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14358-60824 作物育種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66 × 1,154 pixels, file size: 30.1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964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作物育種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郝欽銘編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作物育種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編 作物品種之改良及其原理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中國農作物之現況及需要
第二節 最近二十五年小麥及麵粉進口統計
第三節 作物育種之利益及其應注意之點
第四節 適合風土及需要之品種
第五節 抗病抗蟲抗旱抗寒與成熟及時節
第六節 國內新育成之品種
第七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作物育種學與其他科學之關係及演進之經過
第一節 作物育種與各種科學之關係
第二節 世界作物育種之過程
第三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環境及遺傳因子產生之變異
第一節 環境產生之變異
第二節 遺傳因子產生之變異
第三節 作物育種家心目中之人為變異
第四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作物育種通常應用之遺傳原理
第一節 孟德爾氏之遺傳定律
第二節 生物遺傳之物質基礎
第三節 染色體與遺傳因子之獨一性
第四節 數量性狀遺傳
第五節 死亡因子與不結實性
第六節 當代顯性
第七節 性狀組合應注意之事項
第八節 近親繁殖及遠親繁殖又稱自交繁殖與雜交繁殖
第九節 近代雜交種生長健旺之說明
第十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純系理論與作物育種
第一節 達爾文氏學說
第二節 約翰遜氏之純系論
第三節 純系論之要點
第四節 品種混雜之類別
第五節 選種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作物育種之普通程序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品種改良程序
第三節 區域試驗
第四節 優良品種之繁殖
第五節 品種登記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編 食用作物類
第一章 玉蜀黍
第一節 玉蜀黍之來歷用途及分類
第二節 玉蜀黍之染色體
第三節 玉蜀黍之性狀遺傳
第四節 玉蜀黍之種間雜交
第五節 玉蜀黍之自交影響
第六節 玉蜀黍之改良
第七節 玉蜀黍自交種與雜交種之試驗方法
第八節 玉蜀黍之抗病育種
第九節 玉蜀黍之抗蟲育種
第十節 玉蜀黍之抗風抗旱研究
第十一節 玉蜀黍之抵抗霜凍
第十二節 保持純種所需之距離
第十三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小麥
第一節 小麥之起源及重要
第二節 小麥之分類
第三節 小麥性狀之遺傳
第四節 小麥之抗病遺傳
第五節 小麥生長習性與成熟期遺傳
第六節 小麥之抗蟲抗寒等性狀
第七節 小麥鵝觀草之雜交
第八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小麥育種
第一節 國內小麥之實況及應行改良之點
第二節 小麥之天然雜交與開花習性
第三節 選種及試驗程序
第四節 小麥雜交育種法
第五節 小麥之抗病育種
第六節 小麥區域試驗
第七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大麥
第一節 大麥之來歷生產及分類
第二節 大麥之芒與產量關係
第三節 大麥之天然雜交率及染色體
第四節 大麥性狀之遺傳
第五節 大麥之種間雜交
