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9jh002948-34817 詠物詩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8.1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4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詠物詩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俞琰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詠物詩選
Publisher
新文化書社
Description

目錄
卷一
天部

曉日
望蚤日
日午
夕陽

反照
賦得秋日懸清光


新月


月圓
皓月
秋月
月夜
八月十五夜月
中秋月
鶴林寺中秋夜玩月
中秋待月
湖中玩月
十五夜望月
海上生明月
府試殘月如新月
華州試月中桂

牛女星
壽星見
天河



賦得風不鳴條


春雲
夏雲
孤雲
慶雲
晚霞


細雨
微雨
春雨
連雨漲江
對雨

夜窗聽雨
聞雨
春夜喜雨
久旱喜雨
旅館遇雨
芒種過後經旬無日不雨
監試夜雨滴空階
夏夜雨
大雨

雨晴

初晴

春晴
春霽
途中晴

水村霧
曉行遇霧




霜花



對雪
春雪

江雪
和王員外晴雪早朝
雪後書北台壁
韓舍人書齋殘雪
雪中隅題
雪行




暮虹
歲時部
立春

元日立春感嘆有作
人日立春
迎春東郊
歲旦
元旦試筆
己酉元旦
元日觀朝
元日早朝
人日
正月十五夜
十五夜遊
長安元夜
元夜
元宵
十五夜御前口號踏歌詞

花朝
社日

寒食前有懷
寒日
酈州寒食


清明登城春望寄王使君
長安清明
清明日對酒
清明即事
清明日賜百官新火
清明
上巳
上巳日花下閒看
上巳
上巳看花吹韻
晚春
暮春即事
和人暮春書事寄崔秀才
春暮有感
暮春唫
春盡日
春日

春日宴起
春日書院
春日閒居
春歌
春曉
春夜

春色滿黃州
春行
春景
山中立夏即事
蚤夏
初夏間居即事
初夏

貞溪初夏
午日庭宴
許長卿水亭五日
揚州端午呈趙帥
大暑
暑中閒詠
消暑
橋南納涼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
奉和夏日應令
夏日
夏日偶成
夏夜
夏景
立秋
立秋日

新秋

新秋示盛伯宣
七夕



吃糖七夕
中秋

九日藍田崔氏莊
九日齊山登高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九日
九日宴
重九
暮秋感興
江亭晚秋
秋晚高樓
秋日


長安臥病秋夜言懷
西齊秋夜
長安秋夜
山間秋夜
江館秋夕
感秋
秋興
秋懷
秋色
秋景
立冬
初冬
小至
至節即事
南至日太史登台書雲物
寒夜
臘月下旬偶作
臘日
除夜
除夜作
守歲侍宴應制
冬日
冬夜
冬景
歲時部附錄

曉色
商山蚤行
秋日蚤行
江上蚤行
晚步

夜景
夜景又作
夜半
夜坐
閏月定四時
卷二
地部

長城
登故洛陽城
城上
登杭州城
出郭

天街

洛陽道
長安道
大道曲
蜀道難
穆陵路
西郊
春郊
郊墅
初夏郊行
白花原
春村
山村
春日江村
暮過山村
游山西村
村居書喜
江村即事
鄉村即事
稻田
野田
野望


吳興新堤
堤上行

秋岸

出關
題盤頭驛水館後軒
題黃花驛
鳥衣巷
塞上
塞上曲
塞下曲
邊上
古戰場
金陵
過泰始皇陵
燕昭王墓
題蘇小小墓
和人題真娘墓
題朱買臣妻墓
過亡友墓
漂母墳
蔡中郎墓
邙冢
青冢
焚書坑

山部

遠山
秋山極天淨
山居即事
題友人山居
山行



登泰山
華山

送友人游嵩山
游鐘山
登石鐘山望廬山
金山
終南山
茅山
茅山道中
望天門山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
宿石邑山中
高景山夜歸
早發定山
經麻姑山
天平山中
虎邱詠
巫山高
峽中
蚤發天台中嚴寺度關嶺次天姥岑
登石門最高頂
中峰
雲際中峰
度大庾嶺
登嶺望
西岩
夏日登鶴岩
題合溪干洞
駱谷晚望
登江中孤嶼
假山

