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2jh004985-15154 毒氣戰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6.0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毒氣戰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訓練總監部軍學編譯處譯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毒氣戰史
Publisher
軍用圖書社
Description

共4章:毒氣戰之沿革、毒氣攻擊、毒氣防護、化學戰之將來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毒氣戰之沿革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毒氣戰之淵源
古代
中葉
近世
國際上之禁制
第三節 歐洲大戰中之毒氣戰
一九一四年 毒氣接戰兵器之出現
一九一五年 毒氣放射之出現
毒氣炮兵戰術之端緒
一九一六年 實行放射之深刻
毒氣彈射擊(集團威力)之發達
化學兵器之發達
一九一七年 毒氣投射機之出現
毒氣彈射擊乃炮兵戰之主體
毒氣彈之化學的發達
一九一八年 毒氣戰之最高潮
補給問題
放射及擲射之抬頭
美軍之活動
第二章 毒氣攻擊
第一節 毒氣放射(雲狀毒氣攻擊)
第一款 毒氣放射之技術及其變遷
化學兵器
器具
實施要領
毒氣雲之構成速度及其效果
第二款 放射之戰例
其一 德軍之放射攻擊
西方戰場一 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在伊泊爾戰場對於英法軍正面之毒氣攻擊
二 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對於英軍攻擊德軍之放射毒氣
三 一九一五年五月一、六、十、及二十四日對於麥囊街道南方六○高地之英軍陣地放射攻擊之第一群
四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並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乃至八月十八日在佛蘭特會戰中對於英軍德軍放射攻擊之第二群
五 一九一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在理姆斯東方德第三軍地帶德工兵第三十五團及三十六團第二營之放射攻擊
東方戰場六 一九一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德軍于波利摩甫附近布祖剌勞卡河畔俄軍之放射攻擊
七 一九一六年在東方正面德軍之放射攻擊
其二 英軍之放射攻擊
一 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及是月二十七日(第一回)並十月十五日(第二回)對於盧斯德軍之放射攻擊
二 自一九一五年——一九一六年英軍之放射攻擊
甲 一九一六年八月三十日英軍對於阿拉斯——巴坡謨中間蒙犀附近德軍之放射攻擊
乙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英軍之放射攻擊
第三款 關於放射之觀察
放射戰法之變遷(德軍集中主義與協商軍分散主義之抗爭)
天候地形所及之交咸
毒氣放射準備之困難
企圖秘匿之必要與其手段
放射與步兵之攻擊——放射之擔任
結論
第二節 毒氣彈射擊
第一款 概說
第二款 德軍之戰法與毒氣彈射擊
一九一四年
一九一五年(毒氣彈射擊之開始)
阿爾良之攻擊與毒氣戰術之端緒
一九一六年
綠十字彈之出現與其效果
急襲攻擊與試射之簡略
毒氣教育之一般化
一九一七年
化學的發達
一九一八年急襲戰法與炮兵之制壓主義
德軍當時一般之射擊法
更就化學的發達
結論
第三款 德軍各種毒氣彈射擊法與其戰例
其一 德軍各種射擊法之戰例
甲 毒氣急襲(小規模射擊或急襲射擊)
戰例一 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又二十四日在意大利正面托爾米諾附近德軍之毒氣急襲
乙 制壓射擊
a 中規模射擊
戰例一 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在東方戰場烏斯屈爾德軍之毒氣彈射擊
二 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在東方戰場雅布斯達德軍之毒氣彈射擊
三 一九一七年四月二日對東方戰場之哲羅卡——度那堡鐵道線北方地區德軍步兵第十二師之射擊
b 大規模射擊
戰例一 一九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夜當維丹攻擊中在謬司河東岸之德軍大規模毒氣彈射擊
二 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二日在維丹戰德軍之大規模毒氣彈射擊
c 毒氣封鎖