第六節 大麥之抗病抗寒育種
第七節 大麥之育種程序
第八節 大麥之雜交育種
第九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燕麥
第一節 燕麥概論
第二節 燕麥之種間雜交及天然雜交
第三節 燕麥性狀遺傳之研究
第四節 抵抗病害之遺傳
第五節 燕麥之育種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稻
第一節 稻之概論
第二節 稻之分布及產額
第三節 稻之分類
第四節 稻之染色體
第五節 稻之天然雜交
第六節 稻之性狀遺傳
第七節 成熟時期與日照關係
第八節 稻之不結實性
第九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稻之育種
第一節 選種應注意之點
第二節 相關性狀
第三節 田間試驗法
第四節 水稻之移植問題
第五節 關於整地播種等事
第六節 稻之試驗程序
第七節 稻之雜交育種
第八節 抗病及抗蟲育種
第九節 陸稻
第十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黑麥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黑麥之花及其開放習性
第三節 黑麥之天然雜交及人工自交
第四節 黑麥之染色體雜種健旺及性狀遺傳等
第五節 黑麥與小麥之雜交
第六節 黑麥育種
第七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高粱
第一章 高粱之名稱
第一節 高粱之歷史
第二節 高粱之分布
第三節 高粱之分類
第四節 高粱開花習性及天然雜交率
第五節 高粱自交之影響及其方法
第六節 雜交方法及雜交種之培養
第七節 高粱之雜種健旺
第八節 高粱之染色體
第九節 高粱性狀之遺傳
第十節 抵抗病蟲害之遺傳
第十一節 中國高粱之育種
第十二節 中國高粱之育種程序
第十三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粟
第一節 粟之來歷、用途、產額及分類
第二節 粟之性狀遺傳及染色體
第三節 粟之開花習性
第四節 粟之天然雜交
第五節 人工自交之影響
第六節 試驗區播種量
第七節 行距株距之研究
第八節 脫粒辦法
第九節 田間試驗技術
第十節 粟之育種程序
第十一節 粟之抗病育種
第十二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編 油用作物
第一章 大豆
第一節 大豆之來歷及重要性
第二節 大豆之營養價值及其用途
第三節 大豆之生產額
第四節 大豆之分類
第五節 大豆之天然雜交率
第六節 大豆之育種
第七節 田間試驗技術問題
第八節 大豆之雜交育種
第九節 大豆之性狀遺傳
第十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落花生
第一節 落花生之語源及來歷
第二節 落花生之分布及產額
第三節 落花生之分類
第四節 落花生之用途
第五節 落花生之遺傳性狀與相關
第六節 落花生之染色體與種間雜交
第七節 落花生之育種
第八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芝麻
第一節 芝麻之名稱
第二節 芝麻之來歷及用途
第三節 芝麻之產額及分類
第四節 芝麻之性狀遺傳
第五節 芝麻之育種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蓖麻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分類
第三節 植株性狀
第四節 性狀遺傳
第五節 育種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編 纖維用作物
第一章 棉之分類及遺傳
第一節 棉之分類
第二節 棉之性狀遺傳
第三節 棉之其他遺傳性狀
第四節 棉之生理性狀與抗病、抗蟲、抗旱、抗風
第五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棉之育種
第一節 棉之育種歷史
第二節 棉之育種與天然雜交
第三節 人工自交與棉之影響
第四節 棉之改良方法
第五節 系統育種之產量計算
第六節 系統育種之田間技術與室內考種
第七節 雜交育種
第八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大麻
