鐵錘與老虎鉗
第四節 白鐵工
第五節 繩工
一 繩之組織
二 打結法
第六節 三合土工
第七節 油漆
第八節 馬具
第九節 動力傳遞與設備
第十節 機械修理
第四編 社會活動
第十四章 農事改良活動
第一節 農事講習
第二節 農事指導
第三節 青年團工作
一 意義
二 組織
三 青年團簡章
四 青年團工作計劃
五 青年團領袖
第四節 小學生產教育之輔導
第十五章 農業展覽
第一節 農業展覽之意義與功能
第二節 組織與陳列
第三節 經費與獎品
附錄
附錄一 章之汶——創辦安徽合肥私立蜀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計畫草案
附錄二 章之汶——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二十四年度生產教育實施計劃草案
附錄三 蘭溪實驗縣創設農民學校計劃書
附錄四 李醒愚——安徽省立蕪湖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推广部鄉村改進實驗區計劃草案
附錄五 民國二十三年教育部召集第一次全國職業教育會議議決案
附錄六 職業學校法(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國民政府公布)
附錄七 短期職業訓練班暫行辦法(民國二十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教育部公布)
附錄八 各省市中等學校設置及經費支配辦法(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教育部公布)
附錄九 職業補習學校規程(民國二十二年九月六日教育部公布)
附錄十 修正職業學校規程(民國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教育部公布)
表次
表一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歷年經費比較表
表二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歷年學生數目比較表
表三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歷年畢業生人數表
表四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生籍貫調查表
表五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生服務地點分配統計表
表六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表
表七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生主輔系分配表
表八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課程表
表九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專修科歷屆畢業生服務性質分類表
表十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農學院農業專修科畢業生數目與籍貫對照表
表十一 全國各省中等職業學校一覽表
表十二 六十八個專設農校分科數及附設農科數表
表十三 十九年度各專設中等農校經費額表
表十四 十九年度各專設中等農校學生數表
表十五 二十年截止各中等農校畢業生數表
表十六 各中等農業學校校長履歷表
表十七 根據教育部公布二十三至二十四年全國職業教育統計總表
表十八 全國中等農業職業學校校數暨調查表格寄發與實收之數目統計表
表十九 調查各校創辦年月統計表
表二十 調查各校分科統計表
表二十一 調查各校畢業生出路統計表
表二十二 調查各校教職員學歷統計表
表二十三 調查各校在校學生人數統計表
表二十四 調查各校農場面積統計表
表二十五 調查各校每生占得場地面積統計表
表二十六 調查各校每周上課時數與實習之比較表
表二十七 全國鄉村師範分布概況表
表二十八 各省鄉村師範十九年度學生數表
表二十九 各省鄉師畢業生數(截止二十年止)表
表三十 各省鄉市全年經費額表
表三十一 調查各鄉村師範學校名稱地址性質及創辦年月表
表三十二 調查鄉師經費來源總額及其分配表
表三十三 調查鄉師農業教員人數統計表
表三十四 調查鄉師農業教員資格統計表
表三十五 調查鄉師試驗場及實習地面積表
表三十六 調查鄉師最近三年畢業生狀況(民二十至二十二年)表
表三十七 調查鄉師各校農業課程分配表
表三十八 調查鄉師農業教學方發表
表三十九 美國一九〇一年全國各省立農學院農場面積表
表四十 一九〇三年美國全國推廣經費統計表
表四十一 一九〇三年——一九三二年全國推廣工作人員統計表
表四十二 美國全國中等農業教育狀況表
表四十三 美國政府資助農業師資訓練機關數目表
表四十四 美國農業師資訓練機關受訓學生數表
表四十五 美國受政府資助農業學校正式學生數表
表四十六 美國全國中等農業職業教育經費表
表四十七 美國加州農業及自然教學綱要表
表四十八 金陵大學農學院研究設計綱要表
表四十九 新農學校教學討論程序表
表五十 學校區內每個農家作業調查表
表五十一 農業學校教學時間分配表
表五十二 組織單元教案參考書目表
表五十三 栽種十畝大豆逐月所需要之人工及畜工表
表五十四 栽種十畝大豆生產費用與產品收入之比較表
表五十五 豆類品種比較表
表五十六 豆類下種情形調查表
表五十七 學校農場選擇評點表
表五十八 農場逐日工作表
表五十九 農具表
表六十 ××設計實習總記錄表
表六十一 ××設計實習逐日工作記錄表
表六十二 水與水泥各種配合成份表
表六十三 各種農事指導方法效率比較表
表六十四 各種農事指導方法所用時間及所耗用比較表
表六十五 各種農事指導方法費用與效率在全部推廣工作中所占比率表
表六十六 各種農事指導方法每個單位用費所得效率表
表六十七 各種農事指導方法求獲得同一效率所需費用表
表六十八 農事展覽會組織系統表
表六十九 農事展覽陳列品登記表
表七十 農事展覽品標籤式樣表
圖次
圖一 學校系統圖(光緒二十九年公布)
圖二 學校系統圖(民國元年公布)
圖三 學校系統圖(民國十一年公布)
圖四 學校系統圖(民國二十二公布)
圖五 專科以上農業學校分布圖
圖六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組織系統圖
圖七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專修科組織系統圖
圖八 江蘇省立教育學院組織系圖
圖九 湖北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組織系統圖
圖十 美國最初農學院組織系統圖
圖十一 美國各州州立農學院分布圖
圖十二 江蘇省農業教育組織圖
圖十三 安徽省農業教育組織圖
圖十四 江西省農業教育組織圖
圖十五 省立農學院之理想組織圖
圖十六 鄉村中學組織圖
圖十七 全國農業教育理想系統圖
圖十八 農業整個事業研究相關圖
圖十九 中等農業職業學校全部校舍布置圖
圖二十 中等農業職業學校行政組織系統圖
圖二十一 教學程序與學習階段之相關圖
圖二十二 稻作實習地形圖
圖二十三 棉作或麥作實習地形圖
圖二十四 農場工藝訓練場所圖
圖二十五 木工重要工具圖
圖二十六 鐵工重要工具圖
圖二十七 冷鐵工重要工具圖
圖二十八 方結圖
圖二十九 魏氏結圖
圖三十 低椿結圖
圖三十一 馬頭結圖
圖三十二 密氏結圖
照片
照片一 我國農祖后稷神像
照片二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全圖
照片三 浙江大學農學院全圖
照片四 江西省農業院
照片五 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舍
照片六 私立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學生田間灌溉實習
照片七 私立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學生田間鋤草實習
照片八 廣西省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附設生產教育人員訓練班班舎
照片九 浙江省立初級農業學校校舍
照片十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生中耕實習
照片十一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生車水實習
照片十二 私立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學生收穫實習
照片十三 浙江省立初級農業職業學校學生施肥實習
照片十四 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學生農場工藝實習
照片十五 南京市社會局農村改進會燕子磯區第一屆農村改進講習會
照片十六 浙江省立初級農業職業學校學生栽植行道樹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6[193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農業教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S-4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5],495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59,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59, 19 June 2023875 × 1,252, 526 pages (13.7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農業職業教育 (1/1) by 章之汶,辛潤棠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0jh006930,53014; 民國圖書.5; 農業職業教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