戰例一 一九一七年四月三日德軍在托波立橋頭堡攻略戰之毒氣封鎖
二 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五日又十六兩日在夫人路法軍之毒氣封鎖
d 持久射擊
丙 撒毒射擊
戰例一 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二日夜在伊泊爾附近德軍第回之撒毒射擊
二 一九一七年七月十四日——亘八月四日佛蘭特會戰中在聶坡耳及阿蒙提亞耳間對於英軍攻擊德軍之撒毒射擊
三 一九一七年八月及九月在維丹對於法軍攻擊德軍之撒毒射擊
丁 毒氣榴彈射擊
其二 德軍各種毒氣彈射擊法之綜合的戰例
戰例其一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一日在斯托科特河東岸維托尼茲對於俄軍橋頭堡德軍之攻擊
其二 一九一七年四月三日對於托波立橋頭堡德軍之攻略
其三 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東加里西亞·塞勒斯河畔德軍之衝破戰
其四 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德第八軍在里加附近都納河之渡河攻擊
其五 一九一八年德軍之五大攻勢
概說
三月二十一日第一回攻勢
四月九日於立士河附近第二回攻勢(其一)
四月二十五日墾麥爾
伊泊爾間之德軍攻勢(第二回攻勢其二)
五月二十七日要松及理姆斯附近之德軍第三回攻勢
第四款 協商軍(法軍)之戰法與毒氣彈射擊
一九一四年
一九一五年
法軍之強襲主義及其挫折
關於香賓秋季戰時法軍之毒氣戰術
一九一六年
關於索謨會戰時法軍之毒氣彈射擊與逐次攻擊戰法
一九一七年
彈幕射擊戰術與恩會戰之失敗
限定目標攻擊之典型與其末路
毒氣威力之曙光與急襲的色彩之發露
一九一八年
德軍之攻勢與法軍之急襲主義
協商軍之反攻
結論
第五款 協商軍毒氣彈射擊之戰例
戰例其一 一九一七年四月在恩會戰法第五軍之攻擊
其二 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法第三十八師對於馬爾美總之攻擊
其三 一九一八年九月英軍第四軍向興登堡線之攻擊前進
第六款 關於毒氣彈射擊之觀察
毒氣彈射擊與天候
毒氣彈射擊與地形
毒氣之集中與補給問題
醫大炮兵之弊害
持久的效果之利用
步炮之協同
教育之普及
結論
第三節 毒氣擲射
第一款 概說
第二款 以毒氣手榴彈之擲射
第三款 依迫擊炮之擲射
其一 德軍依迫擊炮之擲射
小規模射擊
中規模射擊
大規模射擊
用迫擊炮之毒氣濃度射擊
其二 協商軍以斯托克臼炮(輕投射機)之擲射(投射)
斯托克臼炮之重要諸元
適用於步兵
使用彈種戰例
一九一七年馬爾美總攻擊中之法軍
一九一八年七月在瑪倫美軍毒氣第一連
第四款 以毒氣投射機之擲射(投射)
其一 協商軍毒氣投射機(李文投射機)
投射機創製之由來與其要領
英軍之投射機
英軍之用法
毒氣投射機之效力
投射機之改造
戰例
一九一七年四月於阿拉斯攻勢英軍之擲射
一九一八年三月於隆斯英軍對德軍之擲射
一九一八年八月在麥壘亞及巴卡剌英軍之毒氣擲射
一九一八年八月在麥耳征爾協商軍之擲射
其二 德軍之毒氣投射機
德軍投射機之由來
結構及性能
使用毒氣
擔任擲射(投射)之兵種
戰例
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伊孫左會戰德軍對於意軍之擲射
德軍在西方戰場之擲射
在一九一八年德軍之擲射
第五款 關於毒氣擲射之觀察
天候地形之交感
依手榴彈及迫擊炮擲射之價值
投射機之威力及其用法
毒氣擲射與步兵攻擊
投射機之長處與其將來並其教育
第四節 空中毒氣攻擊
空中攻擊之史跡
關於空中攻擊效果列強之觀察
毒氣投下之實驗
第三章 毒氣防護
第一節 概說
防護法之種類
防毒面具與氧氣呼吸器之利害
各個防護之擴張
第二節 各個防護之變遷(德軍之防毒面具與全身防護)
一九一五年德軍第一回放射時代之防毒具
各個防護之必要
防護表面之擴大(自口鼻以及其眼)
一九一五年秋季德軍防毒面具之發生(線覆面)
一九一五年
一九一六年緣覆面之採用
對於光氣三層藥匡
德軍之毒氣軍紀教育
維丹戰與德軍防毒面具之改善
一九一七年德軍之革制防毒面具
木炭外層之增加(ll-o-ll藥匡)
一九一八年對青十字劑防毒
一九一七年七月黃十字劑之出現與各個防護之一頓挫(防毒衣)
防毒衣應具備之性能
協商軍方面防毒衣之研究
德軍之絕對的優勢
毒氣戰之攻防與補給問題
第三節 各國防毒面具(法——英——俄——美——及其他列強)
一 法國
法軍初用口罩
m2面具之採用
提索麵具(對光氧)
a.r.s.面具等之出現
二 英國
口及鼻罩式
面兜式
匡(罐)式呼吸器
三 俄國
防毒具之不備
塞林斯基式防毒面具
四 美國
美國之未準備
昆湟爾式防毒面具
k.t.面具
a.t.面具
一九二二年式科普斯防毒面具
五 其餘參戰國
第四節 一般的防護
第一款 概說
第二款 毒氣防護之戰例
其一 在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九夜對於德軍毒氣放射攻擊法第四軍之毒氣防護
其二 一九一六年七月法第五軍龍騎兵第二十五團之防護設備
其三 一九一六年十月九日德軍對於俄烏斯屈爾橋頭堡之毒氣放射與俄軍之防護
