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6jh008855-2048 續後漢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72.2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748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續後漢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元〕郝經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續後漢書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 (上海)
Description

目錄
年表一卷
帝紀二卷
列傳七十九卷
錄八卷
卷一 年表

帝紀
卷二 帝紀第一
昭烈皇帝
卷三 帝紀第二
末帝
列傳
卷四上 列傳第一上后妃
昭烈甘皇后
穆皇后兄懿懿族弟班
末帝敬哀張皇后
張皇后
卷四下 列傳第一下昭烈二王末帝太子六王
魯王永
梁王理
太子璇弟瑤琮瓚諶恂虔
卷五 列傳第二宗室諸劉
陳王寵
劉焉子璋董扶任安王商
劉虞
劉繇子基兄岱
劉表子琦琮劉越韓嵩劉先傅巽王雋
卷六 列傳第三漢臣
皇甫嵩
朱雋
蓋勛
卷七 列傳第四漢臣
何進弟苗
鄭泰
何容
種劭
王允王宏士孫瑞趙戩
卷八 列傳第五漢臣
董卓李催郭汜楊奉韓暹樊稠張濟李樂胡才
韓遂馬騰成公英閻行
張楊董承
呂布張邈邈弟超陳宮高順陳圭
卷九 列傳第六漢臣
袁紹上下子譚熙尚從兄遺外甥高幹逢紀窯配沮授田豐麴義李孚王修
袁術上下
卷十 列傳第七漢臣
陶謙笮融趙昱
公孫瓚
公孫度子康恭康子晃淵
卷十一 列傳第八漢臣
張燕
張繡
張魯閻圃劉雄鳴
士燮子〓厥燮弟壹鈍武壹弟匡
卷十二 列傳第九漢臣
荀爽
黃琬
楊彪
卷十三 列傳第十漢臣
盧植
趙岐孫賓碩
卷十四 列傳第十一漢臣
徐璆
馬日磾
陳登
太史慈
許劭
徐庶石韜孟建
卷十五 列傳第十二漢臣
諸葛亮
卷十六 列傳第十三漢臣
關羽
張飛
趙雲陳到
黃忠
馬超
卷十七 列傳第十四漢臣
龐統
法正祖父真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五漢臣
許靖
糜竺弟芳
孫乾
簡雍
伊籍
秦宓
費詩
杜微五梁
卷十九 列傳第十六漢臣
董和胡濟
楊容賴〓姚胄
李福
劉巴
馬良弟謖
向朗兄子寵
張裔
楊洪
何祗
卷二十 列傳第十七漢臣
劉封
劉剡
彭羕
李邈
廖立
李嚴
魏延
楊儀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八漢臣
王連
李恢
呂凱
馬忠
王平
張嶷
霍峻子弋
羅憲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九漢臣
蔣琬子斌顯劉敏
費禕
董允董恢
呂又
陳祗
董厥樊建
卷二十三 列傳第二十漢臣
姜維
張翼
廖化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二十一漢臣
楊戲
王嗣
常播
衛繼
譙周子熙孫秀文立
郤正
卷二十五 列傳第二十二魏
曹操上下武帝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三魏
曹丕文帝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四魏
曹睿明帝
曹芳齊王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五魏
曹髦高貴鄉公
曹奐陳留王
卷二十九上 列傳第二十六上家人
曹操卞夫人武宣皇后丁夫人
曹丕甄后文昭皇后
郭后文德皇后
曹睿毛後明悼皇后
郭后明元皇后
卷二十九中 列傳第二十六下操三子
曹彰任城威王
曹植陳思王子志
曹熊蕭懷王
卷二十九下 列傳第二十六中操丕諸子
曹昂豐愍王
曹鑠相殤王
曹沖鄧哀王
曹據彭城王
曹宇燕王
曹林沛穆王
曹兗中山恭王
曹玹濟陽懷王
曹峻陳留恭王
曹矩范陽閔王
曹干趙王
曹子上臨邑殤公
曹彪楚王
曹子勤剛殤王
曹子乘谷城殤公
曹子整郈戴公
曹子京靈殤公
曹均樊安公
曹子棘廣宗殤公
曹徽東平靈王
曹茂樂陵王
曹協贊哀王
曹蕤北海悼王
曹鑒東武陽懷王
曹霖東海定王
曹禮元成哀王
曹邕邯鄲懷王
曹貢清河悼王
曹儼廣平哀王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七諸夏侯諸曹
夏侯惇弟廉子充棥韓浩史渙
夏侯淵子衡霸威惠和
夏侯尚從弟儒
曹仁弟純應余
曹洪
曹休子肇肇孫據
曹真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八魏臣
荀彧子惲孫甝冀
荀攸
賈詡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九魏臣
鍾繇子毓
華歆子表博周孫〓矯澹
王朗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十魏臣
程昱孫曉
郭嘉
董昭
劉曄
蔣濟
