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9jh004332-36162 高等國文法.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79 × 1,325 pixels, file size: 13.2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2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高等國文法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楊樹達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高等國文法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內分總論、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等10章,對《馬氏文通》一書有所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甲 緒言
乙 言語之起源
一 發聲時期
二 摹聲時期
三 摹德業時期
丙 言語之變遷
一 摹仿
二 比照
三 惰性
丁 言語之類別及國語
一 單節語
二 關節語
三 屈折語
戊 國語之緣起及其發展
一 緣同一聲類而起
二 緣反訓而起
三 緣音之長短起種種之語意
四 緣懸擬而起
五 緣類推而起
己 文法學之歷史觀
庚 文法學之發生
例一
例二
例三
第二章 名詞
子 名詞之種類
丑 名詞之三位
寅 名詞之通假
a 用獨有名詞為公共名詞
b 抽象名詞之來源
一 來自形容詞
甲 性態形容詞
乙 數量形容詞
二 來自動詞
卯 名詞之省略
甲 省在主位之名詞
乙 省在賓位之名詞
丙 省在領位之名詞
丁 省在被領位之名詞
第三章 代名詞
甲 代名詞之種類
一 人稱代名詞
a 自稱
壹 古書中之自稱代名詞
子 朕
丑 台
寅 卬
卯 身
辰 予
巳 余
午 臣
未 走
申 仆
貳 自稱代名詞之音系
叄 我之擴張用法
肆 我字用於領位表親愛
伍 我字作己字用
陸 吾我作領位其字用
柒 古書中連用兩自稱代名詞之例
b 對稱
一 古書中之對稱代名詞
子 若
丑 女
寅 而
卯 爾
辰 乃 乃
巳 戎
午 子 吾子
未 公
申 君
酉 夫子
戌 卿
亥 先生
二 對稱代名詞之音系
三 爾汝表輕賤或親愛
四 古書中連用兩對稱代名詞之例
c 他稱
一 古書中之他稱代名詞
子 彼
丑 夫子
d 人稱代名詞加字表眾數
1 加儕字
2 加等字
3 加曹字
4 加屬字
e 表己身諸字
一 己
二 身
三 自
二 指示代名詞
a 近稱『此』義諸字
1 此
2 茲
3 斯
4 是 寔
5 時
6 爾
7 鮮
8 巳 以
9 今
b 近稱『如此』『如是』義諸字
1 爾
2 然
3 若
4 巳
5 雲
6 乃
c 近稱『於是』義諸字
1 焉
2 之
d 遠稱『彼』義諸字
一 彼
二 匪
e 遠稱『其』義諸字
1 其
2 厥
3 乃
4 若
f 泛稱『之』義諸字
1 之
2 旃
3 諸
4 諸(之於)
5 諸(之乎)
6 焉
7 其
g 通稱『者』字
一 附於形容詞
二 附於內動詞
三 附於外動詞
h 指示代名詞之重指用法
甲 前詞為名詞而重指之者
1 重指主語
子 此
丑 是
寅 茲
卯 其
2 重指賓語
3 重指在領位之名詞
乙 前詞為代名詞而重指之者
i 其他之指示代名詞
一 他指
甲 他 它
乙 異
二 虛指
甲 某
乙 或
三 無指
甲 莫
乙 毋 無
丙 末
丁 靡
四 逐指 每
三 疑問代名詞
a 代人的疑問代名詞
子 誰
丑 孰
寅 疇
b 代事物及處所的疑問代名詞
