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3535-12306 勞動經濟學.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239 × 1,754 pixels, file size: 37.1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58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勞動經濟學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朱通九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勞動經濟學
Publisher
黎明書局
Description

內分經濟學的科學方法、勞動運動的背景、工業革命與勞動運動、基爾特製度與工廠制度、社會思潮與社會變遷、勞工與自由、階級立法、勞工組織、勞資調協、工資原理、近代社會思潮等20章。附錄:德國工廠會議法等法令6種及參考書目

目錄
馬序
曹序
李序
唐序
自序
第一章 什麼叫勞動經濟
第二章 經濟學的科學方法
一 從前正統學派的三種方法
(1) 抽象的
(2) 演繹的
(3) 敘述的
二 六種研究經濟學的科學方法
(1) 行為心理學的科學方法
(2) 數量分析法
(3) 歸納法
(4) 證驗法
(5) 地域比較法
(6) 辯證法
第三章 勞動運動的背境
一 英國勞動運動的背境
(1) 思想的變更
(2) 政治的變更
(3) 經濟組織的變更
二 中國勞動運動的背境
(1) 思想的變更
(2) 政治革命
(3) 工業革命
第四章 工業革命與勞動運動
一 什麼叫工業革命
(1) 經濟組織的變更
(2) 社會組織的變更
二 工業革命的經過
三 工業革命成功後的影響
(1) 工商業的發達
(2) 大規模生產的影響
(3) 政治與政策
第五章 基爾特製度與工廠制度
一 基爾特製度
(1) 什麼叫基爾特
(2) 基爾特的種類
(3) 基爾特的優點與劣點
(4) 基爾特淘汰的原因
二 工廠制度
(1) 什麼叫工廠制度
(2) 分工制度
(3) 工資制度
(4) 童工與女工
(5) 工業的危險
第六章 資本主義
一 什麼叫資本
二 資本來源的各種學說
(1) 貯蓄說
(2) 禁慾說
(3) 掠奪說
(4) 勞力說
三 資本的種類
(1) 就資本的使用而言
a 生利資本
b 消費資本
(2) 就形式言
a 固定資本
b 流動資本
四 資本主義
(1) 什麼叫資本主義
(2) 什麼叫資本制度
(3) 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
(4) 資本主義的種類
(5) 資本主義的特質
(6) 資本主義的影響
(7) 資本主義的缺陷
第七章 社會思潮與社會變遷
一 社會思想的變遷
(1) 經濟組織的變遷影響於社會組織的變遷
(2) 經濟的革命引誘思想革命的發生
(3) 放任哲學的個人主義改變為國家干涉的社會主義
二 社會改良者的突起
(1) 奧文
(2) 聖西蒙
(3) 傅立葉
(4) 功利主義派
(5) 彭薄
三 經濟思潮的影響
(1) 斯密亞丹
(2) 馬爾薩斯
(3) 李加圖
(4) 約翰密爾
第八章 勞工與自由
一 自由的意義
二 自由的背境
(1) 學者的鼓吹
(2) 政治上的奮鬥
(3) 自由貿易的辯論
三 自由權利種類的分析
(1) 自主的自由
(2) 移動的自由
(3) 契約的自由
(4) 結社的自由
(5) 集會的自由
(6) 言論與出版自由
四 自由的限制與保障
(1) 自由的限制
a 租稅權
b 保護權
c 土地收用權
d 治安警察權
(2) 自由的保障
a 行政
b 立法
c 司法
d 管理
五 自由與階級立法
六 結論
第九章 階級立法
一 什麼叫階級立法
(1) 學理的基礎
(2) 反對者的論調
(3) 階級立法實現的原因
二 童工律
(1) 英國
(2) 法國
(3) 德國
(4) 美國
(5) 中國
三 女工律
(1) 工作時間問題
(2) 危險工作的禁止
(3) 女工生育期間的保護
四 成年男工的工作時間問題
(1) 反對成年男工工作時間過長的理論
(2) 減少工作時間的運動
(3) 工作時間的立法
第十章 最低工資立法
一 最低工資立法的意義
二 最低工資立法的目的
(1) 防止血汗業之存在
(2) 使工會組織之發展
(3) 促進工業之和平
三 最低工資立法經濟的根據
(1) 小低工資之等級
(2) 賤經工濟上的弱點
四 最低工資立法發展之歷史
(1) 澳大利亞洲
(2) 英國
(3) 美國
五 最低工資之標準
六 最低工資立法之實施方法
(1) 一般率
(2) 工資審定會之法律
七 最低工資律實施後之效果
(1) 工資率之上升
(2) 最低工資與變成最高工資之傾向
(3) 對於工人失業的觀察
(4) 實行最低工資法後工廠遷移至外國之傾向
第十一章 工會的技術
一 罷工
(1) 罷工是什麼
(2) 罷工的性質
(3) 罷工權的討論
(4) 罷工的分類
(5) 罷工的原因
(6) 罷工的禁止
(7) 弭止罷工的方法
(8) 罷工失敗的原因
二 抵制
(1) 抵制的意義
(2) 抵制的種類
三 勸阻不參加罷工的工人上工
(1) 什麼叫勸阻上工
(2) 勸阻上工的合法問題
四 薩波達舉
(1) 名稱的由來
(2) 薩波達舉的意義
(3) 薩波達舉的歷史
(4) 薩波達舉的效果
(5) 薩波達舉的批評
第十二章 失業
一 什麼叫失業
二 失業的重要
三 失業的種類
四 失業的原因