和人假山
太湖石
省試昆明池織女石
望夫石
西施石
醒酒石
石友
卷三
水部

流水
新安道中玩流水
水檻遣心
遠水
水紋
海望
九月二十日夜度海
海上雜歌
長江
凌朝浮江旅思
江行
宿巴江
漢江
漢江臨泛
富春
曲江春望
河流
黃河
自鞏洛舟行人黃河即事寄府縣寮友
渡淮
中元夜泊淮口
洛水
渡湘水
臨洞庭湖
洞庭
秋晚過洞庭
鄱陽湖
太湖秋望
九鯉湖
南湖
西湖
湖上
湖景
過女兒浦
溪上
利州南渡
過蠻溪渡
廬山桑落洲
龍潭
滁州西澗
嚴陵灘
山下泉
憶山泉

瀑布
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
題雙瀑
廬山瀑布
江潮
錢塘觀潮
看濤
小池
秋池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


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
興慶池侍宴應制

池上
元處士池上
御溝
和崔校書新穿井
府試水始冰
冰花
居處部
宮中行樂詞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古行宮
經古行宮
隋宮
長信宮
宮詞





紫宸殿退朝口號

晚出左掖
春宿左省
中秋禁直
入直
漢苑行

等兗州城樓
黃鶴樓
登樓
鸛雀樓
岳陽樓晚望
南樓
煙雨樓
江樓
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
亭台
司天台
草閣
題宣義池亭
春日宴送主簿山亭得寒字
蔡起居山亭
謝公亭
溪亭
懷真珠亭
夏日題老將林亭
游朱坡故少保杜公林亭
山亭夏日
宋氏林亭
題隱霧亭
深院
東堂新成
蚤秋過龍武李將軍書
錢塘青山李隱居西
南軒
題碧藻軒
題李處士幽居
題盧處士居
經李征君故居
次韻二守許過新居宅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題田將軍宅
廢宅
青溪江令公宅
公子家

尋山家
張谷田舍
南溪別業
蘇氏別業
題友人別業
寄題戴氏別墅
城西訪友人別業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同李舍人冬日宴安樂公主山莊
陳渾山莊
過故人莊
陳使君山莊

小圓
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石季倫金谷故園
新辟小園

暢春園即景

春園家宴
秋園
村園
游東湖黃處士園林
積芳圃
鹿柴
竹里館
山館

江館
宿江店
浴堂
寺觀部
題杭州靈隱寺
過香積寺
山寺
題重居寺
澭湖山寺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酬錢起秋夜宿靈台寺見寄
開聖寺
宿山寺
游法興寺
題解空寺
題義公禪房
破山寺後禪院
題崇福寺禪院
題興善寺寂上人院
僧院
生公講堂
宿無可上人房
翠峰庵即事
登總持塔
題慈恩塔
終南山白鶴觀
題仙遊觀
春日鎮楊柳溪道院
禹廟
周瑜廟
野廟
荒祠
重過聖女祠
卷四
人部
田家

農謠
宿漁家
西江上送漁父
釣翁
淮上漁者
樵子
樵者
牧童

送靈澈上人還越
送無可上人游觀
贈日本鑒禪師
贈道士
贈楊鍊師
貴公子
長安少年行


少年行


春思

秋思

春宮怨
宮怨

春怨

西宮春怨
西宮秋怨




春夢
麗人部
岐王席上詠美人
天津橋上美人
杜丞相筵上美人
贈美人

美人



陌上美人
題贈美人

開府席上賦得佳人名解愁
貧女
村女
春女
採蓮女
採薪女
東鄰美女
宮女

閨婦
繡婦
王家少婦
夜觀妓
五日觀妓
贈妓
席上贈妓
贈歌妓
別妓
老妓
王郎中席上歌妓
送妓人出家
美人繡障
美人刺繡
美人雙陸
美人垂釣
美人騎馬
美人插花
美人對月
美人燒香
美人忍笑
佳人半睡
內人畫眠
美人臥

