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9009-17621 學生化學筆記.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4.3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8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edit]

學生化學筆記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舒重則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學生化學筆記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上海)
Description

目錄
第一編 化學通論
第一章 物質的變化
1 物體與物質
2 物質的變化
3 物質變化主要的誘因
第二章 化學變化的種類
4 化合
5 分解
6 複分解
7 取代
8 氧化
9 還元
10 接觸作用
11 可逆反應
12 解離
13 化學平衡
14 加水分解
第三章 化合物·元素
15 化合物
16 單質
17 元素
18 同素異形物
19 同分異性物
第四章 升華·風化·潮解
20 升華
21 風化
22 潮解
第五章 化學量的定律
23 質量不變定律
24 定比定律
25 倍比定律
26 氣體反應定律
第六章 波義耳查理定律
27 波義耳定律
28 查理定律
29 波義耳查理定律
30 標準狀況
第七章 分子說·原子說
31 分子說
32 原子說
33 阿佛加德羅的假說
第八章 分子量·原子量
34 分子量
35 分子量的求法
36 克分子
37 原子量
38 原子量的求法
第九章 元素符號·化學式
39 元素符號
40 實驗式
41 實驗式的決定法
42 分子式
43 分子式的決定法
44 分子式的應用
第十章 化學方程式
45 化學方程式
46 關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問題
第十一章 原子價·構造式
47 原子價
48 當量
49 構造式
50 基
第十二章 溶液
51 溶液
52 濃度
53 溶解度
54 溶解度曲線
第十三章 酸與鹼的定量
55 酸·鹽基的當量
56 定量法
第十四章 酸·鹽基·鹽·中和
57 酸
58 鹽基
59 鹽
60 中和
61 氧化物的二大類
第十五章 電解·電離
62 電解質
63 電離
64 離子的色
65 電解的說明
66 中和的說明
67 離化傾向
68 電解定律
第十六章 溶液的沸點·冰點
69 溶液的沸點·冰點
70 溶液定律
71 難氣化物質的分子量測定
第十七章 膠質
72 膠質
73 透析
74 膠溶液的性質
第十八章 元素的周期律
75 元素的周期律
76 周期表
77 原子的構造·原子序
第二編 非金屬
第一章 空氣
78 性質
79 組成
80 空氣為氧與氮的混合物之證
第二章 氧
81 製法
82 性質
83 用途
第三章 燃燒·焰
84 燃燒
85 火焰的生成
86 火焰的構造
87 火焰的光輝
第四章 水
88 性質
89 種類
90 分解
91 合成
92 組成
第五章 氫
93 製法
94 性質
95 用途
第六章 碳
96 碳的種類
97 金剛石
98 石墨
99 無定形碳
第七章 二氧化碳
100 製法
101 性質
102 用途
第八章 一氧化碳
103 製法
104 性質
105 用途
第九章 臭氧
106 製法
107 性質
108 用途
第十章 過氧化氫
109 製法
110 性質
111 用途
第十一章 氯
112 鹵素
113 製法
114 性質
115 用途
第十二章 氯化氫·鹽酸
116 製法
117 性質
118 鹽酸
119 鹽酸的用途
第十三章 溴
120 製法
121 性質
第十四章 碘
122 製法
123 性質
第十五章 氟·氟化氫
124 氟
125 氟化氫
126 鹵素的通性
第十六章 硫
127 製法
128 性質
129 硫的同素體
130 用途
第十七章 硫化氫
131 製法
132 性質
133 用途
第十八章 二硫化碳
134 製法
135 性質
136 用途
第十九章 二氧化硫
137 製法
138 性質
139 用途
第二十章 三氧化硫
140 製法
141 性質
第二十一章 硫酸
142 製法
143 性質
144 用途
第二十二章 氮
145 製法
146 性質
第二十三章 氨
147 製法
148 性質
149 用途
第二十四章 氮的氧化物
150 一氧化二氮
151 一氧化氮
152 二氧化氮
第二十五章 硝酸
153 製法
154 性質
155 王水
156 硝酸的用途
第二十六章 銨化合物
157 氯化銨
158 硫酸銨
第二十七章 磷
159 製法
160 性質
161 用途
162 安全火柴
第二十八章 磷的化合物
163 五氧化二磷
164 磷酸
165 磷酸鈣
第二十九章 砷及其化合物
166 砷
167 三氧化二砷
168 砷化氫
169 氮族元素