第一節 大麻概論及來歷
第二節 大麻之用途分類及生產
第三節 大麻之染色體及性狀遺傳
第四節 大麻之育種
第五節 國外大麻育種之成績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苧麻
第一節 苧麻概論來歷及用途
第二節 苧麻之分類及產額
第三節 苧麻之繁殖及育種
第四節 苧麻之細胞研究
第五節 苧麻之育種
第六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亞麻
第一節 亞麻概論來歷用途及分類
第二節 亞麻之生產
第三節 亞麻之染色體與種間雜交
第四節 亞麻之性狀遺傳
第五節 亞麻之性狀相關
第六節 籽粒大小與油分關係
第七節 亞麻之天然雜交
第八節 亞麻之育種
第九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五編 地莖用作物
第一章 馬鈴薯
第一節 馬鈴薯之來歷及用途
第二節 馬鈴薯之產額及分類
第三節 馬鈴薯之適應環境能力
第四節 馬鈴薯之性狀遺傳
第五節 馬鈴薯之種間雜交及花部構造
第六節 馬鈴薯之育種
第七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編 根用作物
第一章 甘薯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甘薯之利用
第三節 甘薯之分類
第四節 甘薯之繁殖
第五節 甘薯之芽變
第六節 甘薯之染色體及種間雜交
第七節 甘薯花果構造及開化習性
第八節 甘薯之改良
第九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七編 糖用作物
第一章 甘蔗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我國蔗糖之消費及生產
第三節 甘蔗之分類
第四節 甘蔗之染色體
第五節 甘蔗與高粱交配之研究
第六節 甘蔗育種
第七節 混合選種
第八節 芽選
第九節 雜交育種
第十節 雜交種之處理
第十一節 輪種
第十二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甜菜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植株性狀及分類
第三節 染色體及遺傳性狀
第四節 人工自交
第五節 甜菜試驗技術
第六節 甜菜改良
第七節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八編 刺激性作物
第一章 煙草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煙草之分類
第三節 染色體分類及種間雜交
第四節 煙草為研究遺傳之最好材料
第五節 煙草之單性生活
第六節 煙草之性狀遺傳
第七節 煙草之變異
第八節 煙草雜交種之生長健旺
第九節 煙草之花部組織及天然雜交率
第十節 煙草之抗病育種
第十一節 煙草之育種程序
第十二節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甲——表
一 三年中農產物進出口之比較
二 民國元年至民國二十五年小麥麵粉輸入淨數
三 國外育種效果總結
四 推廣棉種之面積(民國二十五年)
五 改良小麥推廣面積之統計
六 雜糧推廣面積
七 新育成之小麥品種
八 新育成之高粱品種
九 新育成之粟品種
一〇 新育成之棉花品種
一一 玉蜀黍七個因子變異難易程度
一二 數量性狀解釋總結
一三 煙草花瓣長度遺傳
一四 跛鴨草之重量次數分配
一五 玉蜀黍雜交種之穗形大小
一六 雞類雜交種之死亡
一七 雙粒小麥×西比爾塔小麥交配後第二代之解釋
一八 粒色之當代顯性
一九 鼠類近親繁殖之結果
二〇 粟之自交影響
二一 各種作物總結
二二 十九個豌豆純系之母本與其後代粒重比較
二三 第十三號公主豆母本與其後代之相關係數
二四 燕麥選種結果
二五 由純系小麥中選種結果
二六 純系燕麥中選種結果
二七 風車選種結果
二八 不同之土壤對純系小麥之變異影響
二九 藍芒麥對其他優良麥種產量比較
三〇 金大農學院改良種子之分布面積及合作機關
三一 金大農學院各地推廣種子數量與種植面積比較
三二 各作物改良會小麥產量調查
三三 各地作物改良會推廣小麥鑑定結果平均
三四 各地種子中心區推廣小麥鑑定結果平均
三五 烏江種子中心區愛字棉室內檢定統計
三六 中國玉蜀黍栽培面積及產量