(1) 個人的原因
(2) 政治的原因
(3) 社會的原因
(4) 紅濟的原因
五 失業的弊害
六 失業的救濟方法
第十三章 勞動保險
一 傷害保險
(1) 傷害保險法理的變遷
(2) 工業傷害的原因
(3) 各國傷害保險之概況
二 衛生保險
三 老年和廢疾保險制度
四 失業保險
(1) 失業保險的意義
(2) 失業保險的意義
(3) 失業保險的種類
第十四章 勞工組織
一 什麼叫勞工組織
二 勞工組織的重要
三 近代勞工組織的概況
(1) 英國
(2) 美國
(3) 法國
(4) 德國
(5) 日本
(6) 俄國
(7) 中國
四 勞工組織的派別
(1) 議會派
(2) 和平派
(3) 合作派
(4) 革命派
五 勞工組織的基礎
(1) 縱的組織
(2) 橫的組織
六 工會的內部組織
(1) 集權與分權
(2) 基本組織
七 勞工組織的趨勢
(1) 主義
(2) 手段
(3) 目的
(4) 組織
(5) 權力
第十五章 勞動者的國際組織
一 緒論
(1) 什麼叫國際
(2) 勞動的國際團體的背境
二 第一國際
三 第二國際
四 第三國際
五 新國際
六 第三國際與新國際的比較
七 結論
第十六章 國際勞工組織
一 國際勞工立法的歷史
二 國際勞工組織的成立
三 內部的組織
(1) 國際勞工大會
(2) 理事院
(3) 國際勞工局
(4) 勞工局所設的各委員會
四 國際勞工組織的成績
(1) 公約草案
(2) 建議
五 國際勞工與我國的關係
六 結論
第十七章 勞資調協
一 什麼叫勞資調協
二 勞資調協的重要
三 勞資調協的原則
(1) 工資與生活程度
(2) 公眾利益
(3) 公營事業
(4) 調停及仲裁立法的頒布
四 勞資調協的方法
(1) 治標的方法
a 調停
b 審議
c 仲裁
(2) 治本的方法
a 什麼叫工廠會議制
b 工廠會議的職務
c 工廠會議的種類
五 結論
第十八章 科學管理法與生產合理化
一 什麼叫科學管理法與生產合理化
(1) 狹義的科學管理法
(2) 比較廣義的科學管理法
(3) 最廣義的科學管理法
二 科學管理法的目標
(1) 對於社會方面
(2) 對於投資方面
(3) 對於職工方面
三 科學管理法的綱領
(1) 大量生產
(2) 大量推銷
(3) 消除耗費
(4) 改良出品
四 科學管理法的方法
(1) 對於人的方面
a 工作的分析
b 工人的選擇
c 工作標準化
d 勞資合作
(2) 對於物的方面
a 注重設備
b 注重工作的聯接不斷
c 原料的供給
d 標準化和簡單化
e 機房的布置
f 運輸的方法
(3) 對於組織方面
a 縱的組織
b 橫的組織
c 縱橫混合的組織
d 合作的組織
五 工人反對科學管理法的理由
六 批評
第十九章 工資原理
一 工資是什麼
(1) 緒言
(2) 工資的意義
(3) 工資的分類
(4) 工資制度的分類
(5) 工資決定的標準
(6) 獎勵金
(7) 津貼
(8) 分紅制度
(9) 結論
二 關於工資的各種學說
(1) 生活費工資說
(2) 工資基金說
(3) 生產力工資說
(4) 論價工資說
(5) 邊際工資說
(6) 最低工資說
(7) 功能工資說
三 增加工資的計劃
a 增加工資的貨幣數目
b 物價的低落
c 增加勞工者的社會收入
四 工資政策
(1) 低工資政策
(2) 高工資政策
第二十章 近代社會思潮
一 緒論
二 工團主義
(1) 工團主義的背境
(2) 工團主義的派別及其中心人物
(3) 工團主義的理論
三 基爾特社會主義
(1) 基爾特社會主義發生的背境
(2) 基爾特社會主義的中心人物及派別
(3) 基爾特社會主義的理論
四 泛平主義
(1) 泛平主義形成的歷史
(2) 泛平主義的分析
(3) 泛平主義的批評
五 民生主義
(1) 民生主義的背境
(2) 民生主義的理論
(3) 實現民生主義的勞工政策
(4) 民生主義的批評
六 結論
附錄
一 德國工廠會議法
二 勞資爭議處理法
三 工會法
四 工會法施行法
五 工廠法
參考書目錄表
一 英文參考書
二 中文參考書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31
publication_date QS:P577,+1931-00-00T00:00:00Z/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主題
InfoField
勞動經濟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24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lao dong jing ji xue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4,532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12,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12, 10 June 20231,239 × 1,754, 580 pages (37.1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勞動經濟學 (1/1) by 朱通九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3535,12306; 民國圖書.1; 勞動經濟學)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