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0jh003816-49992 古今名文八百篇.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56 × 1,243 pixels, file size: 138.2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12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古今名文八百篇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徐蔚南主選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古今名文八百篇
Publisher
大眾書局
Description

本書1至3冊所選均為今人的作品,以語體文為主,其中一小部分是譯文,有胡適的《上山》,顧頡剛的《懷疑與學問》,魯迅的《秋夜》,鄭振鐸的《海燕》等;第4冊所選為民國以前的作品,以文言體為主,有袁枚的《游黃山記》、《祭妹文》,錢大昕的《弈喻》,張薄的《五人墓碑記》,以及先秦諸子的代表作,《水滸》、《紅樓夢》中的選段,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作等。每篇之後均有簡單的注釋,對每篇作品的作者也作了簡單的介紹

目錄
第一集目錄
和平奮鬥救中國
革命之勇氣
美國勞工狀況題辭
朱執信集序
競爭
執信的人格
秋庭晨課圖跋
長閒
命相家
受教育與受教材
你須知道自己
爸爸的看護者
幼兒院
少年筆耕
少年愛國者
作文的基本態度
藝術與現實
少年偵探
新生活
東西文化的界線
我的母親的教育
文學的方法
讀書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
不朽
答慕樓書
杜威先生與中國
記白鹿洞
上山
四烈士冢上的沒字碑歌
自為與為人
最後一課
迷格兒
一件美術品
二漁夫
懷疑與學問
為什麼要愛國
青島
讀書與自動的研究
學者的態度與精神
創造與人生
對於消極思想派的總批評
權利與義務
五四事件

花的故事
一個自己做成的人物
在雪夜的戰場上
莫辜負了秋光
香壚峰上鳥瞰
觀音
永興王和大禹
快閣的紫藤花
蘭亭春色
初夏的庭院
山陰道上
赴敵
往事(八)
慰冰湖畔

一個軍官的筆記
東京記游
寄小讀者(十)
往事(七)
寄小讀者(四)
寄小讀者(一)
寄小讀者(七)
寄小讀者(二十八)
寄小讀者(二十九)
夏天的生活
紅海上的一幕
清華園之菊
論終身工作之目標
雪後
論批評
論讀書
目的與方法
談死
意大利的青年露營
報紙的言論
食米問題
再論民食
詩的泉源
養蜂
假如我有一個弟弟
小蜆的回家
義兒
祖母的心
旅路的伴侶
克宜的經歷
花園之外

寒曉的琴歌
籃球比賽
沒有秋蟲的地方
赤着的腳
與佩弦
前途
蠶兒和螞蟻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牽牛花
糶米
伊和他
兩法師
新村的理想與實際
訪日本新村記
自己的園地
生活之藝術
日記與尺牘
沈默
日本的諷刺事
個性的文學
希臘的小詩
愛的成年
祖先崇拜
美文
別名的解釋
鏡花緣
烏蓬船
愛羅先珂君
唁辭
苦雨
志摩紀念
金魚
人的文學
賣汽水的人
一個鄉民的死
畫家
兩個掃雪的人
吃茶
謎語
尋路的人
小河
二草原
鐵圈
歡樂的花園
與支那未知的友人的信
黃昏
春天與其力量
金魚
深夜的喇叭
小小的一個人
少年的悲哀
父歸
適應環境與改造環境
新時代女子
巫峽里的一個女子
西風
運河與揚子江
小雨點
讀書與求學
大水
第二集目錄
浦鎮十三日之勾留
說合理的意思
科學方法之分析
科學的頭腦
立志
三峽記游
春底林野
愛流汐漲
落花生

怕死麼
十五娘
禿的梧桐
扁豆
秋色
鴿兒的通信(三)
鴿兒的通信(九)
小小銀翅蝴蝶的故事

小貓
自衛的戰爭
抗敵的序幕
抗敵嘗試戰
機械的頌讚
賣豆腐的哨子
紅葉
年關
當鋪門前
雪人
育蠶
談十字街頭
談動
談靜
談情與理
談讀書
談作文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現有教育制度的罪惡
教育革命的澈底主張
孫中山先生的幼年時代
孫中山先生好學的精神
權利與責任
玉門出塞歌
淞滬戰役之意義
牛的覺悟
國旗
六封書的第一書
野花
論逼真與如畫
說話
背影序
背影
白種人——上帝之驕子
荷塘月色
匆匆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萊因河