子 何
丑 奚
寅 曷
卯 惡
辰 安
巳 焉
午 胡
未 孰
申 台
酉 以
戌 朅
亥 那
四 復牒代名詞 者
勹 為完成文句組織而復牒者
攵 為名詞先置形容部分後置而復牒者
乙 代名詞之省略
子 省略『之』
丑 省略『其』
寅 省略『者』
丙 代名詞之變用
a 代名詞作動詞用
b 代名詞作副詞用
第四章 動詞
甲 動詞之種類
1 普通內動詞
2 不完全內動詞
a 『是』義『為』義諸字
一 是
二 為
三 乃
四 則
五 即
六 曰
七 謂
八 惟 維
九 有
十 伊 醫
十一 斯
十二 然
十三 徒
b 『非』義諸字
一 非
二 匪
三 否 不
四 無
五 微
六 彼
3 關係內動詞
a 帶介詞『於』字者
b 省介詞『於』字者
4 普通外動詞
a 外動詞之致動用法
一 名詞轉為外動致動用
二 形容詞轉為外動致動用
甲 狀態形容詞轉
乙 數量形容詞轉
三 內動詞轉為外動致動用
四 普通外動詞轉作致動用
b 外動詞之意動用法
一 名詞轉為外動意動用
二 形容詞轉為外動意動用
5 不完全外動詞
a 『謂』義諸字
一 謂
二 為
三 與
四 名
五 命
b 『使』義諸字
一 使
二 令
c 『柰』義諸字
一 柰
二 若
三 如
四 謂
6 雙賓語外動詞
一 賚
二 厘
三 賜
四 錫
五 授
六 遺
七 予
八 匄
7 同動詞
a 『無』義諸字
一 無 亡 毋
二 末
三 莫
四 非
五 曼
b 『猶』義之字
一 猶 由
8 助動詞
一 可
二 能 而 耐
三 克
四 任
五 足
六 得
七 當
八 宜
九 如
十 職
十一 合
十二 容
十三 庸
十四 須
十五 至
十六 將
十七 敢
十八 忍
十九 屑
二十 肯
二十一 見
二十二 為
二十三 所
二十四 相
二十五 與
二十六 遑 皇
二十七 暇
乙 動詞之倒置
丙 古書中動詞之用法
1 二動詞或三動詞連用
2 以外動詞帶賓語之頓為動詞
3 絕對散動詞
丁 動詞之省略
勹 省內動詞
攵 省內動詞與其轉詞
冖 省外動詞
匚 省外動詞與其賓語
ㄉ 省被動式外動詞
ㄊ 省外動詞『曰』字
ㄋ 省助動詞
第五章 形容詞
甲 形容詞之種類
1 性態形容詞
2 數量形容詞
子 定數
一 計數
二 序數
三 分數
丑 不定數
一 計數
a 數
b 幾
c 幾何
d 若干
e 若而
f 諸
g 庶
h 群
i 眾
j 余
k 所
l 許
二 序數
3 指示形容詞
子 『此』義諸字
一 此
二 是
三 茲
四 斯
五 之
六 時
七 夫
八 若
九 此若
十 以
十一 鮮
十二 伊
十三 爾
十四 乃
丑 『彼』義諸字
一 彼
二 夫
三 匪
四 其
寅 總指諸字
一 夫
二 凡
三 舉
四 通
卯 逐指諸字
一 每
二 比
辰 旁指諸字
一 他 佗 它
二 異
巳 虛指諸字
一 某
二 何
午 無指諸字
一 無
二 靡
4 疑問形容詞
一 何
二 奚
三 惡
四 誰
五 孰
六 曷 胡
七 安
八 焉
九 侯
十 何如
十一 何等
乙 形容詞之用法
一 形容詞之位置
甲 居名詞之前
乙 居名詞之後
二 性態形容詞與其賓語
甲 有介詞為介者
乙 省介詞者
第六章 副詞
甲 副詞之種類
1 表態副詞
a 本來的表態副詞
一 最
二 頗
三 至
四 極
五 絕
六 殊
七 孔
八 太 泰
九 巳 以
十 尤
十一 稍
十二 益
十三 加
十四 漸
十五 寖 浸
十六 愈 逾 俞
十七 彌
十八 差
b 由名詞轉來者
子 表示主語動作之態度以他物擬似主語
丑 表示主語自身所用之方法或關係
寅 表示對待他人之態度以他物比擬賓語
卯 表示對待他人之態度說明其關係或態度
c 由代名詞轉來者
d 由形容詞轉來者
e 由動詞轉來者
f 重言的表態副詞
g 綴助詞的表態副詞
子 乎
丑 然
寅 爾
卯 焉
辰 若
2 表數副詞
a 本來的
子 表數之全
一 皆
二 盡
三 悉
四 舉
五 徧
六 並 並 並
七 俱
八 咸
