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11833-25217 新中華生物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2.3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5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新中華生物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費鴻年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新中華生物學
Publisher
新國民圖書社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命和生物
1 生命是什麼
2 生命的特徵
3 生機主義與機械主義
4 生命的起源
第二節 動物和植物
5 生物的二大類
6 動植物的營養法
7 高等動植物的差別
第三節 生物學的定義和分科
8 生物學的定義
9 生物學的分科
第四節 研究生物學的方法和目的
10 研究生物學的方法
11 生物學的目的
第二章 生物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細胞和原形質的發見
12 細胞的發見
13 原形質的發見
第二節 原形質的形性
14 原形質的構造
15 原形質是一種膠體
16 原形質的化學成分
第三節 細胞的行性
17 細胞的概念
18 細胞核
19 細胞質
20 細胞膜
21 細胞的分化
第四節 細胞的分裂
22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
23 生殖細胞的有絲分裂
24 細胞分裂
25 細胞分裂的意義和原因
第五節 細胞的集合體
26 細胞集合的集中階級
27 高等生物的細胞集合體
28 組織
29 器官
第三章 生物界
第一節 生物的分類
30 分類的意義
31 雷氏及林奈氏的分類
32 林氏以後的分類法
33 林氏分類系統
34 生物的學名
35 分類的標準
第二節 植物的種類
第三節 動物的種類
第四章 外形和身體的保護
第一節 生物的外形
36 外形與習性
37 動物外形的集中形式
38 高等植物的外形
39 生物的色彩
第二節 植物體的支持和愈傷
40 體部的支持
41 植物的愈傷
第三節 動物的皮膚
42 下等動物的皮膚
43 珊瑚和棘皮動物的骨髓
44 高等動物的皮膚及附屬品
45 皮膚的特種保護裝置
第四節 動物的骨骼
46 骨骼的效用
47 軟骨和硬骨的構造
48 骨骼的種類
第五章 植物的營養
第一節 養分的吸收
49 植物吸收的養分
50 根的構造
51 彌散及滲透作用
52 水的吸收
53 營養鹽類的吸收
第二節 同化作用
54 炭素同化作用
55 藥的構造
56 綠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57 下等植物的同化作用
58 氮素同化作用
59 固定氮素的生物
60 食蟲植物的同化作用
第三節 水和養分的輸送
61 植物的運輸機關
62 水及養分的移動
63 水的上升
64 有機物質的運送和貯藏
第四節 呼吸機發酵
65 植物呼吸的發見
66 呼吸作用的意義
67 發酵
68 腐敗
69 發酵作用與人生
第五節 自然界的循環
70 何謂自然循環
71 水的循環
72 炭的循環
73 氧的循環
74 氮的循環
75 磷的循環
76 能的循環
第六章 動物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的攝取
77 食物的習性
78 採食法的種類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79 下等動物的消化器官
80 脊椎動物的消化器官
81 體外消化
82 酵素的意義
83 酵素的性質
84 消化液和酵素
85 體內消化的兩種方法
86 食物和胃腸的關係
第三節 養料的循環
87 循環的由來
88 循環液體的種類
89 下等動物的血液
90 脊椎動物的血液
91 血液的性質
92 循環的器官
第四節 呼吸
93 呼吸的意義
94 呼吸器的種類
95 無脊椎動物的呼吸
96 脊椎動物的鰓呼吸
97 脊椎動物的肺呼吸
98 氧化的體溫
第五節 排泄
99 排泄的意義
100 無脊椎動物的排泄
101 高等動物的腎臟
102 腎臟的作用
103 皮膚的排泄作用
第七章 感覺和運動
第一節 單細胞生物的感應性
104 感應性的種類
105 趨溫性
106 趨觸性
107 趨旋旋旋旋光性
108 趨化性
109 趨電性
110 趨地性
第二節 植物的刺激和運動
111 因動而起的運動
112 由日光而起的運動
113 由機械的刺激而起的運動
114 睡眠運動
第三節 動物的刺激感應
115 動物感覺的分類
116 溫覺和觸覺
117 嗅覺和味覺
118 聽覺
119 視覺
120 位置覺
第四節 動物的神經系統
121 神經的使命
122 神經系統由來
123 無脊椎動物神經系
124 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
125 神經的作用
第五節 動物的運動
126 肌肉和運動
127 單細胞運動
128 利用阻力的運動
129 吸着的運動
130 游泳
131 爬行和步行
132 蛇形
133 飛翔
第八章 性和生殖
第一節 性的由來與進化
134 何謂雌雄
135 性的起源
136 植物的生殖器官