其四 一九一八年在勒棲庫耳地方法第五十六師對於德軍擲射(投射)之防護
其五 一九一八年八月英第四軍對於德軍毒氣彈射擊之防護
第五節 關於毒氣防護之觀察
各個防護與毒氣軍紀
防毒具之性能與其補給
毒氣防護指揮之要義
戰術的防護法之價值
毒氣軍紀之實證
第四章 化學戰之將來
將來毒氣戰果興起也歟
毒氣戰之先制
化學兵器之嶄新(質)
戰鬥方式之卓越(法)
大規模使用(量)毒氣戰法與一般原則
插圖
第一 一九一五年四月至五月德軍放射攻擊經過概見圖
第二 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初德軍放射攻擊經過要圖
第三 一九一五月年四月二十二日伊泊爾凹彎部放射攻擊毒氣歸配置計畫要圖
第四 理姆斯東方德軍放射攻擊之要圖
第五 自一九一六年二月十一日至同年十月二十三日維丹附近德軍攻擊經過之要圖
第六 一九一七年秋季拉福附近德法兩軍之戰線
第七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一日維托尼茲橋頭堡攻略要圖
第八 一九一七年四月三日德軍於托波立橋頭堡攻略戰要圖
第九 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東加里西亞塞勒斯河畔之衝破戰要圖
第十 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德第八軍都納河渡河之作戰
第十一 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德第八軍於里加附近都納河渡河之攻擊要圖
第十二 一年一七年九月一日德軍都納河關於渡河戰之毒氣彈射擊要圖
第十三 一九一八年三月德軍第一回攻勢之毒氣彈射擊(自三月九日至十九日)其一
第十四 同右(三月二十一日)其二
第十五 一九一八年四月九日至同年二十九日德軍第二回攻勢之毒氣彈射擊
第十六 德軍第三回攻勢之經過概見圖
第十七 一九一七年四月恩會戰要圖
第十八 一九一七年十月法軍第三十八師馬爾美總攻擊經過要圖
第十九 英國第四軍向興登堡線前進經過概圖
第二十 一九一七年十月廿四日伊孫左會戰德軍之擲射攻擊一般圖
第二十一 同右要圖
第二十二 一九一七年十月末夫力赤附近德軍毒氣擲射攻擊計畫要圖
第二十三 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九日對於德軍毒氣攻擊法第四軍之毒氣防護
第二十四 一九一六年七月法第五軍龍騎兵第二十五團徒步部隊(百二十五名)防禦正面配備要圖
第二十五 一九一六年十月九日鳥斯屈爾橋頭堡及其守備配置要圖
附表第一 世界大戰中主要化學兵器一覽表
第二其一 同盟軍施行放射攻擊一覽表
第二其二 協商軍施行放射攻擊一覽表
第三 列國對各種毒氣彈射擊所需彈數一覽表
第四 各國軍對全彈藥之毒氣彈配比一覽表
第五 大戰間德軍化學戰諸機關勤務系統概見表
附圖第一 自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六年東方戰場作戰一般圖
第二 自一九一六年八月至十一月英軍放射攻擊概見圖
第三 一九一七年十月下旬德奧軍伊孫左方面攻擊經過要圖
第四 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一日維托尼茲橋頭堡攻擊中炮兵火力分配之概要
第五 一九一七年四月三日托波立橋頭堡攻擊戰中炮兵火力分配之概要
第六 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在里加附近戰鬥中炮兵火力分配之概要
第七 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夫人路衝破戰中炮兵火力分配之概要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6[193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化學戰
中圖分類
InfoField
E86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du qi zhan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02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7:14,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7:14, 21 April 20231,239 × 1,754, 381 pages (16.0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毒氣戰史 (1/1) by 訓練總監部軍學編譯處譯 (batch task; nlc:data_416,02jh004985,15154; 民國圖書-PD2022.1; 毒氣戰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