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9146-95181 中等學校算術教學法.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64 × 1,106 pixels, file size: 7.9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0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等學校算術教學法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美〕舒慈(Arthur Schultze)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等學校算術教學法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章 算學教學的效能所以低微的原因
中學教育的失敗
算學教學的現狀
改良算學教學的意見
我們學校的缺點
中學教育的效能所以低微的原因
太注重外表的成績
考試
堆積的學習
兩種學習法
學校多半獎勵記憶而忽略推理
特殊學生
普通情形對於算學教學的影響
第二章 算學的價值與算學教學的目的
(ⅰ) 在實用方面的價值
算學與科學
算學與人生
算學與日常生活
(ⅱ) 在訓練方面的價值
概言
單純
正確
結論確定
新穎
算學推理與處理事務推理的相似
大部分算學的工作是在推理
(ⅲ) 另外幾個功用
發展注意集中
增加自信力
養成優良的品性
培養創造力
總結
算學教學的根本原則
第三章 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
考試式
背誦式
演講式
啟發式
實驗式
算學教學法
綜合法與分析法
演繹法
兩種方法的比較
歸納法與演繹法
演繹與緊納的順序
兩種方法的比較
探討法
什麼是探討法
教學方式
怎樣去實行探討法
優點
缺點
實驗法
實驗室及其設備
優點
缺點
第四章 算學的基礎
幾何的公理
幾何的基礎
哲學的看法
非歐幾何與其公理
歐氏公設
洛巴斯楚斯開氏幾何
瑞滿幾何
最近對於幾何公理的見地
非歐幾何的價值
他種幾何
代數的基本定律
定律
實物見地
形式見地
兩種見地的比較
結論
教育上的結論
第五章 定義
定義的論理看法
什麼是定義
普通錯誤
困難
直線

平面

定義的教育看法
教育上的價值
定義非界說
對於專門名詞的熟習
開端的定義教學法
普通應注意之點
面與線

熟習名詞
數目的練習題
作圖練習題
實驗練習題
更進一步的例證
平行線所作成的角
正射影
第六章 怎樣教學幾何的初步命題
初步命題
普通這些命題的證法
對於學生的影響
錯誤的開始
缺乏興味
對於學習方式的影響
教學初步命題的合理方法
定理
習題
第七章 幾何上的練習題
概論
呆板的命題與啟發式的練習
練習題的重要
創作的思想
練習題作成最好的開始
興味
次序
結論
練習題的教學法
教師方面應需的準備
進行的方式
練習題的創造
表現幾何關係的圖示法
第八章 三角形相等
前兩個命題
疊合法能否避免
疊合法的教學法
練習題
概論
證題法ⅰ
創造習題的方法
習題一覽
證題法ⅱ
這些習題的重要
敘述證明的適宜方法
符號與詞句
意義不確定的符號
題設的敘述
證明的敘述
末後的三個命題
注意之點
練習題
證明法ⅲ
證明法ⅳ
第九章 平行線
命題
平行線的定義
基礎定理的證法
練習題
證題法ⅴ
逆定理
普通定律
定律在教育上的價值
平行線的逆定理
練習題
三角形內角之和
第十章 第一篇里的各種論題
假設的作圖
二等邊三角形
假設作圖
應用
證題法ⅵ
簡單作圖法
直尺與兩腳規
教育上的論點
不等的線與角
證法
應用
困難的練習題
多邊形
正量與負量
兩個定理的論點
練習題
第十一章 證題法
基本方法
證題法ⅶ
證題法ⅷ
把定理當作問題來解答
第十二章 圓
圓與圓周
初步命題
定理的分析
推廣
練習題
第十三章 極限
謹嚴的論法
合理的論法
不能通約的場合
曲線的長度
普通的指示
第十四章 幾何第五篇
關於比例的定理
比及比例
關於某些定理
練習題
簡單習題
習題的創造
困難的習題
度量關係
命題
派塔各拉斯定理
分析
方向線的用途
公式的用途
不必要的演理
射影角與射影
練習題的創造
第十五章 作圖法
軌跡
科學上的論點
教育上的論點
已知部份放置在一起
概論
三角形的基本作圖法
簡單作圖題的幾何分析
概說
具體的例證
詳細的討論
繁難作圖題的幾何分析
測出已知部份
作輔助線
移動
圍繞一點的旋轉
圍繞一線的旋轉
特別計劃
相似法
代數的分析
第十六章 作圖不能——有法多邊形
作圖不能
普通原則
三個著名的問題
π的近似作圖
有法多邊形
等分圓周
具體的例
能作出的角
第十七章 關於立體幾何的幾點
目的與困難
立體幾何的特點
困難
模型
模型的功用
模型的種類

照像或圖畫
透視或射影
斜射影
方格紙的應用
作圖時應注意之幾點
第十八章 實用問題
實際上與科學上的應用
中和的見地
極差的見地
反對極端見地的理由
結論
實用問題的來源
第十九章 代數的學程
結論
代數與幾何的比較
什麼時候去教學代數
應該學習什麼代數
概論
形式工作的減少
學理方面的縮減
捷法
推理能力的培養
實用的節目
教學方針
第二十章 代數的主要部份
開端論題
第一課
負數
數目的代入
加減法
加法
減法
集合的符號
乘法
符號法則
無例外的定律
因數分解
什麼時候應學習因數分解
應該學習那些場合
贅冗的場合
分解〓+bx+c
困難的場合
方程式與問題
恆等式與方程式
相等方程式
二次方程式
實用問題
圖解
數學圖解的理由
實步例題
函數的圖解
圖解問題
純粹圖解法
無理數與複數
什麼是無理數
虛數
虛數的教學
對數
定理
對數的計算
第二十一章 三角法的教學法
概論
特性
學程
三角法的主要部份
定義
直角三角形
一種函數用其他函數來表示
恆等式
大於90°角之函數
逆三角函數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數學-教學法 教學法-數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3.6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87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9:17,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9:17, 10 June 2023864 × 1,106, 303 pages (7.9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等學校算術教學法 (1/1) by (美)舒慈(Arthur Schultze)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9146,95181; 民國圖書.4; 中等學校算術教學法)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