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09287-4436 中華地理全志.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41 × 1,108 pixels, file size: 17.9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3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華地理全志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孔廷璋等編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華地理全志
Publisher
[中華書局] ([上海])
Description

根據日本西山榮久《支那大地誌》並參考歐美各國著作編譯。分緒論、本論兩部分。緒論為中國的地質地理;本論分5卷,第1卷上為中華本部各省地誌,第1卷中為中華本部沿海志,第1卷下為中華本部人文地理,第2卷東三省,第三卷新疆省,第4卷蒙古,第5卷西藏與青海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定義
地理學之定義
第二章 地球之成立與其變化
中華地理與地史
星雲說
地殼之生成
海陸之生成
地吏
第三章 中華地域之成立及其變化
中華地域之形成(石炭紀層沙岩黃土沖積層)
第四章 中華太古之生物及住民之起源
太古動植物之分部
住民之起源
第五章 現在之中華地域
位置
區分
疆域
面積及人口
本論
第一卷上 中華本部各省志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總說
名稱
位置
疆域
地形
面積及人口
第二章 地文地理
地質之組織
山系及山脈
平原
氣候
水志
湖沼
海岸線
島嶼
動植物之分布
人口之分布及住民
第三章 區分
第二編 中華北部
第一章 黃河及白河流域總說
特質
屬於此地帶之諸省
地質
沖積層之地
山志
氣候
水志
長城
交通
第二章 黃河上流地方…甘肅陝西二省
第一節 甘肅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陝西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務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三章 黃河中流地方…山西河南二省
第一節 山西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河南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四章 黃河下流地方…直隸山東二省
第一節 直隸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山東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三編 中華中部
第一章 揚子江流域概說
特質
屬於中華中部之諸省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交通
第二章 揚子江上流地方…四川省
第一節 四川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人口及住民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三章 揚子江中流地方…湖北湖南二省
第一節 湖北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湖南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四章 揚子江下江地方…江西安徽江蘇三省
第一節 江西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安徽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三節 江蘇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四編 中華南部
第一章 西江流域四省及福建浙江二省之總說
特質
屬於中華南部之諸省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第二章 西江上流地方…雲南貴州二省
第一節 雲南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貴州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三章 西江中流及下流地方…廣西廣東二省
第一節 廣西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廣東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四章 瀕海地方…福建浙江二省
第一節 福建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二節 浙江省
其一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其二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堤岸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其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其四 地方志
第一卷中 中華本部沿海志
第五編 沿海志
第一章 沿海總說
第一節 海岸線及海岸之形狀
海岸線
形狀
第二節 中華沿海之區分及其特質
太平洋與中華沿海
中華海之特質
黃海
東海
南海
第三節 沿岸之狀態
第四節 沿岸之氣象
氣候風
旋風

第五節 沿岸警戒之設備
燈塔
浮標
立標
第六節 潮汐
第二章 直隸省沿岸
第一節 渤海
渤海
直隸灣沿岸之狀態
第二節 商港
秦皇島
大沽
第三章 山東省沿岸
第一節 西北部沿岸
沿岸之狀態
黃河
第二節 廟島附近
廟島
直隸海峽
第三章 山東省沿岸
港灣

