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6jh006955-1510 三民主義哲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5.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8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三民主義哲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張太風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三民主義哲學
Publisher
新潮出版社 (泰和)
Description

論述三民主義哲學的理論、社會觀和認識方法。全書分為:總論,宇宙論,社會論,認識論4部分

目錄
代序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三民主義與文化
科學是什麼
哲學是什麼
科學與哲學的異同點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三民主義是科學
三民主義是(應用)哲學
哲學需要三民主義
科學需要三民主義
東西文化的偏執及其歸趨
時間與空間證明生產三民主義文化統一全世界人類思想的必然性
三民主義怎樣作用於哲學
三民主義怎樣作用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三民主義為人類文明進化的標識
第二節 三民主義與人生
釋為人治事的「大道理」
「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合世界潮流」的為人之道
字義訓釋
第一什麼是「大」
第二什麼是「道」
第三什麼是「理」
「大道理」的意義
何以三民主義即人生之「大道理」
第一三民主義之「大」
第二三民主義之「道」
第三三民主義之「理」
所以說三民主義為今日人類生活共進共行之最高準則
三民主義思想與其他思想比較
證明三民主義之偉大
「修道」「行道」之重要
何以「行道」
曰:「效法天行,自強不息」
第三節 「民族主義之哲學」
民生哲學為「三民主義最基本的原理」
民族,民權,民生主義同受此基本原理之說〓
是一元論不是多元論
民族主義的哲學是民生論不是「自然的物質論」
以社會的觀點說明之
以革命的觀點說明之
國父民族思想的淵源
創立民族主義思想的理論與實踐
第四節 「民權主義的哲學」
民權主義的基本原理即三民主義的基本原理
是民生哲學不是「觀念論」
以民權主義自身的理論與應用證明之
以民權思想之淵源證明之
以民權實踐的觀點說明之
第五節 「民生主義的哲學」
民生主義是三民主義之一部分
理論體系建立在同一個基礎之上
民生哲學的民生不是民生主義的民生
民生哲學不是「社會的物質論」
民生的社會意義
民生之哲學的意義
就社會科學的見地言
「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
社會客觀基礎與社會進化關係
經濟史觀的看法
民生史觀的看法
社會問題的根源為人口問題與消費問題
即血緣的因素與經濟的因素
證明「社會物質論」的錯誤
證明「三民主義是一貫的」道理
第二章 宇宙論
第一節 理論的根據及其基本原則
一 文獻根據
二 基本原則
第二節 宇宙的本體
一 宇宙本體的概念
「生是宇宙的中心」
(1) 宇宙萬有以元子為基點
(2) 宇宙萬物起於一元
(3) 宇宙萬物之重心〓〓力,為其進化之原動力
(4) 精神物質為同時存在愛力攝力作相對之支配
(5) 元子結合日趨複雜,越是高級生存局勢必為更高級之物質結構與精神現象
礦物,動物之能力比較
釋唯生的
釋一元的
釋相對的
持續的意義
宇宙本體簡表及其說明
二 唯生論與太極說
「太級」觀
太極即元子
為質能動靜的統一體
無極與太極
一陰一陽即太級之體與用
陰者為靜即物質
陽者為動即精神
陰陽化合演為萬殊
太極圖解:易,宇宙萬有起於一元
易:一元演為萬象,如表
易理閘釋
周易在中國哲學史上之地位
第三節 宇宙的結構
一 萬物的生成
各級生存局勢之分解
萬物由簡血繁
有靜有動
為各種各樣的排列與組合
即時空的配合與變動
地球的生成
物種的起源及其變化
主張「目的論」
二 生命之創始
兩種生命起源說
(1) 生命有一種地球以外的起源
(2) 生命是從原始物質里產生出來的
科學證明此二說之不完全
原始物質原持有能量
畢甫德先生的意見
未形體化以前的生命
自然由它所產生,不是它為自然所產生
一切自然現象乃是生命較高級的存在
生命沒有絕對的起源
它自從地球最初開始即已存在
柏格森解答高溫度下的生命存在問題
三 質能時空之統一性
宇宙是無窮大的空間與無限長時間之結構
無窮大空間即是生命的活動範圍
無盡遠的過去剎那間的現在和無盡遠的將來,皆為生命的旅程
從現象到本質
從本質到現象
從元子到各種高級存在皆為質能時空之統一
元子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
生死問題
死亡是否和生命的原始同時存在?
死亡是否構成自然界不可逃避的定律?
羅諾夫的意見
祗是牛沒有死
死乃萬物化的現象
以人類死亡為例
四 質能時空之相對性
元子能力及其作用
質能時空相對性要義三點
表解及其說明
例子
生命發展過程的自動與被動
級數表解及其說明
認識三點
無行無由表現為生,無生不能有行
生為行的本源亦為行的目的,行為生的過程
故云生生不已,行行不息,象徵生命之流
第四節 宇宙的進化
一 進化的性質
進化是什麼
進化即變化
變化是從舊的到新的
新舊觀
量變
質變
質變的條件
(1) 創造
(2) 革命
什麼是創造
什麼是革命
進化的創造意義
累積性
進化的革命意義
加速性
二 進化的原因
唯物論批判
矛盾不是進化的原因
求生存才是進化的原因
生存創化以均衡協調為原因
矛盾是什麼
進化的動力
社會的現象分析
達爾文學說的修正
馬克斯的錯誤
矛盾的可能作用
三 進化的法則
「矛盾發展」為進化「總的法則」之批判
存在的矛盾現象
存在發展的規律
以地球為例
國父進化三階段說釋義
進化的基本法則