九 僉
十 畢
十一 既
十二 索
十三 共
十四 齊
十五 胥
十六 通
丑 表數之分
一 各
二 每
寅 表數之僅
一 僅 勵 廑 堇
二 徒
三 唯 惟
四 獨
五 直
六 特
七 纔 裁 財 才 在
八 乃 乃
九 但 亶
十 止 禔 祇
十一 取
卯 表數之頻
一 屢 婁
二 數
三 及
四 頻
五 歷
六 比
七 薦 薦
八 仍
九 驟
十 連
辰 表數之約
一 約
二 率
三 慮
巳 附於數字之上以表數之幾
一 可
二 幾
三 且
四 將
午 附於數字之上以表數之總
一 凡
二 最
b 由數量形容詞轉來者
3 表時副詞
a 表過去
一 巳 以
二 既
三 終
四 業
b 表現在
一 方
二 正
三 鼎
四 今
五 見
c 表未來
一 將
二 且
三 行
四 方
五 為
六 其
d 表追溯
一 初
二 始
三 前
四 鄉 向
五 昔
六 曩
七 日
e 表雅素
一 素
二 雅
三 宿
f 表經驗
一 當
二 曾
g 表近比
一 閒
二 比
h 表繼承
一 旋 還
二 巳
三 既
四 俄 蛾
五 尋
六 隨
i 表終竟
一 終
二 竟
三 卒
四 訖 迄
五 歸
j 表會適
一 適
二 屬
k 表纔乍
一 屬
二 乍
三 適
四 乃 乃
五 甫
l 表先夙
一 先
二 早 蚤
三 夙
四 前
五 豫
m 表遲後
一 晚
二 後
三 末
n 表急速
一 立
二 暴
三 卒
四 欻
五 急
六 及
七 疾
八 速
九 遄
十 趣
十一 遞
十二 忽
十三 猥
o 表長久
一 長
二 久
三 永
p 表恆常
一 常
二 恆
q 表少暫
一 少
二 蹔
r 名詞轉來之表時副詞
4 表地副詞
a 由名詞來者
b 由形容詞來者
5 否定副詞
a 敘述的否定
一 不
二 否
三 弗
四 未
五 莫
六 匪
七 末
八 蔑
九 非
十 無 毋 亡
十一 勿
十二 靡
十三 岡
十四 曼
b 命令的否定
一 勿
二 毋 無
三 莫
四 末
五 不
六 曼
6 詢問副詞
一 何
二 奚
三 安
四 焉
五 惡
六 烏
七 胡
八 曷
九 侯
十 遐 瑕
十一 號
十二 盍 闔 蓋
十三 孰
十四 難
十五 如台
7 傳疑副詞
a 本來的疑
一 或 或者
二 若
三 雲 員
四 有
五 蓋
六 儻 黨
b 反詰的疑
一 豈
二 幾
三 寧
四 庸
五 其
六 詎 鉅 渠 距 巨
七 乃
八 雖
8 應對副詞
甲 應對的然
一 唯
二 諾
三 然
四 俞
乙 應對的否
一 否
二 亡
9 命令副詞
一 尚 上
二 苟
三 其
四 豈
五 唯
10 表敬副詞
a 尊人的
一 辱
二 惠
三 幸
b 自卑的
一 伏
二 竊
三 忝
第七章 介詞
a 『於』之用法
一 介動作之對象
二 介動作之所從
三 介動作所在之地
四 介動作之歸趨
五 介所為
六 介所據
七 表『在······中』之義
八 介所在之地位
九 介動作之時間
十 表『至』『到』之義
十一 表被動文中之原動者
十二 表形容詞這對象
十三 表形容詞之比較
十四 用同『以』
十五 表人之意旨
十六 表兩方之關係
b 與『於』同義之介詞
一 乎
二 爰
三 焉
四 那
五 都
六 之
七 諸
c 『以』之用法
一 表所用之工具
二 表原因
三 表論事之標準
四 用於形容詞之下用同『於』
五 表時間
六 表領率
七 表所用之名義或資格
八 表事之結果
九 表連及
十 用同『與』表共同
十一 用同由
d 與『以』同義之介詞
一 惟 維
e 『為』字之用法
一 用為助字之義
二 用同因
三 用同與
四 用為被義
五 用同於
f 與『為』同義之介詞
一 謂
g 『與』之用法
一 偕義之與
二 義同為
三 用同為
四 用同隨
五 用同以
六 用同向
七 用同於
八 用同『於』表兩事之關係
h 『自』之用法
一 表事
二 表人
三 表時
四 表方所
i 『由』『〓』『猷』之用法
一 用同從自
二 用同因
三 用同於