第三十章 矽及其化合物
170 矽
171 二氧化矽
172 水玻璃
173 矽酸
174 碳化矽(金剛砂)
175 玻璃
第三十一章 硼
176 硼
177 硼酸
178 硼砂
第三編 金屬
第一章 總說
179 金屬與非金屬
180 金屬的分類
181 合金
第二章 銅族
第一節 銅
182 冶金
183 性質
184 用途
185 硫酸銅
186 銅鹽的檢出
第二節 銀
187 性質
188 用途
189 硝酸銀
190 鹵素化銀
191 銀氰化鉀
192 鍍銀
第三節 金
193 性質
194 用途
195 化合物
第三章 鉑(白金)
196 性質
197 用途
198 化合物
第四章 鐵族
第一節 鐵
199 冶金
200 銑鐵
201 鍛鐵
202 鋼
203 特種鋼
204 鐵的氧化物
205 硫酸亞鐵
206 三氯化鐵
207 鐵離子的性質
第二節 鈷
208 性質
209 二氯化鈷
第三節 鎳
210 鎳
211 硫酸亞鎳銨
212 復鹽與錯鹽
第五章 鉻及錳
第一節 鉻
213 鉻
214 重鉻酸鉀
第二節 錳
215 錳
216 二氧化錳
217 過錳酸鉀
第六章 錫族
第一節 錫
218 冶金
219 性質
220 二氯化錫
221 四氯化錫
第二節 鉛
222 製法
223 性質
224 用途
225 鉛的氧化物
226 鹼性碳酸鉛
227 鉛離子
第七章 鋁
228 冶金
229 性質
230 用途
231 三氧化二鋁
232 三氫氧化鋁
233 明礬
234 陶磁器
235 水泥
第八章 鋅族
第一節 鎂
236 冶金
237 性質
238 用途
239 二氯化鎂
240 硫酸鎂
第二節 鋅
241 所在
242 性質
243 用途
244 一氧化鋅
245 硫酸鋅
第三節 汞
246 冶金
247 性質
248 用途
249 一硫化汞
250 二氯化汞
251 二氯化二汞
第九章 鹼土金屬
252 鈣
253 碳酸鈣
254 硬水·軟水
255 一氧化鈣
256 氫氧化鈣
257 漂白粉
258 硫酸鈣
259 鹼土類金屬
第十章 鹼金屬
第一節 鈉
260 鈉
261 氯化鈉
262 氫氧化鈉
263 碳酸鈉
264 酸性碳酸鈉
265 硝酸鈉
266 硫酸鈉
267 硫硫酸鈉
第二節 鉀
268 鉀
269 氫氧化鉀
270 碳酸鉀
271 氯酸鉀
272 硝酸鉀
273 黑色火藥
274 鹼金屬
第十一章 放射性元素
275 鐳
276 元素的蛻變
277 鈾
第四編 有機化合物
第一章 烴(碳化氫)
278 烴
279 甲烷
280 乙炔
281 飽和化合物與不飽和化合物
282 石油
283 甲烷的衍生物
第二章 醇
284 甲醇
285 乙醇
286 甘油
287 硝化甘油
第三章 醚·醛
288 乙醚
289 甲醛
290 乙醛
第四章 有機酸
291 木材的干鎦
292 醋酸
293 甲酸(蟻酸)
294 草酸
295 酒石酸
296 檸檬酸(枸櫞酸)
第五章 酯·油脂類
297 酯(亦稱鹽)
298 乙酸乙酯
299 油脂
300 肥皂
第六章 糖(碳水化物)
301 糖
302 葡萄糖
303 果糖
304 蔗糖
305 乳糖
306 麥芽糖
307 澱粉
308 糊精
309 纖維素
310 硝化纖維素
311 人造絲
第七章 煤焦油·苯的衍生物
312 煤的干鎦
313 煤焦油的分鎦
314 苯
315 硝基苯
316 苯胺
317 苯酚
318 苦味酸
319 水楊酸
320 沒食子酸
321 鞣酸
第八章 萘·蒽
322 萘
323 靛藍
324 蒽
325 茜素
326 煤焦油染料
第九章 松油·彈性橡皮·樟腦
327 松節油
328 彈性橡皮
329 樟腦
330 薄荷腦
第十章 植物鹼
331 植物鹼
第十一章 蛋白質·脲
332 蛋白質
333 脲
第十二章 食物
334 食物的要素
335 生活素
第五編 練習問題及答案
題1.——題114.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化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4.8
拼音題名
InfoField
xue sheng hua xue bi j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61頁

Licensing[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9:0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9:00, 10 June 20231,239 × 1,754, 281 pages (4.3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學生化學筆記 (1/1) by 舒重則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9009,17621; 民國圖書.4; 學生化學筆記)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