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0jh003558-50369 自邇集平仄編四聲聯珠.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83 × 1,331 pixels, file size: 26.6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87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自邇集平仄編四聲聯珠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日〕福島安正編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自邇集平仄編四聲聯珠
Publisher
博文館
Description

仿英國妥瑪威德氏的《自邇集》而編寫的供日本人學漢語官話的教材

目錄
第一卷
(阿)第一章 聯珠本意
(愛)第二章 議請聯話
(安)第三章 風麈問答
(昂)第四章 兵食銀米
(傲)第五章 飯食規矩
(乍)第六章 公文行欵
(茶)第七章 小孩初學
(窄)第八章 祭祀齋戒
(柴)第九章 訓子惜字
(斬)第十章 縣衙公務
(產)第十一章 分別釋道
(章)第十二章 論賣洋藥
(唱)第十三章 歌功頌德
(兆)第十四章 清晨忌諱
(吵)第十五章 軍功賞賜
(這)第十六章 官人禁煙
(車)第十七章 應付兵差
(這)第十八章 分別字音
(真)第十九章 地震成災
(臣)第二十章 叅劾保舉
(正)第二十一章 封開印信
(成)第二十二章 兵差過境
(吉)第二十三章 殉難得賞
(奇)第二十四章 銀子整碎
(家)第二十五章 稅關查禁
(恰)第二十六章 緝捕盜賊
(楷)第二十七章 楷字用處
(江)第二十八章 水路船隻
(槍)第二十九章 盜賊名目
(交)第三十章 錢糧交代
(巧)第三十一章 浮橋鐵橋
(街)第三十二章 京城訟處
(且)第三十三章 四時蔬菜
(見)第三十四章 布施香資
(欠)第三十五章 發商生息
(知)第三十六章 文衙值日
(尺)第三十七章 四季縉紳
(斤)第三十八章 斤兩秤物
(親)第三十九章 婦有七出
(井)第四十章 仰荅神佑
(輕)第四十一章 俯順輿情
(角)第四十二章 戲場角色
(卻)第四十三章 萬民衣傘
(酒)第四十四章 月蝕救護
(秋)第四十五章 催征錢糧
(窘)第四十六章 會試在京
(窮)第四十七章 鄉試舉人
(桌)第四十八章 時文取士
(綽)第四十九章 武試科場
(畫)第五十章 上元燈節
(抽)第五十一章 衣飾分別
(句)第五十二章 停止捐納
(取)第五十三章 俗人怕鬼
(捐)第五十四章 情殷報效
(全)第五十五章 忌食牛肉
第二卷
(絕)第一章 騾乃馬產
(缺)第二章 受傷免射
(君)第三章 人皆出痘
(群)第四章 施種牛痘
(爵)第五章 世職爵位
(卻)第六章 挑選馬甲
(主)第七章 左右翼稅
(出)第八章 崇文門稅
(抓)第九章 包送銀信
(欻)第十章 不知電氣
(拽)第十一章 糧船倒閘
(揣)第十二章 奸民偷糧
(專)第十三章 內外兩科
(穿)第十四章 請醫規矩
(壯)第十五章 東來箭料
(床)第十六章 弓生於弩
(追)第十七章 棺有二式
(吹)第十八章 抬棺人數
(准)第十九章 人喜本分
(春)第二十章 缺有四字
(中)第二十一章 檢驗屍傷
(充)第二十二章 人命至重
(擉)第二十三章 馬上槍箭
(額)第二十四章 官兵腰刀
(恩)第二十五章 帶刀規矩
(哼)第二十六章 官兵棍責
(兒)第二十七章 捶耳游營
(法)第二十八章 僧遵王法
(反)第二十九章 僧官道官
(方)第三十章 廟房出租
(非)第三十一章 嚴查保甲
(分)第三十二章 分居同墳
(風)第三十三章 墳墓形式
(佛)第三十四章 信費人多
(否)第三十五章 貧民謀生