j 『從』字之用法
一 表方所
二 表人
三 表隨從
k 『於』字之用法
一 用同『於』
二 用同『以』
三 用同『為』
l 『用』字之用法
一 表所用
二 表所為
三 表所因
四 表所用之資格或名義
五 表領率
m 『因』字之用法
一 用同『以』或『為』
二 表經由
三 用同口語之『就』
四 表時間與『趁』義同
五 義同由
n 『道』『導』之用法
一 表動作起點之方所
二 表經由
o 『及』字之用法
一 表追及在前者
二 表乘趁
三 表待至
四 表涉及
p 『比』字之用法
一 用同待至義之及
二 用同為
q 『在』字之用法
一 表方所
二 表時間
三 表關係
r 『越』字之用法
一 用同於
二 用同踰
s 『緣』字之用法
一 因字之義
二 隨字之義
t 『至』字之用法
一 表時間
二 表程度
u 『乘』字之用法
一 與趁義同
二 義同恃
v 其他之介詞
一 迨 逮
二 遲
三 犂 黎
四 到
五 訖 迄
六 底 抵
七 投
八 時
九 候
十 作
十一 先
十二 前
十三 臨
十四 當
十五 會
十六 後
十七 往
十八 終
十九 竟
二十 盡
二十一 涉
二十二 即
二十三 響 鄉 向
二十四 對
二十五 隨
二十六 逐
二十七 中
二十八 並 旁
二十九 披 陂 波
三十 循
三十一 坐
三十二 無 亡
三十三 賴
三十四 介
三十五 舍
三十六 如
三十七 將
三十八 代
三十九 悉
四十 空
四十一 率
w 介詞之倒置
一 於
二 以
三 為
四 與趁義同
五 自
x 介詞之省略
一 省略『於』
二 省略『以』
三 省略『自』
四 省略『從』
第八章 連詞
甲 連詞之種類
1 等立連詞
一 與
二 而
三 以
四 於
五 越
六 惟 維
七 為
八 之
九 及
十 暨
十一 且
十二 又
十三 如
2 選擇連詞
一 若
二 如
三 抑 意
四 其
五 且
六 將
七 亡 亡其 妄其 忘其
3 陪從連詞
一 之
二 斯
三 其
四 以 巳
五 而
六 有
4 承遞連詞
一 而
二 能
三 以
四 如
五 若
六 則
七 即
八 咫
九 斯
十 此
十一 茲
十二 案
十三 焉
十四 故
十五 肆
5 轉捩連詞
子 急轉
一 然
二 而
三 乃
四 若
五 至
六 其
七 然而
八 然則
丑 輕轉
一 如
二 乃
三 顧
四 伹
五 抑
寅 激轉
一 況 兄
二 矧
6 提挈連詞
一 夫
二 蓋
7 推拓連詞
一 雖
二 唯 惟
三 縱
四 自
五 每
六 正
七 就
8 假設連詞
一 如
二 而
三 若
四 苟
五 使
六 令
七 藉 借
八 當 尚
九 即
十 則
十一 為
十二 其
十三 詎
十四 自
十五 猶
十六 且
十七 乃
十八 所
十九 鄉 向
9 比較連詞
子 直比
一 如
二 而
丑 計較
一 與 與其
乙 連詞之省略
第九章 助詞
甲 助詞之種類
a 語首助詞
一 於
二 爰
三 越
四 粵
五 曰
六 聿 遹
七 惟 唯 維 雖
八 雲 員
九 允
十 伊
十一 亦
十二 抑
十三 洪
十四 侯
十五 羌 慶
十六 言
十七 宜 義
十八 誕
十九 迪
二十 若
二十一 思
二十二 載
二十三 爽
二十四 逝 噬
二十五 率
二十六 式
二十七 薄
二十八 無
二十九 勿
三十 丕 不
三十一 有
三十二 夷
三十三 攸
三十四 夫
b 語中助詞
一 攸 猷
二 迪
三 雲 員
四 言
五 厥
六 其
七 其 己
八 居
九 寧
十 思
十一 哉
十二 之
十三 只
十四 不 丕
十五 是
十六 焉
十七 或
十八 來
十九 斯
二十 曰
二十一 爰
二十二 與
二十三 於
二十四 實
二十五 為
二十六 彼
二十七 聿
二十八 亦
二十九 夷
c 語末助詞
1 也之用法
一 助詞表提示
二 助一頓表提示
三 助句表決定
四 助句與矣同
五 助句表假定
六 助句表命令
七 助句表感嘆
八 助句表疑問
2 矣之用法