美人早起


初日看婚
新婚曉
新婚夕
新嫁娘
新妝
新上頭
花燭詞


雲鬢
欲曉看妝面






紅指甲

小尼師
還俗尼
文部





論詩
覽楊校書文卷
飛白雲書
禁直觀御書
內狀

尚書新造化箋
酬惠箋紙
謝靜遠惠紙
謝吳宗師惠墨


宣州筆
鼠須筆
遠山筆架
水晶筆架

古石硯
謝惠紫石硯
尚書命題瓦硯
硯池
詩瓢
武部







和周侍御買劍
觀淬龍泉劍
贈劍客




夕烽
宿溫城望軍營
靳州行營作
從軍行


封大夫破播仙凱歌
觀獵

觀浙西府相畋游
射鵰騎
射柳
卷五
樂部


和人聽歌


應合詠舞
周員外席上觀柘枝
數陪李梓州泛紅有女樂在

舫戲為艷曲三首贈李

與牛家妓樂雨夜合宴

遠寺鐘



聽趙秀才彈琴
夢遊洛中聞琴
風琴
聽胡琴
瑤琴
錦瑟
湘靈鼓瑟

觀搊箏
聞鄰家理箏
夜箏
琵琶


夜聽琵琶
聽彈箜篌

銀河吹笙
聽鄰家吹笙
聞吹簫
吹笛
宿巴陵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
秋夜聞笛
胡笳曲
邊上胡笳
聽曉角
玩泊潤州聞角
江宿聞蘆管
木魚
拍板
方響
聞方響
風箏

瞻馬
樂部附錄
宿瑩公禪房聞梵
秋夜北山精舍觀體如師梵
府試中元節觀道流步虛
巧藝部
題王右丞山水障子

題千里山水長幅
題可老所藏徐明叔畫卷
題畫
千里江山圖
題山水卷
嚴公廳宴公詠蜀道畫圖
襄陽圖
金陵圖
片雲圖
水墨松石
畫松
題喬夫人墨竹
題畫蘭
扇上畫牡丹
題扇面荷花
寫真
題唐六如紅拂妓
門神
畫鶴
西洋畫
觀棋
觀奕
官莊池觀競渡
鞦韆

蹴鞠
踢球
儡傀吟
影戲
器用部
銅儀
寒漏
尚書郎上直聞香漏
謝許鍊師惠圖書
題印陰囊

和李秋谷平章小車詩

採蓮舟
放舟
秋夜泛舟
秋夜船行
夜泛
夜船
小舫
憶釣舟

江帆
使風
賦枰送人
中和節詔賜公卿尺
畫屏
寒林石屏風




疏璃簾
獲周豐鼎見博古圖第三卷銘六字
香鴨
別春爐
手爐




書燈
書舍寒燈
蓮燈
水燈
走馬燈
闘雞燈
鞋燈
燈花

挑燈杖

蠟燭
燭剪
線香
魏城馬南瑞以異香見遺為賦
香桌
木炭

遠煙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爐煙
煙火戲

古鏡

對鏡


摺疊扇

白角簟

決明甘菊枕
蒲團
龍杖
紅勾藤
湘竹杖寄無住
水晶念珠
竹夫人
湯婆
織錦機
熨衣斗
搗衣石
聞砧
剪刀

茶鐺
題真上人竹茶爐
貢余秘色茶盞
詠柳少府山癭木樽
螺杯
夜光杯
酒旗
藥鼎
花瓶
象牙梳
眼鏡
水晶環
碧鈿指環
玉指環

鋸子
釣絲

胭脂
煙筒
雜玩部
鰲山
觀鰲山
骰子
爆竹
雙陸
紙鳶

泥孩兒
戲詠不倒翁
卷六
玉帛部


奉試明堂火珠
珊瑚
水精
琉璃
琥珀







高氏姊惠素羅

冠服部
山友贈蘚花冠
酬贈葛巾
華陽巾
白油帽
箬笠
答友人惠牙簪
包頭
賀盧員外賜緋
賜錦袍
謝賜衣
端午日賜衣
新制絞襖成感而有詠
竹衫
漁蓑
半臂

賦得履
棕鞋
浦鞋
睡鞋
復裙

虎皮褥
紙帳
尚書筵中詠紅手帕
鮫綃帕
飲食部
酬寄賜粥
粉丸

嘗茶
峽中嘗茶
嘗雲芝茶
對茶
尚書惠蠟麵茶
雪煎茶
茶煙

屠蘇酒
菖蒲酒
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
對酒
看壓新醅

河南府試鄉飲酒
侍宴甘泉殿
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
前塘夜宴留別郡守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長安春舍敘邵陵舊宴懷永
門蕭使君