三七 胚乳性狀遺傳總結
三八 玉蜀黍抵抗鑽心蟲
三九 胚乳性狀之遺傳
四〇 玉蜀黍自花授精後產量及高度減低情形
四一 玉蜀黍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四二 玉蜀黍區域試驗結果
四三 種之性狀與產量關係
四四 繼續選種對於玉蜀黍脫粒百分率之關係
四五 玉蜀黍單雜交之產量與原種比較
四六 玉蜀黍雙交種與原種產量比較
四七 雙雜交種之實際成績與估計成績之相關係數
四八 由自交品系配成之單交種雙交種及三系雜交種與估計之結果
四九『 單交種之產量
五〇 實際與估計值雙交種產量顯著性
五一 混合雜交與原種產量比較
五二 雙雜交與隔代雜交種之產量比較
五三 返交若干代後同質因子之純潔百分數
五四 黑粉病瘤之大小及位置損失百分數關係
五五 玉蜀黍黑粉病球大小及位置關係
五六 黑粉病之位置與損失
五七 因黑粉病不能結實
五八 玉蜀黍雜交種與自交種抵抗能力比較
五九 自交品系抵抗旱風之比較
六〇 小麥成分之比較
六一 中國小麥栽培面積及產量
六二 中國小麥分類
六三 依花粉粒大小分類
六四 依細胞染色體數目分類法
六五 雜交種與抗病
六六 旁薄與馬奎斯雜交種第二代分離數目與推算結果之比較
六七 第二代分離之實際情形與推算結果比較
六八 麥粒色澤比率
六九 各種芒類分離情形
七〇 親本及第二代之高度分布情形
七一 第二代之結果
七二 第三代之結果集按7:6:2:1比率推算之比較
七三 第三代高矮分離
七四 高株與矮株相交第一代之結果
七五 第二代與第三代之結果
七六 h—44與明尼哈典第一二兩代以及h—44對各品種對黑銹病反應結果
七七 第三代與當年親體h-44對於黑銹病反應情形
七八 h—44與明尼哈典雜交種第二代及明尼哈典對於黑銹病反應情形
七九 h—45與明尼哈典雜交種種於春秋雨季對於黑銹病反應之比較
八〇 杆銹病第三代之結果
八一 奧錄×(土耳其×弗勞怨思)之抗腥黑粉病
八二 經過接種後親本與雜交染病百分率
八三 小麥品種抗蟲能力之比較
八四 小麥性狀與抗蟲關係
八五 小麥抗寒比較
八六 小麥品種抗寒試驗結果
八七 已受凍之植株再置於低溫中之結果
八八 小麥先暖後冷之死亡
八九 新鮮花粉與花粉儲藏1-3日後之結果比較
九〇 中國小麥區域及所需改良品種應具之條件
九一 中國小麥開花時間
九二 藍芒麥與其他優良麥種產量比較
九三 全國小麥抗病試驗之分布
九四 小麥杆之堅韌性
九五 小麥—稈重破斷力倒伏之相關
九六 小麥田間記載(簡便式)
九七 小麥試驗記載(複雜式)
九八 系統育種與混合育種比較
九九 小麥感染銹病程度與種子來源
一〇〇 潘氏世界小麥對黃銹病之反應
一〇一 潘氏世界小麥在南京對褐銹病之反應
一〇二 各省小麥品種在各試驗場之平均產量
一〇三 中國大麥栽培面積及產量
一〇四 大麥性狀遺傳總結
一〇五 兩種方法去勢之比較
一〇六 去勢方法之效能總結
一〇七 麥類之化學成分
一〇八 中國燕麥栽培面積及產量
一〇九 燕麥性狀遺傳
一一〇 抵抗銹病及散黑穗病品種
一一一 未接種之第三代雜交種
一一二 接種後第三代之總結
一一三 世界各主要產稻國之栽培面積及產量比較
一一四 中國稻田之分布及產額
一一五 兩種稻形態上之異點
一一六 水稻天然雜交率
一一七 第二代穀殼色澤分離
一一八 早熟稻成熟期之結果
一一九 稻之遺傳性狀總結
一二〇 稻之聯繫性狀遺傳
一二一 水稻生長期與日照關係
一二二 日照長短與成熟期
一二三 日照時間與水稻分櫱力
一二四 日照長短與植株高低
一二五 成熟期不同之品種與日照關係
一二六 莖稈強韌性差異
一二七 成熟期稻株姿勢差異
一二八 水稻植株脫粒難易比較
一二九 水稻主稈與分稈產籽粒重量-主稈籽粒重於分稈籽粒
一三〇 稻主稈與分稈之顆粒數-主稈產粒多於分稈
一三一 稻之主稈與分稈後代籽粒比較
一三二 稻之產量因子相關係數
一三三 水稻之行長行寬與該算因子
一三四 穴距穴株與產量
一三五 四種與八種處理之標準差異百分率
一三六 各品種出穗期之比較
一三七 稻之直播及移栽對螟蟲傷害百分率
一三八 直播及移植與產量之關係
一三九 水稻八品種之發芽百分率
一四〇 分期收穫與發芽率
一四一 稻之去勢方法效能比較
一四二 各級溫度之效能
一四三 稻之抗螟試驗
一四四 水稻抗螟蟲試驗結果
一四五 水稻陸稻之成分
一四六 黑麥天然雜交試驗結果
一四七 黑麥染色體數
一四八 高粱名稱及品類
一四九 中國高粱栽培面積及產量
一五〇 海斯等氏之高粱分類
一五一 高粱花粉之壽命與結實率
一五二 高粱天然雜交百分率
一五三 高涼第一代雜交種之健旺
一五四 雜交種胚乳質之重量