卷三十四 列傳第三十一魏臣
張遼
樂進
于禁
張郃
徐晃
朱靈
李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三十二魏臣
李通孫秉秉子重
臧霸孫觀
文聘
呂虔
許褚
典韋
龐悳
郝昭
張特
龐育張猛楊豐鮑出
閻溫張恭恭子就就子毀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三魏臣
袁渙子侃寓奧准從弟霸微敏曾孫宏
張范弟承
邴原張閣
涼茂
國淵
徐奕
何夔
邢容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四魏臣
陳群子泰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五魏臣
劉劭
傅嘏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魏臣
桓階
陳矯子本薛悌
徐宣
衛臻孫權
盧毓子欽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七魏臣
和洽
常林
杜襲
趙儼
裴潛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八魏臣
韓暨韓宣
崔林
高柔
孫禮
王觀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魏臣
辛毗
楊阜
高堂隆棧潛張茂董奪
卷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魏臣
劉馥子靖孫宏
司馬朗
司馬芝子岐
梁習王思劉類
張既徐英
游楚父殷
楊沛
溫恢
賈逵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十一魏臣
任峻棗祗
蘇則吉茂
杜畿子恕孟康
鄭渾從子裘
倉慈皇甫隆顏斐令狐邵孔乂沐並時苗
卷四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魏臣
滿寵子偉奮奮子長武
田豫
牽招子宏
郭淮
卷四十六 列傳第四十三魏臣
徐邈
胡質子威
王昶
王基
卷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四魏臣
劉放孫資資孫楚秦朗孔桂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五魏臣
曹爽弟羲訓何晏鄧颮丁謐畢軌李勝桓范魯芝楊綜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六吳
孫堅
孫策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七吳
孫權大帝
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八吳
孫亮候官侯
孫休景帝
孫皓歸命侯
卷五十二上 列傳第四十九家人
孫堅吳夫人弟景
孫權謝夫人弟承
徐夫人父琨兄矯
步夫人
王夫人
王夫人
潘後袁夫人
孫亮全後父尚
孫休朱後
孫和何姬
孫皓滕後
卷五十二下 列傳第四十九下諸孫
孫登宣太子謝景羊衛刁元
孫慮建昌侯
孫和南陽王
孫霸魯王
孫奮章安侯
卷五十三 列傳第五十諸孫
孫靜子瑜皎奐奐子壹張梁
孫賁子鄰鄰子震曾孫惠策族兄香
孫輔
孫翊子松
孫匡子泰孫秀
孫韶兄楷
孫桓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一吳臣
張昭子承弟子奮
張紘子元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五十二吳臣
周瑜子允
魯肅子淑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三吳臣
呂蒙
陸遜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吳臣
孫邵
顧雍子劭劭子譚殷禮承雍孫榮族人悌
步騭子闡周昭李肅
諸葛瑾少子融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吳臣
程普
黃蓋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子修表
董襲
甘寧
凌統父操
徐盛
潘璋
丁奉
卷五十九 列傳第五十六吳臣
朱治子才
朱然子施績
呂范
朱桓
卷六十 列傳第五十七吳臣
薛綜子珝瑩
胡綜徐詳
駱統父俊謝淵
陸瑁
是儀
李衡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五十八吳臣
賀齊子建弟景
全琮子懌緒
呂岱徐原
鍾離牧少子徇
潘浚子孝秘芮元
周魴子處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九吳臣
陸凱子禕弟允何定
陸抗子晏景
卷六十三 列傳第六十吳臣
諸葛恪聶友
滕允
孫峻孫綝華融
濮陽興
孟仁
丁固
范慎
卷六十四 列傳第六十一吳臣
陶璜父基子威孫緩
吾彥
滕修子並
卷六十五上上 列傳第六十二上上儒學
經術總敘易書詩春秋禮樂論語孝經孟子
卷六十五上下 列傳第六十二上下儒學

