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879-12234 唐會要.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151.1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1,83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Wang Pu: Tang Huiyao  wikidata:Q1146991 reasonator:Q1146991 s:zh:唐會要  Add properties to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宋〕王溥撰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唐會要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Object type literary work Edit this at Wikidata
Description

共100卷。書前有《四庫全書總書目提要》中之該書提要

目錄
卷一
帝號上
卷二
帝號下
雜錄
追諡皇帝
雜錄
卷三
皇后
雜錄
內職
雜錄
出宮人
卷四
儲君
雜錄
追諡太子
雜錄
皇太孫
卷五
諸王
雜錄
卷六
公主
雜錄
和蕃公主
雜錄
卷七補
封禪
卷八補
郊議
卷九上補
雜郊議上
卷九下補
雜郊議下
卷十上補
親拜郊
親迎氣
雜錄
后土
卷十下補
藉田
藉田東郊儀
九宮壇
皇后親蠶
卷十一
明堂制度
卷十二
饗明堂議
廟制度
卷十三
親饗廟
禘祫上
卷十四
禘祫下
獻俘
卷十五
廟議上
卷十六
廟議下
卷十七
祭器議
廟災變
原廟裁製上
卷十八
原廟裁製下
配饗功臣
雜錄
卷十九
廟隸名額
孝敬皇帝廟
讓皇帝廟
儀坤廟
諸太子廟
公主廟
百官家廟
卷二十
陵議
親謁陵
公卿巡陵
卷二十一
緣陵禮物
諸僭號陵
皇后諸陵議
陪陵名位
諸陵雜錄
卷二十二
社稷
祀風師雨師雷師壽星等
岳瀆
前代帝王
龍池壇
卷二十三
武成王廟
寒食拜埽
緣祀裁製
牲牢
忌日

卷二十四
受朝賀
諸侯入朝
二王三恪
朔望朝參常朝日附
廊下食
卷二十五
輟朝
雜錄
百官奏事
親王及朝臣行立位
文武百官朝謁班序
卷二十六
冊讓
舉人自代
讀時令
命婦朝皇后應儀制附
皇太子冠
皇太子加元服
皇太子見三師禮
皇太子不許與諸王及公主抗禮
鄉飲酒
大射
講武
箋表例
待制官
待讀
卷二十七
行幸
卷二十八
搜狩
祥瑞上
卷二十九
祥瑞下
追賞
節日
卷三十
大內
宏義宮
通義宮
慶善宮
太和宮
洛陽宮
大明宮
玉華宮
九成宮
奉天宮
三陽宮
興慶宮
華清宮
諸宮
雜記
卷三十一
輿服上
裘冕
章服品第
內外官章服
雜錄

巾子
魚袋
卷三十二
輿服下

異文袍
輅車
乘車雜記
冪〓

雅樂上
卷三十三
雅樂下
太常樂章
凱樂
宴樂
清樂
散樂
破陳樂
慶善樂
諸樂
四夷樂
東夷二國樂
南蠻諸國樂
西戎五國樂
北狄三國樂
卷三十四
論樂
雜錄
卷三十五
學校
褒崇先聖先師巳下附
釋奠
經籍
書法
卷三十六
修撰
氏族
蕃夷請經史
附學讀書
卷三十七
五禮篇目
禮儀使
服紀上
卷三十八
服紀下
奪情

辰日
雜記
卷三十九
定格令
議刑輕重
卷四十
君上慎恤
臣下守法
定贓估
論赦宥
卷四十一
斷屠釣
左降官及流人
酷吏
雜記
卷四十二

渾儀圖
測景
地震
日蝕
月蝕
卷四十三
彗孛
五星凌犯
星聚
流星
山摧石隕
水災上
卷四十四
水災下

木冰
螟蜮
雜災變
太史局
雜錄
卷四十五
功臣
卷四十六
前代功臣
封建
封建雜錄上
卷四十七
封建雜錄下
封建岳瀆
議釋教上
卷四十八
議釋教下

卷四十九

僧道立位
僧尼所隸
雜錄
燃燈
病坊
僧籍
大秦寺
摩尼寺
卷五十
尊崇道教

雜記
卷五十一
官號
侍中
中書令
名稱
識量上
卷五十二
識量下
忠諫
卷五十三
舉賢
委任
崇獎
雜錄
卷五十四
省號上
門下省
中書省
門下侍郎
中書侍郎
左右散騎常侍
給事中
卷五十五
省號下
中書舍人
諫議大夫