島嶼

潮汐
沿岸之狀態
燈塔
第四節 商港
登州府
龍口
煙臺
威海衛
青島
第四章 江蘇省沿岸
第一節 揚子江口以北之沿岸
沿岸之狀態
島及港
第二節 揚子江口
島嶼及莎堆
水道
燈塔
潮汐
黃浦江口之閂洲
第三節 揚子江口以南之沿岸
第四節 商港…上海
第五章 浙江省沿岸
第一節 杭州灣井舟山群島
杭州灣
舟山群島
燈塔
第二節 杭州灣以南之沿岸
港灣
島嶼
燈塔
第三節 商港
第六章 福建省沿岸
第一節 沿岸
沿岸之狀態
港灣
島嶼
燈塔
第二節 商港
三都澳
福州府
廈門
第七章 廣東省沿岸
第一節 沿岸
港灣
島嶼
潮汐
海流
燈塔
第二節 商港
汕頭
香港
廣州府
黃埔
澳門
拱北
廣州灣
海口
北海
第八章 標準時
第一卷下 中華本部人文地理
第六編 政治
第一章 前清之帝室及官制
第一節 前清之帝室及皇族
皇帝
皇族
第二節 前清末官制之大綱
立法部
司法部
行政部
第三節 前清末之中央官制
關於行政之機關
舊制各部衙門
新內閣
關於諮詢之機關
關於監察之機關
關於文事之機關
第四節 前清末之地方官制
總督巡撫
司道
府州廳縣府直隸州
直隸廳
散州及縣屬廳
村邑
保甲
土官土司
外藩之管轄
第五節 民國新官制之概略
中央政府
議事機關
地方官制
第二章 外交
第一節 明以前之外國交通
第二節 南京條約以前之外國交通
第三節 南京條約以後之外交
第四節 條約國公使領事
第三章 財政
第一節 幣制
銅幣
銀之種類
兩之種類
廣東兩
漕平銀
庫平銀
海關平
銀圓
小銀圓
紙幣之種類
幣制統一
第二節 稅制及歲出歲入
地丁
漕糧
鹽稅
厘金
內地舊關
雜稅
外債
稅關
第四章 兵制
第一節 八旗兵
第二節 各省兵
綠營
勇營
練軍
巡防營
提鎮
第三節 新式軍隊
師團編制
將校之養成
第四節 海軍及水師
海軍
水師
第五節 造兵廠機器局造船廠及炮台
造兵廠機器局造船廠
炮台
第七編 人種人口言語宗教教育
第一章 人種及人口
第一節 漢族
漢族之歷史
漢族之特質
氣質
漢族之別派
客家
福老
蛋族
回子
第二節 滿洲人
第三節 南方及西方諸族
玀羅
苗子
猺族
黎族
摩些
力些
民家子
西蕃
潞子
白夷
野人
歸結
第四節 人口
密度
歷代之人口
居留外人之數
中國人在外之數
第二章 言語
第一節 總說
文章與口語
第二節 官話及方言
官話
方言
第三節 中國語之性質
中國語之特質
第四節 中國文字
變遷
字數
偏旁
發音
新字
第三章 宗教
第一節 儒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佛教
傳來及現勢
三教之關係
第四節 回教
傳來
現勢
反亂
第五節 猶太教
第六節 基督教
天主教
新教
歷史
第四章 教育
第一節 舊來之教育
初等教育
考試
第二節 新教育
第三節 軍事教育
第八編 實業
第一章 農業
第一節 總說
種類
收穫
耕耘
第二節 農產物之分布
中華北部
中華中部
東南方諸省
第三節 農產物之種類
食用農產物
工業用農產物
飲用農產物
吸用農產物(煙草阿片)有益樹木
果物
家畜家禽漁業
第二章 採礦及工藝業
第一節 採礦業
石炭


其他諸礦

礦業條例
外人開採之礦山
第二節 工藝
舊來之工藝品
新式工藝
第三章 商業
第一節 內地商業
商業之種類
內地之商業
各省間之貿易
商業家
本部與屬地之貿易
第二節 外國貿易
外國貿易額
貿易額與國別
主要之純輸入品
主要之純輸出品
貿易之平衡
第九編 交通
第一章 從來之交通
第一節 道路及橋梁
概況
國道
第二節 水路
第三節 大運河
歷史
南部
中部
北部
水運
第二章 新式之交通
第一節 鐵道
歷史
既成鐵路
未成鐵路
第二節 郵政
民設信局
官設郵政
第三節 電報及電話
歷史
目下之狀況
數字通信法
海底電線
無線電報
電話
第四節 輪船航路
第二卷 東三省
第一編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第二編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沿岸
島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第三編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宗教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第四編 地方志
第一章 奉天省
第二章 吉林省
第三章 黑龍江省
第三卷 新疆省
第一編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第二編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
沙漠及低地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第三編 人文地理
人種及人口
宗教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第四編 地方志
第五編 伊犂將軍所屬之額魯特蒙古
第四卷 蒙古
第一編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第二編 地文地理
地質
山志及水志
湖沼
氣候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第三編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言語
政治及區劃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第四編 地方志
第一章 內蒙古
東四盟
西二盟
內屬蒙古
第二章 外蒙古
喀爾喀
唐努烏梁海
第三章 額魯特蒙古
河西額魯特
金山額魯特
第五卷 西藏及青海
第一編 總說
面積及人口
名稱
疆域
首府
地方
形勢
第二編 地文地理
地質
地勢及山志
氣候
水志
湖沼
動植物之分布
礦物
第三 人文地理
住民及人口
宗教
言語
農產物
工商業
交通
第四編 地方志
第一章 西藏
衛州
拉薩
藏州
阿里州
喀直州
孟惠勒州
喀木州
遮德州
第二章 青海
蒙古族
唐古特族
附國民更正道縣名稱表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1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地理志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9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hua di li quan z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18]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2:53, 22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2:53, 22 April 2023841 × 1,108, 437 pages (17.9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華地理全志 (1/1) by [孔廷璋等編譯]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09287,4436; 民國圖書-PD2022.1; 中華地理全志)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