進化的第二法測

進化的第三法則

諸法則之關係
行的創化法則之補充法則,即行的革命法則
進化之真實的力量
第五節 結論
第三章 社會論
第一節 理論的根據及其原則
一 文獻根據
二 基本原則
第一 社會的基點
第二 社會的重心
三民主義社會觀
唯生的一元的相對的存在支配與發展
第二節 民生哲學的基本命題
「民生是歷史的中心」
一 歷史與史觀,意識與存在
歷史的意義
歷史哲學的意義
歷史科學的對象
歷史哲學的對象
歷史與史觀的關係
社會意識支配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影響社會意識
意識的產生及其作用
以人類生命形成內容說明之
主觀客觀的相對性
觀念論與物質論的錯誤
二 民生的本質
定義
哲學上的概念
民生的廣義與狹義
民生哲學與民生科學的區分
民生的三範疇
血緣:生命之延續
經濟:生命之維持
精神:生命之光大
重視「社會的之意義」
從全盤中把握特殊
民生包括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
故是三民主義的根源
第三節 民生哲學的補充命題
「仁愛是民生的中心」
一 三民主義即仁之所由表現
承認「民生是歷史的中心」必須承認「仁愛是民生的中心」
革命皆起於「民生不遂」
「民生不遂」的原因
革命在求民生之解決
即在「行仁」
「離卻仁變羅無革命可言」
國父的全人格仁愛為基本
國父創造三民主義即以仁愛為出發點
二 「仁道」與其應用
什麼是仁愛
仁的表現在人性之向上與利他
仁愛的極則為公
公為民生的最高理想
「行仁」在求消滅「獸性」增長人性
仁為萬有重心
「仁者人也」
「人之性即自然之理」不可違
「行的目的」「就是在行仁」
為社會進化之動力
第四節 社會的起源
人是什麼
人的本質是什麼
何以人是自然的動物
何以人是社會的動物
人的特質
社會的形成
第一 人類最初發生即在社會關係的存在
人類的社會性是與生俱來的
人類的兩大要素
第二 社會的誕生是認識自己以外尚有他人的開始
社會即人和人之間相互生存關係的總稱
「生命活動」之發展表解及說明
人性長成過程
社會乃集人類個體的「生命活動」血成為共同的「生命活動」
個別生命與共同生命的關係
共同生命力之偉大
物質論批評
第五節 社會的結構
國父的指示
社會構成以人類生命為基點
由於人類食色要求形成社會的客觀基礎
食的反映是經濟關係
色的反映為血緣關係
主觀的政治關係之形成
社會的上層與社會的基礎之關係
社會重心之作用
社會本體簡表
社會組織表解
社會經濟關係的分析
消費與生產
生產力與生殖力
自然法則精神法則皆以適應生存為基礎
第六節 社會的發展
社會進化與民生
各個生命的和諧協調方能共同發展
社會的矛盾必須調和
民生再發展與社會再進步
社會的重心是民生
社會進化的原動力是民生
促進社會進化的是愛力即為協調互助共進
唯物史觀批判
第一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社會的正常態與病態
消費為因生產為果
生殖力支配生產力
血緣關係支配經濟關係
階級形成及其消滅
第二 以「誠」為原動力
對外發揮自衛力
對內發揮生產力
主觀支配在適應及克服客觀過程中創化共進
第三 對自然的認識是創化的
對社會的改進由革命轉為創化的
革命有限創化無限
歷史過程及其發展的形式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認識論
第一節 理論的根據
認識哲學的對象
認識哲學底目的
認識哲學的內容
國父的啟示
總裁的言論
第二節 認識的起源
理性論
「沒有理性沒有知識」
經驗論
「沒有經驗沒有知識」
批導論
真正知識的確立必須經過先天理性與後天經驗的交互作用
實踐經驗論批判
國父底智的起源說
知是什麼
先天的知力學的知經驗的知都在行之中
確立「唯行論」
何謂天生的知
何謂力學的知
何謂經驗的知
三者在行的過程中結合方是完全的知
力學的知為累積地發展
經力行驗證成為正確的知
知的形成過程
肯定「知源於行」
第三節 認識的歷程
黑格爾與馬克斯的看法
綜合黑氏馬氏之意見的一種調和觀
知行的起點
心理生理之統一相對法


知發展形式
感覺與反映
知覺與運動
概念之形成
邏輯發展歷程
第一知行發展關係的聯貫性
縱的形式
橫的形式
第二知行關係的因果相尋
行為知的源泉
知為行的指導
真行真知(如圖)
第四節 認識的標準
理性論的自明說批判
經驗論的「相應說」與「一致說」批判
「系統說」與「配合說」批判
「力行效用論」之建立
真理在於行之而有效用
故謂「真知決於力行」
力行效用說與實用主義的效用說區別
「實踐的認識標準論」的不完全
第五節 認識的方法
「知——行——知」與「行——知——行」之辨別
知行關係也是一元的相對的統一的
倫理過程與論理過程之統一
誠於中,誠為天之道也為人之道
知非純知
行非純行
知行統於「一」曰「至誠」
「分知分行」之形式
認識與實踐之對象
對於自然現象
對於社會現象
國父論三階段
辨證發展之形式與說明
人類第一次認識過程
感覺作用
理性作用
唯生論辨證法
動與靜
一切存在發展之動因與動力
「矛盾調和」
「生動性」的根源在於生之向上
哲學方法與科學方法
方法論中第一組根本要素
分析與綜合
方法論中第二組根本要素
歸納與演繹
行動的方法(表解)
第六節 結論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32[194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005.121/308
主題
InfoField
三民主義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693.0 B26
拼音題名
InfoField
san min zhu yi zhe xu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18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8:52,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8:52, 10 June 20231,239 × 1,754, 186 pages (5.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三民主義哲學 (1/1) by 張太風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6jh006955,1510; 民國圖書.2; 三民主義哲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