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15936-38845 青年衛生常識.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8.5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2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青年衛生常識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劉典文編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青年衛生常識
Publisher
軍學編譯社[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一般衛生
第一節 生理衛生
一 人體部位
二 人體構造概要
三 生理概要
第二節 各器官之衛生
一 消化器之衛生
二 循環器之衛生
三 呼吸器之衛生
四 皮膚之衛生
五 排泄器之衛生
六 骨之衛生
七 神經之衛生
八 筋肉之衛生
九 五官官器之衛生
第三節 空氣
一 組成
二 空氣中風
三 空氣中水
第四節 飲料水
一 概論
二 天然水之種類
第五節 自來水
一 概論
二 水源與裝置
1 唧水池
2 濾水池
3 貯水池
第六節 水之清潔與檢查法
一 水之清潔法
濾過
化學
明礬法
二 水之檢查法
顯微鏡
細菌學
理學及化學檢查
第二章 衣服
第一節 衣服之通氣度
第二節 衣服對皮膚之効
第三節 衣服之色素
第四節 衣服細菌
第五節 衣服之形狀
第三章 飲食物
第一節 營養素
第二節 食物之危險
一 含有病毒
二 毒素
三 腐敗而起之危險
四 食物因偽造而起之危險
第三節 動物性食物
一 牛肉及其他動物之肉
二 肉類腐敗發生之毒質
三 肉之貯藏
四 罐頭檢查法
第四節 植物性食物
一 穀類所發生之寄生蟲
二 谷粉類屬
三 蕈菌類
第五節 酒精性飲料
一 麥酒於製造及貯藏時之變性
二 酒類
第六節 煙草
一 煙草之毒
二 小兒吸煙之害
第七節 鴉片
第四章 體格檢查
第一節 檢查體格之意義
第二節 學生體格之檢查
一 入學前之檢查
二 檢查體格之手續
三 檢查應注意之事項
四 缺點應如何矯正
第三節 軍隊體格檢查
附錄:
陸軍應徵(募)壯丁身體檢查及新兵檢定規則
第四節 行軍衛生
一 出發前應備事項
二 宿營衛生
1 舍營
2 露營
3 一氱化炭中毒及其救護法
三 行軍病之預防
中暑
凍傷
第五章 體格常態與病態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疾病之事態
一 疾病之意義
二 疾病之原因
三 疾病之治癒
四 抵抗力與復舊力
第三節 疾病之症狀
一 預防與家庭
二 個人之治療能力
三 生理上之變化
四 症狀之特性
五 各症狀名詞之解釋
第四節 疾病之變遷
一 疾病之經過
二 經過中之意外
第五節 疾病之診斷
第六節 疾病之將來
一 治癒或死亡
二 全治與不全治
三 將來之預測
第七節 疾病之治療與預防
一 療法之種類
二 治療目的上所采之材料
三 預防方法
第八節 疾病之分類
一 疾病之分類法
二 疾病之命名
第六章 傳染病
第一節 概論
一 傳染病菌來源
二 病菌侵入人體之路徑
第二節 急性傳染病
一 霍亂
個人預防
公共預防法
二 赤痢
病原
病狀治療及預防
三 傷寒或類傷寒
病原
病狀療法及預防
四 班疹傷寒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
五 天花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
六 白喉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
七 星紅熱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
八 鼠疫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
九 流行性腦膜炎
病原
病狀
治法及預防
十 瘧疾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法
十一 破傷風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法
十二 肺炎
病原
病狀
療法及預防法
第三節 慢性傳染病
一 結核
症象
療法
預防
第四節 花柳病
一 概論
二 梅毒
病原
傳染法
症狀
治療與預防
三 軟性下疳
四 淋病 
病原
男性淋病
男性淋病並發病
尿道炎
副尿道炎
尿道周圍膿瘍
膀胱炎
副睾丸炎
攝護腺炎
女性淋病
尿道淋
陰道淋
巴妥林氏腺炎
子宮淋
子宮外膜炎
子宮實質炎
子宮內膜炎
子宮附屬器官淋
輸卵管炎
卵巢炎
第五節 伙粒結膜炎
病狀治法及預防
第六節 癩病
病原病症
治療與預防
第七章 傳染病預防及遏止
第一節 傳染病之預防
一 概論
二 滅蠅
三 滅蚊
四 除鼠
五 除蟲
第二節 傳染病之遏止
一 傳染病報告
二 隔離
三 交通遮斷
四 預防接種及預防注射
五 消毒
第八章 消毒法
第一節 消毒法之注意
第二節 消毒法之種類
一 器械消毒法
二 理學消毒法
日光
x光
乾燥
熱力
禇淋等
三 化學消毒法
第九章 胃腸病諸症及其療法
第一節 急性胃炎
一 病症
二 治療法
三 處方
第二節 慢性胃炎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三 處方
第三節 胃酸過多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四節 胃酸減少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五節 胃衰弱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六節 胃擴張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三 處方
第七節 胃下垂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八節 胃神經痛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九節 胃潰瘍症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十節 胃癌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十一節 急性腸炎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三 處方
第十二節 慢性腸炎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三 處方
第十三節 盲腸炎
一 病狀
二 治療法
第十四節 腸神經痛
第十五節 便秘症
一 病因
二 治療法
第十六節 貧血症
一 病因
二 治療法
第十七節 膽石病
一 病因
二 治療法
第十章 皮膚病及其治療法
第一節 頭虱
第二節 除毛虱
第三節 疥癬
一 病因
二 症狀及療法
第四節 癩病
一 病因及病狀
二 治療法
第五節 銅錢癬
第六節 頑癬
第七節 黃癬
第八節 禿頭病
第九節 白癬
第十節 紅色苔癬
第十一節 皮膚結核
第十二節 腋臭
第十三節 糠粃性禿頭症
第十四節 傳染性膿疱疹
第十五節 寄生理性毛瘡
第十六節 疔
第十七節 癰
第十八節 疣贅
第十九節 胎毒
第二節 皮脂漏
第二十一節 脂漏性濕疹
第二十二節 薔薇性糠粃疹
第二十三節 酒刺
第二十四節 飛火
第二十五節 紅班
第二十六節 汗瘡
第二十七節 水蟲
第二十八節 龜裂和皸
第二十九節 凍瘡
第三十節 多汗症
第三十一節 污斑
第三十二節 搔癢症
第三十三節 赤鼻
第三十四節 雞眼
第三十五節 〓疹
第三十六節 痣
第三十七節 雀斑及夏日斑
第三十八節 腫瘍
第三十九節 鮫肌
第十一章 生殖器官能障礙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遺精
一 病狀
二 原因
三 療法
第三節 性慾神經衰弱症
一 病因
二 分期
三 病狀
四 預防及療法
第四節 交接不能
一 機質性交接不能
二 精神性交接不能
三 神經性交接不能
四 麻痹性交接不能
五 陰萎之治療法
七 不姙症
一 變形不姙症
二 精液缺乏症
三 精蟲缺乏症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8[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個人衛生-青年
中圖分類
InfoField
R161.5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94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14,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14, 10 June 20231,239 × 1,754, 223 pages (8.5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青年衛生常識 (1/1) by 劉典文編譯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15936,38845; 民國圖書.4; 青年衛生常識)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