(夫)第三十六章 官員儀仗
(哈)第三十七章 人喜口給
(害)第三十八章 五湖之名
(賽)第三十九章 船畏風暴
(〓)第四十章 房租為業
(好)第四十一章 金銀首飾
(黑)第四十二章 銅錫首飾
(狠)第四十三章 婦女短見
(恆)第四十四章 孝親割肉
(河)第四十五章 旌表節孝
(後)第四十六章 百歲建坊
(戶)第四十七章 民喜族榮
(花)第四十八章 市土糞田
(壞)第四十九章 米麥土產
(換)第五十章 民有社倉
(黃)第五十一章 賑濟良法
(回)第五十二章 家丁宜防
(混)第五十三章 長隨名色
(紅)第五十四章 琺藍銅質
(火)第五十五章 黃金為貴
第三卷
(西)第一章 飯荘請客
(夏)第二章 飯館酒幌
(向)第三章 酒樓酒鋪
(小)第四章 筵度欵式
(些)第五章 俗尚豬肉
(先)第六章 滿洲餑餑
(心)第七章 餑餑名色
(姓)第八章 京貨外運
(學)第九章 俗喜論人
(修)第十章 鋪房永租
(兄)第十一章 擺攤租地
(須)第十二章 搭棚占地
(喧)第十三章 開張掛紅
(雪)第十四章 外科扎針
(巡)第十五章 蒸骨驗屍
(衣)第十六章 蟒袍補褂
(染)第十七章 補子之分
(嚷)第十八章 頂戴品級
(繞)第十九章 官員朝珠
(熱)第二十章 涼帽暖帽
(人)第二十一章 參劾屬員
(扔)第二十二章 州縣牌坊
(日)第二十三章 營官舞弊
(苦)第二十四章 字識之兵
(肉)第二十五章 武職書辦
(如)第二十六章 武衙辦事
(軟)第二十七章 武營馬政
(瑞)第二十八章 武官喜文
(潤)第二十九章 官員求雨
(榮)第三十章 求雨規矩
(嘎)第三十一章 刁民可畏
(卡)第三十二章 關卡查賊
(改)第三十三章 官衙形勢
(開)第三十四章 官不修衙
(甘)第三十五章 作樂衙規
(看)第三十六章 世職幼學
(剛)第三十七章 老米之色
(炕)第三十八章 高粱小米
(告)第三十九章 高梁造酒
(考)第四十章 藥果浸酒
(給)第四十一章 諸品黃酒
(刻)第四十二章 黃米性粘
(根)第四十三章 鮮桃可口
(肯)第四十四章 黃紅二李
(更)第四十五章 北棗為美
(坑)第四十六章 諸樣西瓜
(各)第四十七章 蓮寔蓮根
(可)第四十八章 林檎蘋果
(狗)第四十九章 蔗糖米糖
(口)第五十章 十錦南糖
第四卷
(古)第一章 紅糖黑糖
(苦)第二章 雞卵宜血
(瓜)第三章 豕肉之分
(跨)第四章 鴨美惟京
(怪)第五章 牛之名目
(快)第六章 羊之出產
(官)第七章 羊可為裘
(寬)第八章 馬之出產
(光)第九章 驢騾之分
(況)第十章 駱駝北產
(規)第十一章 狐性多疑
(愧)第十二章 兔種有二
(棍)第十三章 虎狼最惡
(困)第十四章 諸豆之用
(工)第十五章 金銀源流
(孔)第十六章 金銀名色
(果)第十七章 運銅由滇
(闊)第十八章 運鐵由晉
(拉)第十九章 錫鉛之用
(來)第二十章 煤石之名
(懶)第二十一章 監政之利
(浪)第二十二章 稽查私鹽
(老)第二十三章 魚蝦之類
(勒)第二十四章 毒蟲害人
(累)第二十五章 俗論毒蟲
(冷)第二十六章 松柏各木
(立)第二十七章 杉木之用
(倆)第二十八章 木炭之用
(兩)第二十九章 春秋二麥
(了)第三十章 麰麥蕎麥
(列)第三十一章 麥蕎分形
(連)第三十二章 玉米粗糧
(林)第三十三章 秈米為梭
(另)第三十四章 梅子橄欖
(略)第三十五章 柿餅諸棃
(留)第三十六章 橘橙柑柚
(駱)第三十七章 蘿蔔諸名
(陋)第三十八章 白菜諸名
(律)第三十九章 蔥為作料
(戀)第四十章 瓜茄之名
(略)第四十一章 葡萄名色
(掄)第四十二章 鳥雀俗名
(略)第四十三章 石榴二種
(路)第四十四章 板栗白薯
(亂)第四十五章 雁鵝之類
第五卷
(倫)第一章 喪為白事
(龍)第二章 槓房備喪
(馬)第三章 預備裝裹
(買)第四章 將死先衣
(慢)第五章 停床易簀
(忙)第六章 成服穿孝
(毛)第七章 剪髮以殉
(美)第八章 陰陽殃榜
(門)第九章 殃能傷人
(夢)第十章 入驗之禮