何休
服虔
穎容
謝該
許慎
蔡元
鄭元
許慈
孟光
來敏
尹默
李撰
卷六十五上下 列傳第六十二上下儒學

王肅子恂
董遇
賈洪
隗禧
樂詳
嚴干
庾峻子珉覬
卷六十五下下 列傳第六十二下下儒學

嚴峻裴元
程秉徵崇
闞澤唐固
虞翻子氾忠聳炳
陸績
卷六十六上上 列傳第六十三上上文藝
文章總敘
易部序論說評辨解問難語言
書部書國書詔冊制制策赦令教下記檄疏表封事奏議箋啟狀奏記彈章露布連珠
詩部騷賦古詩樂府歌行吟謠篇引辭曲琴操長句雜言
春秋部國史碑墓碑誄銘符命頌箴贊記雜文
卷六十六上下 列傳第六十三上下儒學

崔寔從兄烈烈子鈞
蔡邕
禰衡
應劭
卷六十六中上 列傳第六十三上上文藝

荀悅
仲長統
陳壽
卷六十六中下 列傳第六十三中下文藝

潘勖孫尼族子岳
路粹
卷六十六下上 列傳第六十三下上文藝

王粲
陳琳
阮瑀
應瑒
劉楨
吳質邯鄲淳繁欽苟緯王象桓威薛夏翼琚
劉翼繆襲蘇林孫該杜摯
衛覬
李康
卷六十六下下 列傳第六十三下下文藝

左思
陸機弟雲孫拯褚陶
卷六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行人

鄧芝
宗預
陳震

顧徽
趙咨
沈珩
陳化
浩周
鄭泉
馮熙
張溫
秦旦
鄭胄
紀陟宏璆
張儼
卷六十八 列傳第六十五義士
臧洪陳容
田疇
卷六十九上 列傳第六十六上高士

郭泰左原茅容孟敏庾樂賈淑史叔賓黃允謝甄王柔
符融
仇覺
陳寔子紀謐鍾皓
黃憲
徐稚
姜肱
申屠蟠
張元兄陵
袁閎
卷六十九中 列傳第六十六中高士

龐公
徐幹
管寧王烈張珔胡昭
李密子賜興
卷六十九下 列傳第六十六下高士

范粲子喬
皇甫謐
王裒

石偉
范平
卷七十上 列傳第六十七死國

孔融脂習
傅彤子僉
程畿
北地王諶
諸葛瞻子尚黃崇
卷七十中 列傳第六十七中死國

夏侯元李豐豐弟翼張緝許允劉陶
王經
王凌令狐愚單固楊康
母丘儉子甸尹大目
諸葛誕文欽欽子〓虎唐咨
卷七十下 列傳第六十七下死國

留贊子平
呂據
朱異
張悌孫震沈瑩
卷七十一上 列傳第六十八上死虐

邊讓
周不疑
楊修
丁儀弟翼
崔剡許修婁圭
毛玠
楊俊
鮑勛父信
鄭小同
卷七十一下 列傳第六十八下死虐

高岱
于吉
盛憲
沈友
張休
吾粲
朱據
王蕃
樓元
賀邵
韋曜
華覈
邵疇
張尚
卷七十二上 列傳第六十九上技術

華陀吳普樊阿
薊子訓
左慈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
王真
郝孟節
李意其
周群張裕
杜瓊何宗
卷七十二中 列傳第六十九中技術

朱建平
周宣馬釣
管輅
卷七十二下 列傳第六十九技術

吳范
劉惇
趙達皇象
陳訓
葛洪
卷七十三上上 列傳第七十上上狂士

王弼
荀粲
焦先
扈累
石德林
嵇康
向秀
郭象
孫登
劉伶
卷七十三上下 列傳第七十上下狂士

阮籍從子修
阮咸子瞻孚
卷七十三下上 列傳第七十下上狂士

王戎從弟衍衍弟澄
卷七十三下下 列傳第七十下下狂士

樂廣
謝鯤
胡母輔之子謙之
畢卓
光逸
衛玠
王濟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七十一叛臣

孟達父他申耽
黃權
卷七十五上 列傳第七十二上篡臣

司馬懿子師昭
司馬孚子望
卷七十五下 列傳第七十二下篡臣

王沈
賈充韓壽壽子謐
鄭沖
王祥弟覽
何曾子劭
石苞子崇
陳騫
荀覬
裴秀
荀勖馮統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七十三取漢
鄧艾州泰段灼
鍾會向雄
衛瓘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平吳
羊祜
杜預子錫
王渾
周浚
王浚
唐彬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七十五列女