糟魚
糖霜
豆腐
梅醬
雲母散
人參
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

果部

食梅


敕賜百官櫻桃
白櫻桃
楊梅
論紹興師邱宗卿惠楊梅
枇杷
榴火

栗熟

奉和揀貢橘
論惠香橘
佛手柑
金柑

銀杏
荔枝

龍眼
橄欖
葡萄


蓮實

觀貢藕
賜藕

食西瓜
紅瓤瓜
谷部
觀稻
茅堂檢校刈稻
插秧


麥浪
蠶豆
豇豆
蔬部
題菜
擷菜
諸葛菜
紫芥
蓴菜
蘆菔
嘗山藥
謝姜寬送芋子
王瓜
絲瓜

花椒
卷七
花部
梅花



蚤梅
紅梅

綠萼梅
鴛鴦梅
岸上梅
蠟梅
桃花



白桃花
李花

杏花

梨花

次韻梨花

在掖梨花
山石榴花十二韻
海榴
水林擒花

木犀

紅木犀
玉蘭
木蘭花
辛夷花
木筆花
山茶
白山茶
玉蕊花
紫薇花

紫藤花
海棠


西府海棠
垂絲海棠
秋海棠


白秋海棠
繡球花
夜台花
槿花
楊花
牡丹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白牡丹
應制粉紅雙頭牡丹
芍藥

瑞香
夾竹桃
茉莉花


薔薇


玫瑰花
司直巡官無諸移到玫瑰花
月季花
酴醾

凌霄花
素馨花
芳蘭

並蒂蘭
珠蘭
掛蘭



和魯望白菊
紅菊
西施菊
秋菊有佳色
僧鞋菊
芙蓉
木芙蓉

紅芙蓉
賦得芙蓉出水
蜀葵


秋葵
使院黃葵花
杜鵑花
虞美人

剪春羅
金燈花
玉燭花
萱花

石竹花
洛陽花
金錢花
王簪花

蛺蝶花
麗春花
紫竹花
鳳仙花
金鳳花
雞冠花
蓮花
並頭蓮花
池蓮
白荷花
新荷
水仙花
蓼花
朱蓼

白苹花
花部附錄
賦得花影
嘆落花
落花
惜花
殘花
木部

題子侄書院雙松
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小松
羅漢松
古柏
檜樹
題中峰杉徑
榆錢




孤桐
高楠
石楠
楸樹
冬青樹

棕樹
梔子
木瓜






楊柳枝詞

柳邊



庭竹
新竹

長竹
斑竹

謝劉仲行惠筍
木部附錄
紅樹
枯樹
賦得江邊樹
河邊枯草
紅葉
落葉
葉落
綠陰
草部
春草
曲江春草
芳草
庭草
吉祥草
鳳尾草
寄生草
書庭蕉
蕉葉
菖蒲
老少年
雁來紅

蘆花




苔錢
春苔
垣衣
卷八
禽部

孔雀



獨鶴
病鶴

新雁
蚤雁
白雁
孤雁

雁字

京兆府試出籠鵑
白海青




歸鴉
鷓鴣

子規


鸚鵡

白鸚鵡
畫眉




黃鶯
聽宮鶯


白燕

睡燕
新燕
歸燕
燕雛
百舌

春鳩
白鴿


花上白頭翁
戴勝
啄木
桐花鳥
鴛鴦



白鷗
池上雙鳧
雙白鷺



鵁鶄
翡翠
水鳥

鬥雞
雞鳴
雞雛
鴨花

舟前小鵝兒
獸部






紫騮馬

驄馬
觀內廄馬
房兵曹胡馬
疾馬
天馬詞
代牛言


老牛
題犬
金絲犬

白鹿

夜猿
白兔

乞貓
黑兔
貓兒
懶貓
銀鼠
碩鼠
鱗介部

雷雨起龍
鯉魚
黃魚
金魚

比目魚
白小
燕窩
小魚

放龜
賦得蟹送人之官
酬寄海蟹
蛤蜊
海蜇
昆虫部





夜蟬
聞蟬




蝴蝶




黃蝶
白蝶

蝌蚪
紅蜻蜓




聞蛩
促織

戲題斗促織
絡緯
紡織婆
蒼蠅

蟆子
浮塵子
巴蛇
蜘蛛
蛛網
壁魚
蝸牛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古典詩歌
中圖分類
InfoField
I222.7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02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0:32,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0:32, 11 June 20231,239 × 1,754, 241 pages (8.1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詠物詩選 (1/1) by [俞琰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9jh002948,34817; 民國圖書.4; 詠物詩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