137 動物的生殖器官
138 雌雄異體和雌雄同體
第二節 無性生殖
139 分體生殖
140 出芽生殖
141 胞子生殖
第三節 有性生殖
142 草履蟲的接合
143 兩性細胞
144 兩性細胞的成熟
145 動物的受精
146 植物的受精
147 單性生殖
148 體外受精和體內受精
第四節 世代交替
149 蘚苔植物的生活史
150 羊齒的生活史
151 動物世代交替
第五節 受精的理論
152 回春學說
153 遺傳質混雜說
154 生殖細胞的連續
第九章 發育與成長
第一節 動物胚胎的發育
155 完全卵割
156 不完全分割
157 內外胚層的造成
158 中胚層的形成
159 三胚層所造成的器官
160 胚胎
第二節 植物胚胎的發育
161 羊齒植物的發育
162 裸子植物的胚的發生
163 單子葉植物胚的發生
164 雙子葉植物的發生
第三節 生物的變態
165 昆蟲類的變態
166 甲克類的變態
167 魚類的變態
168 兩棲類的變態
169 植物的變態
170 人的變態
第四節 生物的生長
171 生長的方法
192 生長的速力
173 性的成熟
174 分泌與生長
175 壽命與死
第十章 生物和環境
第一節 生物的環境
176 溫度
177 光線
178 水
179 空氣
180 生物和四季的變化
第二節 生物見彼此的關係
181 動物和植物的關係
182 附生共棲寄生
183 寄生現象
184 共棲現象
第三節 生物的社會
185 群棲的社會
186 植物的群落
187 動物的社會生活
第四節 親子關係
188 植物的傳播種子
189 動物的保護卵子
190 動物的愛護幼兒
第十一章 遺傳
第一節 遺傳的學說
191 何謂遺傳
192 達爾文的遺傳說
193 維斯孟德學說
194 最近的遺傳學說
第二節 雜配的研究
195 孟台爾德豌豆實驗
196 孟台爾遺傳律
197 反配
198 兩隊形質以上的遺傳
199 中間雜種
200 嵌花雜種
第三節 新孟台爾律
201 存不存說
202 補助因子
203 連鎖遺傳
第四節 性和遺傳
204 性的決定的原因
205 性染色體與性的決定
206 偏性遺傳
第五節 變異及品種改良
207 變異的意義
208 變異的種類
209 變異的原因
210 品種改良的方法
211 人種改良
第十二章 進化
第一節 進化學說的由來
212 達爾文以前的進化學說
213 達爾文的進化論
214 達爾文以後的進化論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證據
215 化石上的證據
216 地理分布的證據
217 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
218 發生上的證據
219 比較生理上的證據
第三節 進化的原因
220 聖海萊學說
221 賴馬克的學說
222 魏斯孟學說
223 達爾文的自然淘汰說
224 姚漢生的存系說
225 突然變異說
226 進化論結論
第四節 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
227 人與他動物的比較
228 人的由來
229 多源論和一源論
第十三章 動植物與人生
第一節 有害的動植物
230 細菌和疾病
231 原生動物與疾病
232 昆蟲和疾病
233 人體寄生蟲
234 有毒生物
235 間接有害的動物
第二節 有用的動植物
336 有谷細菌
237 食用植物
238 食用動物
239 工藝用植物
240 工藝用動物
241 谷島和谷蟲
242 要用動植物
243 觀賞及使用生物
第三節 天然資源的保護
244 天然資源的種類
245 消極的保護
246 積極的保護
247 保護的實例
第十四章 生物學和教育學的關係
第一節 進化論與教育學
248 重演說和教育思潮
249 用廢進退說和教育思潮
250 適應與教育
第二節 生理學和教育學
251 生長原理
252 幼年的意義
253 幼年的長短
第三節 後天性質遺傳問題
254 後天性質是否遺傳
255 教育的能力問題
256 教育可以挽回家庭惡習
257 學術上的價值
258 實用的理由
第十五章 小學自認科的生物學教學法
第一節 生物學教學的目的
259 了解自然現象
260 養成親近自然習慣
261 訓練心力
262 明了道德觀念
第二節 生物學教學的方法
263 教材的選擇
264 自然科學研究的兩大原則
265 教學的方法
266 野外觀察的必要
學生參考書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生物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Q-43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29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5:23,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5:23, 10 June 20231,239 × 1,754, 351 pages (12.3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新中華生物學 (1/1) by 費鴻年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11833,25217; 民國圖書.4; 新中華生物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