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08999-3971 中國現代史初編,原名,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835 × 1,106 pixels, file size: 28.9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1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國現代史初編,原名,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平心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現代史初編,原名,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
Publisher
國泰出版公司 (香港)
Description

共8章,分8個歷史時期記述太平天國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民主運動、政治改良運動、民族解放運動、民主思想與社會思想、文化運動及制憲等

目錄
卷頭例言
自序
序編(共四章)
第一章 世界民主運動史略
第一節 古代和中世的民主
古代希臘的民主萌芽
古代羅馬的共和政體
中世紀的城市自治運動與自治共和國
第二節 資本主義時代的民主
資本主義民主的實質
英國民主運動史略
美國民主運動史略
法國民主運動史略
德國民主運動史略
俄國民主運動史略
日本民主運動史略
資本主義民主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現代新興的民主
世界民主運動的新階段
新興民主的產生與發展
新興民主的特點
第二章 中國民主運動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中國民主運動的性質
中國民主運動的社會基礎
中國民主運動的前途不是資本專政
評反對民主主義的論調
第二節 中國兩大革命任務的相互關係
中國兩大革命任務的歷史規定性
中國兩大革命任務在歷史過程中的交替與互動
關於兩大革命任務的相互關係的基本認識
第三節 中國民主運動的歷史特點
中國民主主義是在民族運動與民權運動的匯合中生長的
中國民主運動特別帶自下而上的群眾性
中國民主運動是在資本主義民主衰落時期生長的
中國民主運動是屬於新式民主主義的範疇
中國民主運動帶有長期性與不平衡性
第四節 中國民主運動的基本任務
中國民主運動最直接的基本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四大課題的歷史提出
在民族革命戰爭中解決民主基本任務的可能條件
第三章 中國憲政的基礎與本質
第一節 作為中國民主運動的一個主環的憲政運動
中國民主運動的內容和形式之歷史的更迭
在一定的革命階段上提出適當的民主任務
估計民主運動的客觀任務與主要形勢的基本條件
現階段的中國憲政運動的任務
第二節 中國憲政的實質與前途
憲政不是單純的法律形式而是真正的民主政治
憲政不是朝野的契約關係而是人民的政權體制
憲政不是抽象的絕對統一物而是具體的相對統一物
憲政不是短期的孤立的事業而是持久的全面的運動
憲政不是歐美舊式的議會制度而是中國特有的民主制度
第三節 憲法與憲政
中國憲法應有的特性
憲政的歷史性之把握
第四章 中國現階段所需要的憲政
第一節 以三民主義為基礎的憲政
中國憲政必須具備的三大基本特徵
為什麽中國憲政必須以三民主義為基礎
反三民主義憲政理論的批評
論憲政與軍政訓政的關係
論憲政與地方自治的關係
憲政實施以前應有之民主
以三民主義為基礎的憲政之主要特徵
第二節 以全國人民為本位的憲政
為什麽中國憲政必須以人民為本位
國民教育落後與訓練不足能成為反對民主憲政的理由嗎
實施憲政會替少數野心家造機會嗎
『專家政治』能夠滿足中國人民的需要嗎
以人民為本位的憲政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 以抗建利益為前提的憲政
為什麽中國憲政必須以抗建利益為前提
評各種反對戰時實施憲政的理評論
各種反對憲政適應戰時需要的見解
戰時憲政的基本原則
本編(共八章)
第五章 太平天國與民主運動
第一節 太平天國革命的社會性質與歷史環境
太平天國革命的民主意義
太平天國革命發生的原因
太平天國革命反封建與反帝的內容
第二節 太平天國的民主主義之表現
太平天國革命發展迅速的主要條件
太平天國的土地鬥爭
太平天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政策的民主性
第三節 太平天國的民主主義之評價
太平天國民主的有限性
太平天國的民主泉源與歷史意義
第六章 清末的維新立憲與民主革命
第一節 清末的啟蒙運動與變政運動
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
啟蒙運動與維新運動——維新黨的政治思想
戊戍的『百日維新』
戊戍變法的意義與教訓
第二節 民主革命浪潮的湧起
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興中會
義和團亂事與革命危機發展
戊戍政變的餘波——唐才常的自立軍起事
兩廣自立計劃的失敗與民主革命運動的發端
反滿革命運動的醞釀
民主革命派與君政改良派的論戰
三民主義的誕生與同盟會的成立
第三節 滿清政府的立憲醜劇和革命民眾的民主怒潮
立憲運動的發端
清廷的『預備立憲』與欽定憲法
保皇黨的立憲運動與民主派的反偽憲鬥爭
民主自由運動的擴大
清廷偽憲的難產與十九信條的頒布