宏農王妃
皇甫規妻
陰瑜妻
盛道妻
董祀妻

龐娥親
姜敘母
趙昂妻
杜有道妻
曹文叔妻
羊耽妻
許允妻

孫翊妻
張白妻
卷七十九上 列傳第七十六上北狄
四夷總序
北狄匈奴劉氏石氏沮渠氏赫連氏
卷七十九下 列傳第七十六下北狄
烏桓
鮮卑墓容氏段氏吐谷潭氏禿髮氏乞伏氏拓跋氏宇文氏
卷八十上 列傳第七十七上西戎
羌赤亭羌湟中月氏胡氏白馬氏仇池氏略陽氏李氏苻氏呂氏
卷八十下 列傳第七十七下西戎
西域六十國
卷八十一 列傳第七十八東夷
東夷夫餘高句願勃海東沃沮挹婁滅馬韓辰韓弁韓弁辰倭人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九南蠻
南蠻交趾林邑扶南巴郡南郡蠻板楣蠻夷
西南夷夜郎牂柯滇哀牢夷邛都夷冉〓夷

卷八十三上 錄第一上道術
正傳伏義堯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
卷八十三下 錄第一下道術
諸子苟子董子揚子
百家
異端楊墨老莊管商申韓仙佛
卷八十四上上 錄第二上上曆象
太極陰陽
天地
六天
儀象
晷影
黃赤道
卷八十四上下 錄第二上下曆象
天文經星
三垣紫微太微天市
辰次
分野
卷八十四中上 錄第二中上曆象
二十八舍
天漢
卷八十四中下 錄第二中下曆象
緯曜占候



熒感

太白

雜星
輝氣
五行
災異
卷八十四下上 錄第二下上曆象
曆法上
卷八十四下下 錄第二下下曆象
曆法下
卷八十五 錄第三疆理
漢益州二十郡
魏司隸八郡
豫州九郡
冀州十一郡
兗州八郡
徐州五郡
青州六郡
幽州十二郡
并州五郡
涼州八郡
秦州三郡
荊州六郡
揚州二郡
吳揚州十四郡
荊州十五郡
交州八郡
廣州七郡
卷八十六上 錄第四上職官
爵級
奉祿
車服
印綬
選舉
宰相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司徒司空
將軍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諸將軍使持節都督雜號將軍
卷八十六中 錄第四中職官
九卿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宗正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
卷八十六下 錄第四下職官
京師兵官執金吾城門校尉北軍中侯
中宮官
東宮官
封建王侯公主
京輔官司隸校尉京兆尹河南尹
州郡官刺史郡守縣令
外夷官
卷八十七上上 錄第五上上禮樂
天類郊合郊五郊六天九天六宗配郊毀郊告郊朝日夕月星祠風雨雷師高禖大雩朔蠟麗儺伏
卷八十七上下 錄第五上下禮樂
地類社稷軍社毫社靈星先寫五祀籍田岩瀆山川對禪
卷八十七中上 錄第五中上禮樂
人類上明堂辟雍靈台養老燕射鄉飲二王后孔子祠翠祀宗廟禕裕時享薦獻配享
卷八十七中下 錄第五中下禮樂
人類下冠婚朝會襄制短襄襄禁厚葬薄葬火葬改葬招魂葬葬殤山陵上陵謐法
卷八十七下上 錄第五下上禮樂
律呂
聲音
卷八十七下下 錄第五下下禮樂
代樂
卷八十八 錄第六
刑法

卷八十九 錄第七
食貨
卷九十上 錄第八上兵
兵道
兵制
卷九十中 錄第八中兵
兵陳
兵教
兵法
兵柄
兵將
卷九十下 錄第八下兵
兵地
兵機
兵氣
兵占
兵攻
兵守
譎兵
夷兵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5[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083/114
主題
InfoField
古籍 歷史-中國-三國時代 三國時代-歷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Z121.6 K236.04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xu hou han shu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8冊(1627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2:39,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2:39, 21 April 20231,239 × 1,754, 1,748 pages (72.2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續後漢書 (1/1) by (元)郝經撰 (batch task; nlc:data_416,06jh008855,2048; 民國圖書-PD2022.1; 續後漢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