一五五 高粱分離比率及聯繫程度
一五六 高粱之性狀遺傳總結
一五七 高粱生長所需之日數及主稈附着之葉數
一五八 高粱各部所含之毒質
一五九 穗重與粒重之相關係數
一六〇 我國最近育成之優良高粱品種
一六一 中國高粱適應區域試驗結果
一六二 每百磅飼草內所含之養料
一六三 中國粟之栽培面積及產量
一六四 粟之性狀遺傳
一六五 種植方法與粟之天然雜交百分數之關係
一六六 距離與粟之雜交百分率之關係
一六七 脫粒與不脫粒效率比較
一六八 粟粒重量與種粒重量之相關係數
一六九 金陵大學農學院各農場改良粟之結果
一七〇 粟之區域試驗
一七一 粟之集體去勢結果
一七二 粟之白髮病抵抗試驗
一七三 粟之品種間抗粒黑粉病差異
一七四 粟之抵抗粒黑粉病結果
一七五 大豆與他種食物之營養比較
一七六 稻、麥、豆、秸之營養價值
一七七 大豆各部之用途
一七八 全國各區豆類產額
一七九 豆類之天然雜交率
一八〇 大豆之嗣代油份含量
一八一 大豆行間之生長競爭
一八二 大豆試驗之行長
一八三 重複次數(一)
一八四 重複次數(二)
一八五 重複次數(三)
一八六 大豆性狀遺傳
一八七 世界落花生之產額
一八八 中國落花生栽培面積及產額
一八九 落花生殼仁之成分百分率
一九〇 世界芝麻之生產額
一九一 中國芝麻栽培面積及產量
一九二 中國蓖麻籽及蓖麻油出入口情形
一九三 油柏之成分
一九四 棉花性狀相關之研究
一九五 葉部每平方公分面積之附着細毛數與抵抗力
一九六 國內外研究棉花天然雜交結果
一九七 金陵大學中棉品種五行試驗計劃排列
一九八 硫酸浸種與發芽率
一九九 棉之二行試驗產量計算方法
二〇〇 各種行長與行距及其改換因子
二〇一 棉之五行試驗計算法
二〇二 中棉十行試驗
二〇三 中棉高級試驗計算法
二〇四 中棉高級試驗產量分析
二〇五 變量分析法
二〇六 愛字棉拉丁方試驗
二〇七 各品系排列後之總產量
二〇八 變量分析結果
二〇九 大麻之栽培面積與產額
二一〇 苧麻纖維與其他纖維作物之比較
二一一 各省苧麻之產額
二一二 世界亞麻年平均生產數量
二一三 新育成之亞麻純系表
二一四 亞麻各種性狀之簡單相關
二一五 單相關係數與淨相關係數之比較
二一六 亞麻籽粒大小與含油量
二一七 亞麻天然雜交率
二一八 馬鈴薯之成分
二一九 世界主要馬鈴薯生產國家之歷年平均生產概況
二二〇 中國馬鈴薯生產概數
二二一 馬鈴薯收穫期與產量關係
二二二 馬鈴薯種塊大小與產量關係
二二三 美國猶打試驗場馬鈴薯灌溉試驗之結果
二二四 馬鈴薯灌溉與不灌溉之比較
二二五 馬鈴薯品種間抗赤征病差異
二二六 花粉粒稔性分類
二二七 馬鈴薯之發芽率結果
二二八 馬鈴薯選種之效能
二二九 中國甘薯栽培面積及產量
二三〇 甘薯塊根及莖葉成分
二三一 我國甘薯用途分配
二三二 甘薯種間雜交結果
二三三 甘薯摘心與產量關係
二三四 甘薯摘心與產量關係
二三五 甘薯翻蔓與產量關係
二三六 甘薯翻蔓與產量關係
二三七 甘薯翻蔓與產量
二三八 甘薯雜交結果
二三九 世界產蔗國家及其栽培時期
二四〇 蔗糖輸入數量及價值
二四一 中國甘蔗每年生產數量
二四二 各種甘蔗之普通性狀
二四三 甘蔗及其近似作物之染色體數目
二四四 甘蔗混合選種之效能
二四五 世界甜菜糖產量
二四六 區長區數與取樣數目
二四七 不同之區長,重複次數與取樣數目
二四八 甜菜改良後之糖分
二四九 紙煙,雪茄煙輸入之數量及價值
二五〇 中國煙草栽培面積及產量
二五一 煙草自交結實種與自交不結實種雜交後置不稔性遺傳
二五二 煙草親代與第一代雜種每英畝產量比較
二五三 美國堪許種與爪哇七六號煙種抵抗各種病害情形
附錄乙——圖
一 蜜桃及蜜桃突變種
二 細胞圖型
三 細胞分裂圖型
四 遺傳與環境聯繫
五 騾產之小騾
六 黃豆雜交種之各種性狀較原種增加之百分率
七 去雜風車
八 小麥包裝待運往推廣中心區
九 天秤
一〇 樣杆
一一 室內檢定種子各項儀器
一二 種子混合器
一三 電氣烘驗爐
一四 烏江種子中心區愛字棉室內檢定統計
一五 中國玉蜀黍分布圖
一六 各國玉蜀黍
一七 玉蜀黍植株
一八 玉蜀黍之十對染色體
一九 玉蜀黍之染色體
二〇 玉蜀黍人工自交代數與分離比率
二一 自交後之玉蜀黍穗
二二 玉蜀黍自交雜交用具
二三 玉蜀黍自交雜交之盛具袋
二四 玉蜀黍水瓶授粉法
二五 玉蜀黍歷年進行選擇程序
二六 自交品系行單交時之田間種植排列
二七 玉蜀黍雙交種與單種比較
二八 隔代雜交法
二八之一 自交系與品種雜交發種植略圖
二九 玉蜀黍花之構造
三〇 玉蜀黍籽粒
三一 路氏組織農民之計劃
三二 受黑粉病侵害之玉蜀黍穗
三三 玉蜀黍之黑粉病