(米)第十一章 報喪訃義
(苗)第十二章 靈前設位
(滅)第十三章 接三本義
(面)第十四章 助喪執紼
(民)第十五章 接三送三
(名)第十六章 喪事念經
(謬)第十七章 伴宿日期
(末)第十八章 送殯禮略
(謀)第十九章 文武丁艱
(木)第二十章 拜影上墳
(那)第二十一章 媒妁議婚
(奶)第二十二章 媒妁之言
(男)第二十三章 男女相看
(囊)第二十四章 放定婚儀
(鬧)第二十五章 置買嫁妝
(內)第二十六章 備辨嫁妝
(嫩)第二十七章 溺女怕嫁
(能)第二十八章 富厚賠嫁
(你)第二十九章 暗藏賠嫁
(娘)第三十章 行茶過禮
(鳥)第三十一章 過禮通信
(揑)第三十二章 堂客填箱
(念)第三十三章 搶掠婦女
(您)第三十四章 預備妝期
(寧)第三十五章 抬送嫁妝
(虐)第三十六章 嫁妝過門
(牛)第三十七章 嫁妝風俗
(揶)第三十八章 因賭棄妻
(耨)第三十九章 預備喜帕
(女)第四十章 喜帕憑據
(奴)第四十一章 以紅為據
(暖)第四十二章 響房發轎
(嫩)第四十三章 親迎謝妝
(濃)第四十四章 娶親紅衣
(訛)第四十五章 蓋頭紅帕
(偶)第四十六章 喜轎入門
(罷)第四十七章 九日回門
(怕)第四十八章 斷弦續弦
(拜)第四十九章 一子雙祧
(派)第五十章 無子納妾
(半)第五十一章 子分嫡庶
第六卷
(盼)第一章 六科衙門
(幫)第二章 通政使司
(旁)第三章 捷報遞折
(包)第四章 折差遞事
(跑)第五章 奏事處官
(北)第六章 軍機處官
(陪)第七章 軍機章京
(本)第八章 史部天官
(盆)第九章 戶部地官
(迸)第十章 錢局鼓鑄
(朋)第十一章 戶部三庫
(必)第十二章 禮部春官
(皮)第十三章 兵部夏官
(表)第十四章 京外提塘
(票)第十五章 刑部懲惡
(別)第十六章 刑部秋官
(撇)第十七章 死罪減等
(扁)第十八章 法司會審
(片)第十九章 工部冬官
(賓)第二十章 監修工程
(貧)第二十一章 以工代賑
(兵)第二十二章 盛京五部
(憑)第二十三章 奉祀禮部
(波)第二十四章 陵寢工部
(破)第二十五章 陵寢各衙
(不)第二十六章 九卿會議
(剖)第二十七章 都察院官
(不)第二十八章 大理寺官
(普)第二十九章 翰林院官
(灑)第三十章 詹事府官
(賽)第三十一章 各衙俗論
(散)第三十二章 宗人府官
(桑)第三十三章 太常寺官
(掃)第三十四章 太僕寺官
(嗇)第三十五章 欽天監衙
(森)第三十六章 鴻臚寺官
(僧)第三十七章 太醫院官
(索)第三十八章 內務府衙
(搜)第三十九章 海子獵獸
(素)第四十章 圓明園子
(算)第四十一章 萬壽山園
(碎)第四十二章 玉泉山水
(孫)第四十三章 香山御園
(送)第四十四章 三山景況
(殺)第四十五章 南海北海
(囇)第四十六章 南北池子
第七卷
(山)第一章 五城御史
(賞)第二章 五城善政
(少)第三章 巡捕五營
(舌)第四章 內城步軍
(身)第五章 順天府尹
(生)第六章 街道廳官
(事)第七章 內城旗人
(手)第八章 旗人光景
(書)第九章 護軍前鋒
(刷)第十章 侍衛處官
(衰)第十一章 侍衛差使
(拴)第十二章 虎槍營兵
(雙)第十三章 內外火營
(水)第十四章 臥佛古寺
(順)第十五章 戒台禪寺
(說)第十六章 廟分三類
(絲)第十七章 光祿寺衛
(大)第十八章 倉場衙門
(他)第十九章 白米老米
(歹)第二十章 國子監衙
(太)第二十一章 諸學教人
(單)第二十二章 三教一家
(炭)第二十三章 回教中人
(當)第二十四章 天主教人
(湯)第二十五章 天主教堂
(道)第二十六章 拆毀教堂
(逃)第二十七章 耶穌教人
(得)第二十八章 耶穌教堂
(特)第二十九章 雍和宮廟
(得)第三十章 黃寺黑寺
(等)第三十一章 白雲觀廟
(疼)第三十二章 天寧寺廟
(的)第三十三章 月壇地方
(替)第三十四章 景山官學
(吊)第三十五章 景山景致
(挑)第三十六章 秀女排車
(疊)第三十七章 日壇地方