給亡婦
紀游

襯衣
鄉愁
紅葉
途中
黃昏
你發了財回來了
黃昏
習作方法論
落葉的輓詞
自春徂秋
海濱的秋宵

腳踏車生活
歐洲人冬夏兩季的生活
青年的三大修養
缺陷論
機器促進大同說
我亦一講中山先生
上下古今談序
一件小事
風箏
瑣事
黃花節的雜感
生命的路
社戲
風波
隨感錄(四十三)
維新與守舊
秋夜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鴨的喜劇
隨感錄(四十九)
好的故事
論雷峰塔倒掉
再談香港
馬上日記
吶喊自序
孔乙己
故鄉
藤野先生
最先與最後
過客
父親在亞美利加
魚的悲哀
時光老人
徒然的篤學
呆子
與幼小者
海灘上種花
悼沈叔薇
泰山日出
想飛
我所知道的康橋
抒情小詩序
給徐蔚南的信
錢塘江上一瞥
賣花女
自然的微笑
革掉文言文的頭銜
生機
人力車夫
三弦
不速之客
海燕
離別
我是少年
文學的分類
止水的下層
街血洗去後
蟬與紡織娘
飛翼
雪恥與禦侮
山陰五日記游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陶然亭的雪
湖西六月十八夜
清河坊
雪晚歸船
新生活運動訓辭
康濟錄序
告友邦人民書
總理革命的精神
朴朗吟教授
游新都後的感想
龍潭之役
濟南城上
從軍
戲劇
長城外
林覺民傳
對於婦女參政三大疑問的解釋

絕筆書
枯樹
自發的更新
希望與顧慮
青年的憧憬
楊修之死
路程
志氣
說靜
體育的歧途
充實軍備建議
一個農夫
總理倫敦蒙難的精神
今後雪恥的兩條路
雪夜
山胡桃
火龍
應用文及其作法
一個農家的暮
馬賽革命歌
流星
貓的天堂
修辭
祭中山先生文
責已重而責人輕
文明與奢侈
理信與迷信
文明之消化
第三集目錄
自由與放縱
美術與科學的關係
舍已為群
怎樣纔配稱做現代學生
我的新生活觀
勞工神聖
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
圖畫
雕刻
中國哲學史大綱序
記紹興志學會的三大願
裝飾
建築
有恆與保守
哲學與科學
音樂與人生
工作與人生
團體生活
國家的出路和國人的出路
青年生活
兩個從生活里跌下來的人
天氣
雨前
鄉愁
甲子年終之夜(一)
奮鬥的研究

一月二十九日
偶像破壞論
一般與特殊
告失望的朋友們
報紙
鐵牛
濟南的冬天
享福與吃苦
打破思想界的四種迷信
列寧死後的傳說
青年宰相印象記
愛迪生之死
佛蘭克林做徒弟的時候
從燒煤爐談到教育
獅子
海上的日出
繁星
中國國命常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
中央告全國學生書
新生命發刊詞
文學季刊發刊詞
官迷論
威匿思
大戰爆發時候的麥克唐納
創造無名英雄墓募捐啟
文法
美術與人生
為什麼大家要學圖畫
美與同情
憶兒時
飯庭生活的回憶
東行隨感錄
東西文化及其衝突
管閒事
哀思
察變
讀上海市統計
熱河
貓的墓
在春光里
瘋婆子
殉情
法行雜記
北海浴日
寂月
他鄉
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宣言
春之胎動
趙公祠畔
海上
岸上
懷古.baikal湖之蘇子卿
牧羊少女
夕陽
湘纍
父與子

學費
被擊着的
人和自然
搶險
離鄉
湖畔兒語
合作運動
塵囂里(十)
送妹
歸也
黃昏泛舟
既望的白馬湖
吳淞口外團圝月
倥傯
虎門
告少年
藝術的創作
藝術與社會
民族鬥爭的前途
風雪中的北平
山東底一部分的農民狀況大略記
中國國民革命之歷史的因緣
白樂天的社會文學
日本人的社會習尚
致滬友某書
樊凱
中國人普通毛病
觀黑甜鄉的感想
天真爛漫
我的學校生活一斷片 一
我的學校生活一斷片 二
我的學校生活一斷片 三
我的學校生活一斷片 四
在寒風裡
一個人在途上
海上通信
饑饉薦瑧的華北