三四 受鑽心蟲侵害之玉蜀黍縱切面及穗
三五 鑽心蟲
三六 種子處理辦法
三七 中國小麥分布圖
三八 小麥穗分類
三九 受腥黑穗病侵害之小麥穗
四〇 受散黑穗病侵害之小麥穗
四一 受線蟲病侵害之小麥穗
四二 小麥之染色體
四三 單穗脫粒器
四四 田間種植
四五 銹病被害度之分級
四六 打號碼機
四七 小麥種子區排列法
四八 小麥高級試驗田間排列式
四九『 小麥改良品種繁殖
五〇 金大2905號小麥穗
五一 小麥花之構造
五二 小麥雜交用具
五三 小麥人工雜交
五四 中國大麥分布圖
五五 大麥穗
五六 受堅黑穗病侵害之大麥穗
五七 大麥花部構造
五八 大麥人工雜交
五九 燕麥穗
六〇 中國燕麥分布圖
六一 受散黑穗病侵害之燕麥穗
六二 拉丁方田間排列
六三 燕麥花之構造
六四 水稻植株
六五 世界各國稻產之分布圖
六六 中國水稻分布圖
六七 水稻顆粒
六八 稻屬之染色體
六九 怠性水稻及正常水稻
七〇 顆粒縱斷面
七一 水稻花之圖型
七二 水稻花之構造
七三 稻之一穗上的開花次序
七四 水稻人工雜交
七五 二化螟蟲
七六 三化螟蟲
七七 黑麥穗
七八 黑麥之小穗及籽粒
七九 中國高粱
八〇 中國高粱分布圖
八一 各種高粱穗
八二 高粱集團去勢之熱氣筒
八三 雜交種後代種植
八四 高粱雜交種健旺
八五 高粱植株各部每百克所含氰酸量
八六 螻蛄
八七 高粱小穗一對
八八 高粱花之構造
八九 粟之植株
九〇 中國粟分布圖
九一 各種粟穗
九二 粟之染色體
九三 粟之田間自交
九四 粟自交系與放任系生長情形比較
九五 粟之株間距與其各性狀之關係
九六 粟之繁殖及推廣
九七 粟花開放程序
九八 中國大豆分布圖
九九 大豆植株
一〇〇 大豆選種之效果
一〇一 大豆混合選種程序
一〇二 大豆改良混合選種法
一〇三 大豆株行試驗排列
一〇四 大豆高級試驗田間排列
一〇五 研究大豆邊際影響排列
一〇六 大豆花部組織
一〇七 大豆天然雜交田間種植
一〇八 大豆聯繫遺傳之因子分布
一〇九 中國落花生分布圖
一一〇 落花生植株
一一一 落花生花之構造
一一二 中國芝麻分布圖
一一三 芝麻植株
一一四 蓖麻植株
一一五 棉花各種自交方法圖匯
一一六 棉花試驗田間種植圖
一一七 棉花九品系之隨機區集排列方法
一一八 棉鈴每瓤內不同部分之纖維長度次序
一一九 棉花種間交配之雜種
一二〇 棉花去勢方法
一二一 棉花去勢及雜交之器具
一二二 大麻植株
一二三 中國大麻分布圖
一二四 大麻雌花構造
一二五 苧麻植株
一二六 亞麻花部之構造
一二七 中國馬鈴薯分布圖
一二八 馬鈴薯塊莖萌芽
一二九 受肉痣病侵害之馬鈴薯根
一三〇 馬鈴薯花之構造
一三一 馬鈴薯混合選種之步驟
一三二 馬鈴薯田間種植
一三三 甘薯植株
一三四 中國甘薯分布圖
一三五 我國曆年酒精進口量
一三六 甘薯塊根形狀
一三七 甘薯花之構造
一三八 甘薯薯行試驗田間排列
一三九 甘蔗植株
一四〇 中國甘蔗分布圖
一四一 受紅腐病病侵害之甘蔗莖
一四二 甘蔗莖
一四三 甘蔗花之構造
一四四 甜菜根部形式
一四五 甜菜根部糖分分部圖型
一四六 甜菜自交代數與種子產量
一四七 普通生產甜菜種子之方法
一四八 特殊生產甜菜種子方法
一四九 甜菜花之圖型與甜菜花部之構造
一五〇 中國煙草分布圖
一五一 煙草植株
一五二 煙草之染色體
一五三 煙草之花及果實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6[194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作物育種
中圖分類
InfoField
S33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921)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9:38,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9:38, 10 June 2023866 × 1,154, 964 pages (30.1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作物育種學 (1/1) by 郝欽銘編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14358,60824; 民國圖書.4; 作物育種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