第四節 清末的婦女解放運動
婦女的啟蒙運動
婦女解放運動與民主革命運動的合流
第七章 從辛亥革命到護法之役
第一節 辛亥革命與民國制憲
辛亥革命的性質與原因
辛亥革命前夜的民眾反滿鬥爭
辛亥革命的五大原因
辛亥革命在民主運動史上的四大意義
第二節 民國成立後的軍閥統治與制憲工作
民國臨時政府的誕生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袁世凱反革命的獨裁與二次革命的失敗
天壇憲法的起草
袁世凱破壞制憲與解散國會
袁世凱御用的約法會議與『民國約法』
袁世凱稱帝與護國戰爭
第三節 護法戰爭與聯省自治
天壇憲草續議與國會再度解散
護法之役與非常國會
護法之役失敗的原因
聯省自治運動或所謂省憲運動
第八章 從五四運動到二七運動
第一節 民主運動的新階段
新式民主主義及其產生的歷史環境
民族自黨運動的發展與新啟蒙運動的開端
五四時代的民主思潮
五四的學生運動與工商運動
五四時代的婦女解放運動
五四運動的總結
第二節 護法運動的終結
護法運動的末期
恢復法統的怪劇
上海國是會議的制憲與北京『好政府』的始末
賄選醜劇與曹錕憲法
第三節 職工運動的生長與二七事件的始末
職工運動的開端與職工前衛組織的成立
勞動立法運動的出現與民主憲政運動的醞釀
二七運動的始末
第九章 國民大革命的前夜的民主浪潮
第一節 國民黨改組與新革命戰線
在新革命環境中民主革命潮流的新匯合
中國國民黨改組的由來與經過
國民黨改組的重大收穫與歷史意義
國民黨友軍與民主主義運動
第二節 國民會議運動的推進
孫中山北上與國民會議
國民會議運動與民主革命運動
國民會議與善後會議
第三節 孫中山民主主義的總結
孫中山的逝世
對於孫中山主義的兩種不正確解說
孫中山民主思想的特點
第四節 北洋軍閥統治最後的一幕制憲劇
段祺瑞的『國民代表會議條例』
臨時參政院與國憲起草委員會
段祺瑞執政時代的國憲草案之批評
段祺瑞執政府的收場
第十章 國民革命與民主運動
第一節 國民大革命的歷史基礎
國民大革命的歷史準備
國民大革命的基本條件
國民大革命的幾個主要特點
第二節 五卅運動與民主運動
五卅前夜的反帝運動
五卅運動的經過
五卅運動的民主革命中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革命戰爭與民主運動
民主革命的新浪潮
廣東國民政府的組織與革命根據地的鞏固
北伐的勝利
革命軍北伐與民眾運動
大革命期間的婦女解放運動
大革命時期的文化運動與思想鬥爭
大革命暴風雨的息止
國民大革命的總結
第十一章 大革命後的政治形勢與民主運動
第一節 大革命後的黨治與約法
大革命後的國內外政局
『國民政府組織法』的修改
『擴大會議』的『約法草案』
國內戰爭與『訓政約法』
第二節 愛國運動與民主運動的合流
民族危機的新發展
九一八以來的民族運動與民眾運動
白山黑水間的救國怒潮與民權運動
第三節 五五憲法草案
五五憲草產生的由來
五五憲草的起草與頒布
五五憲草的實質與意義
第四節 新興文化運動民族統一運動與民主政治運動的交響樂
從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的文化運動
一二九運動
救國運動與民權運動的高漲
從十年內戰到一條陣線
和平統一局面形成後的憲政運動
大革命退潮後十年間的婦女運動
第十二章 現階段的民族革命與民主運動
第一節 現階段的民族革命與民主運動之一般考察
民族戰爭與民主革命的關係
持久戰的性質與根據
中國現階段民主運動的特點
第二節 民族革命戰爭的進行
民族新長城的築成
從蘆溝橋事變到徐州會戰
武漢保衛戰與華南新烽火
從防禦戰局到相持戰局
流動戰爭
民族革命戰爭的收穫與進步
第三節 民族革命戰爭期間的民主運動與憲政運動
戰時進步的政治設施
國民黨臨全大會的重大收穫
國民參政會與省市參議會的建立
國民參政會第四次會議
民主憲政運動的新潮
第四節 五五憲草平議
五五憲草的一般檢討
論總綱
論人民之權利義務
論國民大會
論中央政府
論地方制度
論國民經濟
論教育
論憲法之施行及修正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9[1940]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歷史-中國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5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guo xian dai shi chu bian, yuan ming, zhong guo min zhu xian zheng yun dong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94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3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30, 10 June 2023835 × 1,106, 713 pages (28.9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現代史初編,原名,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 (1/1) by 平心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08999,3971; 民國圖書.2; 中國現代史初編,原名,中國民主憲政運動史)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