桂公塘
物理學和人生
民族的質與量
與水奮鬥
喜怒尤懼
論文章作用
論毅力
歐遊心影錄楔子
少年中國說的序論
何伶傳
最苦與最樂
學問之趣詠
志未酬
敬業與樂業
思想解放
徹底
評非宗教同盟
人權與女權
武訓
訥爾遜軼事
論自治
科學精神
論權利思想
無聊消遣
論合群
亡友夏穗卿先生
慧觀
名實
威士敏士達寺
巴力門逸話
歐行途中
游錫蘭島
論政治為人民之生命
亞爾沙士洛林兩州
凡爾登
美術與生活
為學與做人
人生目的何在
勇敢之小學生
亞美利加之幼童
救火之勇少年
鞭虎救弟記
大同雲岡石窟佛像記
就臨時大總統職宣言
就非常大總統職宣言
制定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宣言
世界道德的新潮流
成功與成仁
知難行易
民族主義
黃花岡烈士事略序
答朝日新聞記者書
可惜太聰明了
國人不可不醒的大迷夢
一個痴人的說夢
達爾文軼事
求學與辦事
人類的將來
第四集目錄
板橋至性
說自由
童二樹詩序
書魯亮儕
峽江寺飛泉亭記
游黃龍山記
游黃山記
書潘荊山
蔡妹文
須碪課誦圖序
核工記
習慣說
弈喻
三十年前好用工
五人墓碑記
大界墓表
復陳右銘太守書
湖南文征序
經史百家簡編序
與諸弟書
求闕齋日記
與澄侯等弟書
論子紀鴻
家書二則
原才
游江上諸山記
說文
記大同武州石窟寺
室語
醉書齋記
三代因革論四
游盧山記
董嫗傳
嗚機夜課圖記
高木匠傳
書高松保郎斷腕事
訪徐福墓記
卜來敦記
大鐵椎傳
答李作謀書
爭論
漳南俠士傳
楊村捕盜記
婺州鬥牛俗
記新疆邊防
致明閣部史可法書
復多爾袞書
劉老老
古文辭類纂序
登泰山記
梧桐
沈雲英傳
閒情記趣
左忠毅公逸事
任公畫像讚並序
東南山中看桃花記
啞孝子傳
名實說
北堂待膳圖記
蓬萊島
王冕
馬二先生
三姑娘殉夫
濟南的四大名泉
桃花山
黃河結冰
明湖居聽書
大明湖
乙亥北行日記
畫網巾先生傳
盲者說
記馮婉貞事
崇明老人記
自立說
市聲說
廖氏
為學
書葉機
記王隱君
說居庸關
病槑館記
梅花嶺記
徠寧果木記
錢烈女墓志銘
費宮人傳
日本國志序
世變說
用機器殖財養民說
觀巴黎油畫記
黃遵憲詩三首
軍歌四首
記閩安壯士
金縷曲
寄弟墨書
范縣署中寄弟墨書
濰縣寄弟墨書
四時田家苦樂歌
孤兒行
游小盤谷記
張誠
口技
留贈後人
自燕京寄弟書
病說
大岡步團練公局記
代宋太保作重修書院碑記
與阮光祿書
李姬傳
郭老僕墓志銘
守望社題詞
過雲木冰記
萬里尋兄記
原法
原君
柳敬亭說書
西湖七月半
菊海
與友人論學書
廉恥
郡縣論
復庵記
訓蒙大意
教條示龍場諸生
答毛憲副書
瘞旅文
項脊軒志
先妣事略
游鐘山記
杜環小傳
李疑傳
秦士錄
送東陽馬生序
王冕傳
宋九賢遺像記
李龍眠畫羅漢記
苦齋記
養蜂

答茅坤書
與子書
與妻書
阿留傳
夜渡兩關記
小洋
滿井遊記
為善說
核舟記
邊城
指喻
岳飛之少年時代
石碣村湖泊
景陽岡
墓前
吏道
題耕織圖詩四首
四時讀書樂
鬥雞
愛蓮說
黃岡竹樓記
賈誼論
范增論
教戰守策
書劉庭式事
穎州祭歐陽文忠公文
游定惠院記
日喻贈吳彥律
石鐘山記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念奴嬌赤壁懷古
釋秘演詩集序
送楊寘序
與高司諫書
瀧岡阡表
祭石曼卿文
醉翁亭記
叢翠亭記
峽州至喜亭記
秋聲賦
申法
族譜引
六國論
指南錄後序
正氣歌並序
答司馬諫議書
傷仲永
游褒禪山記
祭歐陽文忠公文
岳陽樓記
居室記
陸游詩二首
交信錄序
讀書法
新城游北山記
越州趙公救菑記
洪渥傳
李清照詞五首
王岳祠盟記
滿江紅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
桃源行
師說
伯夷頌
送孟東野序
圬者王承福傳
王箴並序
祭十二郎文
祭柳子厚文
柳子厚墓志銘
與孟東野書
答尉遲生書
封建論
種樹郭橐駝傳
小石譚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邱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游黃溪記
冷泉亭記
廬山草堂記
與元微之書
賣炭翁
新豐折臂翁
白居易詩二首
村居苦寒
母別子
韓昌黎文集序
阿房宮賦
孟浩然詩五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贈衛八處士
石壕吏
新安吏
兵車行
李白詩五首
李煜詞五首
木蘭辭
飛白書勢銘
孤兒行
書論
蘭亭集序
桃花源記
陶潛詩二首
陳情表
前出師表
報孫會宗書
論死
請積貯奏
過秦論上
西門豹治鄴
藺相如完璧歸趙
入關告諭
監鐵論本議
重農貴栗疏
貴生
去私
卜居
國殤
漁父
荘暴
魚我所欲也
許行
陳仲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不為與不能
禮運
華元為植巡功
弦高犒師
燭之武退秦師
兼愛
非攻
非樂
逍遙遊
養生主
樂論
性惡
馮諼
虞卿議割六城與秦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蘇秦說趙肅侯
張儀說楚懷王
魯仲連義不帝秦
句踐棲會稽
敬姜論勞逸
凌霄漢閣談文(二)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文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I21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冊([4048]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9:58,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9:58, 19 June 2023856 × 1,243, 4,124 pages (138.2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古今名文八百篇 (1/1) by 徐蔚南主選 (batch task; nlc:data_416,10jh003816,49992; 民國圖書.5; 古今名文八百篇)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