卷五十六
起居郎起居舍人
左右補闕拾遺
符寶郎
卷五十七
翰林院
尚書省諸司上
尚書省
尚書省分行次第
尚書令
左右僕射
卷五十八
尚書省諸司中
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
左右司員外郎
吏部尚書
吏部侍郎
吏部郎中
吏部員外郎
司封郎中
司封員外郎
司勛郎中
司勛員外郎
考功郎中
考功員外郎
戶部尚書
戶部侍郎
卷五十九
尚書省諸司下
度支使
別官判度支
戶部郎中
戶部員外郎
度支郎中
度支員外郎
金部郎中
金部員外郎
倉部郎中
倉部員外郎
鑄錢使
延資庫使
出納使
禮部尚書
禮部侍郎
禮部郎中
禮部員外郎
太廟齋郎
祠部郎中
祠部員外郎
膳部郎中
膳部員外郎
主客郎中
主客員外郎
祠祭使
兵部尚書
兵部侍郎
兵部郎中
兵部員外郎
職方郎中
職方員外郎
駕部郎中
駕部員外郎
庫部郎中
庫部員外郎
刑部尚書
刑部侍郎
刑部郎中
刑部員外郎
都官郎中
都官員外郎
比部郎中
比部員外郎
司門郎中
司門員外郎
工部尚書
工部侍郎
工部郎中
工部員外郎
屯田郎中
屯田員外郎
長春宮使
虞部郎中
虞部員外郎
水部郎中
水部員外郎
卷六十
御史台上
御史台
東都留台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
監察御史
卷六十一
御史台中
館驛使
彈劾
卷六十二
御史台下
諫諍
推事
出使
知班
雜錄
卷六十三
史館上
史館移置
諸司應送史館事例
修前代史
修國史
在外修史
修史官
史館雜錄上
卷六十四
史館下
史館雜錄下
宏文館
文學館
崇文館
集賢院
崇元館
卷六十五
秘書省
殿中省
閒廄使
內侍省
太常寺
光祿寺
衛尉寺
宗正寺
卷六十六
太僕寺
群牧使
大理寺
鴻臚寺
司農寺
木炭使
大府寺
少府監
將作監
國子監
東都國子監
廣文館
軍器監北京軍器監附
都水監
宮苑監
西京苑總監
卷六十七
東宮官
詹事府
左春坊
右春坊
家令寺
率更令
太子仆寺
王府官
致仕官
員外官
試及斜濫官
伎術官
留守
京兆尹
卷六十八
河南尹
諸府尹
都督府
刺史上
卷六十九
刺史下
都督刺史以下雜錄
別駕
判司
縣令
丞簿尉
州府及縣加減官
卷七十
量戶口定州縣等第例
州縣分望道
州縣改置上
卷七十一
州縣改置下
十二衛
東官諸衛
卷七十二
京城諸軍
府兵
軍雜錄

諸監馬印
諸蕃馬印
卷七十三
單于都護府
三受降城
安北都護府
靈州都督府
安東都護府
營州都督府
安南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姚州都督府
雜錄
卷七十四
選部上
論選事
掌選善惡
吏曹條例
卷七十五
選部下
選限
藻鑒非因銓選藻鑒附
雜處置
東都選
南選
附甲
冬集
貢舉上
明經所集業附
帖經條例
卷七十六
貢舉中
進士
緣舉雜錄
制科舉
孝廉舉
開元禮舉
三禮舉
三傳三史附
童子
明法
卷七十七
貢舉下
科目雜錄
宏文崇文生舉
崇元生道舉附
論經義
諸使上
觀風俗使
巡察按察巡撫等使
卷七十八
諸使中
黜陟使
採訪處置使
五坊宮苑使
皇城使
元帥
都統
節度使每使管內軍附
親王遙領節度使
宰相遙領節度使
諸使雜錄上奏薦附
卷七十九
諸使下
諸使雜錄下
諡法上
卷八十
諡法下
復字諡
朝臣復諡
雜錄
卷八十一


用蔭
考上
卷八十二
考下
冬薦
甲庫
當直
休假
醫術
卷八十三
嫁娶
租稅上
卷八十四
租稅下
雜稅
租庸使
兩稅使
戶口數
雜錄
移戶
卷八十五
團貌
雜錄
定戶等第
戶口使
籍帳
逃戶
卷八十六
奴婢
道路
街巷
橋梁
關市

城郭
卷八十七
轉運鹽鐵總敘
漕運
轉運使
河南水陸運使
陝州水陸運使
卷八十八
鹽鐵
榷酤
鹽池使
鹽鐵使
倉及常平倉
雜錄
卷八十九
疏鑿利人
磑碾
泉貨
卷九十
閉糴
和糴
食實封數
緣封雜記
內外官祿
卷九十一
內外官料錢上
卷九十二
內外官料錢下
內外官職田
卷九十三
諸司諸色本錢上
諸司諸色本錢下
卷九十四
北突厥
西突厥
沙陀突厥
吐谷渾
卷九十五
高昌
高句麗
百濟
新羅
卷九十六
契丹

室韋
靺鞨
渤海
鐵勒
薛延陀
卷九十七
吐蕃
卷九十八
回紇
西〓
昆彌國
林邑國
真臘國
白狗羌
曹國
殊柰國
拔野古國
霫〓國
党項羌
卷九十九
東謝蠻
西趙蠻
牂牁蠻
南平蠻
南詔蠻
東女國
婆利國
倭國
大羊同國
烏羅渾國
女國
石國
吐火羅國
曇陵國
康國
盤盤國
朱俱婆國
甘棠國
罽賓國
流鬼國
史國
拂菻國
烏萇國
耨陀洹國
卷一百
瑟匿國
悉立國
求拔國
俱蘭國
骨利干國
訶陵國
婆登國
波斯國
都播國
結骨國
天竺國
葛邏祿國
尼婆邏國
大食國
火辭彌國
〓馬國
金利毗迦國
多摩萇國
蝦夷國
歌羅舍分國
日本國
師子國
多蔑國
多福國
耽羅國
拘蔞密國
驃國
占卑國
雜錄
歸降官位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4[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會要 典章制度 史料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691.5
拼音題名
InfoField
tang hui y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冊(1799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3:42, 21 April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3:42, 21 April 20231,239 × 1,754, 1,836 pages (151.1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唐會要 (1/1) by (宋)王溥撰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879,12234; 民國圖書-PD2022.1; 唐會要)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