一 助詞或句表感嘆
二 助頓或句表提示
三 助句表已然之事實
四 助句表已然之境
五 助句表必然之結果
六 助句表語意之堅確
七 助句表疑問
3 焉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頓以提起下文
三 助副詞性之頓
四 助句表決定
五 助句表疑問
六 助句表感嘆
4 乎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表疑問
三 助句表反詰
四 助句表感嘆
五 助句表推宕
5 與歟之用法
一 助句表疑問
二 助句表感嘆
三 助句表反詰
6 哉之用法
一 助詞或句表感嘆
二 助句表疑問
三 助句表反詰
7 邪之用法
一 助詞或句表疑問
二 助句表反詰
三 助詞或句錶停頓
四 助句表感嘆
五 助句表決定
8 爾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表限止
三 助句表決定
四 助句表疑問
9 者之用法
一 助詞或句表提示
二 助句表疑問
三 助句表偽飾
四 助句表擬度
五 助句表商榷
六 助句表假設
10 諸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表疑問
三 助句表感嘆
11 耳之用法
一 助句表限止
二 助句表決定
12 而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表感嘆
13 然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表擬似
三 助句表斷定
14 斯之用法
一 助詞為語尾
二 助句
15 只咫軹之用法
一 助句表限止
二 助句表感嘆
三 助句表疑問
16 為之用法
一 助句表疑問
二 助句表感嘆
17 來之用法
一 助詞表感嘆
二 助句表命令
18 夫之用法
一 助詞或句表感嘆
二 助句表疑問
19 其他之語末助詞
一 巳
二 雲 員
三 猗
四 思
五 兮
六 些
七 且
八 之
九 止
十 於
十一 其 期 居
十二 安
十三 如
十四 若
十五 茲
十六 胥
20 語末助詞之省略
第十章 嘆詞
一 噫 意
二 嘻 嘻 憘 熙 誒 唉
三 吁 呼
四 嗟茲乎 嗟嗞乎 嗟子乎 嗟乎子乎
五 嗟 嗟嗟 嗟乎 於嗟 叱嗟
六 巳
七 嚇
八 嚄
九 咄
十 都
十一 咨 訾
十二 惡 啞 烏 於
十三 嗚乎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4[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漢語-古代-語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H14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86],53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3:3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3:33, 10 June 2023979 × 1,325, 626 pages (13.2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高等國文法 (1/1) by 楊樹達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9jh004332,36162; 民國圖書.5; 高等國文法)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