(貼)第三十八章 八里橋地
第八卷
(店)第一章 駐防旗人
(天)第二章 各省駐防
(定)第三章 屯居旗人
(聽)第四章 陵寢旗人
(丟)第五章 花翎定製
(多)第六章 宮兵盔甲
(妥)第七章 督標兵丁
(豆)第八章 撫標兵制
(頭)第九章 提標兵制
(妒)第十章 鎮標兵制
(土)第十一章 協標營制
(短)第十二章 各營兵制
(團)第十三章 營兵分哨
(對)第十四章 分汛分塘
(退)第十五章 汛官責任
(敦)第十六章 出師兵制
(吞)第十七章 軍營糧銀
(冬)第十八章 銀牌獎功
(同)第十九章 軍功賞賜
(雜)第二十章 世職官名
(擦)第二十一章 黃馬褂制
(在)第二十二章 賞賜勇號
(才)第二十三章 長江水制
(贊)第二十四章 水師捕冦
(慚)第二十五章 新疆官制
(葬)第二十六章 平定回疆
(倉)第二十七章 新疆遣戍
(早)第二十八章 回疆重定
(草)第二十九章 回疆章程
(則)第三十章 回疆新創
(策)第三十一章 征定金川
(賊)第三十二章 西藏形勢
(怎)第三十三章 平定西藏
(參)第三十四章 金瓶掣佛
(增)第三十五章 蒙古信佛
(層)第三十六章 路刦宜防
(作)第三十七章 理藩院政
(錯)第三十八章 蒙古年班
(走)第三十九章 蒙古貿易
(湊)第四十章 蒙古筵宴
(租)第四十一章 善撲營兵
(粗)第四十二章 蒙古樸風
(揝)第四十三章 青海蒙古
(竄)第四十四章 總理衙門
(嘴)第四十五章 習學西法
(催)第四十六章 西學各館
(尊)第四十七章 西學之難
(寸)第四十八章 神機營兵
(宗)第四十九章 兵丁夜操
第九卷
(蔥)第一章 公私書名
(子)第二章 人事不同
(次)第三章 茶社閒人
(瓦)第四章 小本營運
(外)第五章 產煤之山
(完)第六章 開礦風俗
(往)第七章 各省在京
(為)第八章 厘卡抽厘
(文)第九章 熱在中伏
(翁)第十章 冷在三九
(我)第十一章 城鄉房式
(武)第十二章 房屋之分
(牙)第十三章 京中棚鋪
(涯)第十四章 京都八景
(羊)第十五章 僱車規矩
(要)第十六章 宿店規矩
(夜)第十七章 野地住宿
(言)第十八章 水路買舟
(益)第十九章 相見禮節
(音)第二十章 小竊宜防
(迎)第二十一章 繁華宜慎
(約)第二十二章 茶肆眾人
(魚)第二十三章 窮藉富活
(原)第二十四章 養贍貧人
(月)第二十五章 正音為要
(雲)第二十六章 習話宜勤
(有)第二十七章 分話別類
(用)第二十八章 聯話完結
四聲聯珠俗話注釋目次
第一卷 注釋
第二卷 注釋
第三卷 注釋
第四卷 注釋
第五卷 注釋
第六卷 注釋
第七卷 注釋
第八卷 注釋
第九卷 注釋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日本明治35[1902]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北京話
中圖分類
InfoField
H172.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8,746,9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03, 22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03, 22 April 2023883 × 1,331, 871 pages (26.6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自邇集平仄編四聲聯珠 (1/1) by (日)福島安正編輯 (batch task; nlc:data_416,10jh003558,50369; 民國圖書-PD2022.2; 自邇集平仄編四聲聯珠)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