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2413-10935 財政學新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4,900 × 7,543 pixels, file size: 63.2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7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財政學新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印〕薛賚時(G.F.Shirras)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財政學新論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分概論、公共經費論、公共收入論、公債論、財務行政論5編。除概論一編泛論財政學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和近代財政學說的發展外,各編均着重對東亞各國、特別是對印度國家財政狀況的研究。附錄:各國財政與商業、印度政府之收支出及其債務等表格32種

目錄
第一篇 論概
第一章 財政學之範圍及其研究方法
一 定義與範圍
二 定義與範圍(續)
三 財政學與經濟學統計學之關係
四 方法——演繹法與歸納法
五 本書內容述要
第二章 近代財政學說之發達
一 近代財政學說之國際性
二 亞丹斯密之先驅
三 重農學派
四 亞丹斯密
五 繼承亞丹斯密之英美學者
六 德國學者
七 法國學者
八 意國學者
九 結論
第二篇 公共經費論
第三章 公共經費之特質
一 公共經費論之被忽略
二 公共經費在財政上之重要
三 經濟與節約
四 經費由歷史上情形決定
五—七 公私支出之比較
八 公共經費之範圍
九 個人主義派
十 社會主義派
十一 公共經費之理想
第四章 經費之原則
一 利益之原則
二 經濟之原則
三 認可之原則
四 剩餘之原則
第五章 公共經費之分類
一 分類之必要
二 各種分類法
三 利益分類法
四 按照效勞報酬分類法
五 按照政府職務——保護的商業的與開發的——分類法
六 必要經費與隨意經費
七 理想的分類
八 各國主要經費之淨額
第六章 首要經費
一 國防費
二 國防費之增加
三 法律與秩序
四 行政費
五 徵稅費
六 債務費
第七章 次要經費(社會事業)
一 社會事業費
二 教育——教育之重要
三 英美印度及英屬自治殖民地之情形
四 其他社會事業
五 宗教
第八章 次要經費(社會事業)
一 救貧
二 國民保險
三 失業與康健保險
四 養老年金
五 社會事業費之負擔
第九章 次要經費(國營或公營企業等)
一 範圍
二 非主要的政府職務
三 政策方面
四 其他經費
第十章 中央省及地方經費之分配
一 分配系歷史上情形之結果
二 各國分配之百分數
三 各國主要支出之分配
四 分配之一般原則
五 省與地方經費
六 總論
第十一章 應由資本項下撥付之經費
一 應由資本項下撥付經費之範圍
二 應由資本項下撥付經費之增加
三—四 關於應由資本項下撥付經費之理論
五 有三事可由資本項下撥付經費
六 生產用途之經費
七 特別事故之經費
八 暫時的必需費——(a)偶有的不足(b)消耗的資產
九 結論
第十二章 關於經費的幾種一般問題
一 經常費與臨時費
二 生產的與非生產的經費
三 公共經費與國民收入
第三篇 公共收入論
第十三章 公共收入之特質及其分類
一 一種良好收入制度之特質
二 公共收入之分類
三 租稅國有企業收入規費特別捐贈金與罰金之定義
四 經濟的與租稅的收入
五 直接的間接的及預先的收入
六 贈與的契約的及強迫的收入
七 理想的分類
第十四章 租稅之原則
一 亞丹斯密之原則
二 公平之原則
三 確定之原則
四 方便之原則
五 經濟之原則
六 其他原則
七 論原則之衝突
第十五章 納稅能力之估量
一 國家撥用歲入
二 納稅能力之概念
三 勒索之限度
四 重要原素
五 結論
六 納稅能力之估量
七—一五 估量納稅能力之方法
第十六章 中央省與地方收入之分配
一 分配系歷史上情形之結果
二 不列顛王國
三 加拿大
四 澳洲
五 南非
六 印度
七 美國
八 法國
九 德國
十 分配之一般原則
第十七章 租稅負擔之分配
一 直接稅與間接稅
二 二十世紀之變化
三 名詞之定義
四 公平分配說
五 能力說
六 最小犧牲
七 比例稅與正統派經濟學家
八 累進稅——累進稅之通行
九 累進稅與所得之性質
十 累進稅之將來
十一 重複課稅
十二 避免重複課稅之四法
十三 單稅
第十八章 租稅之轉嫁與歸宿
一 概說
二 名詞之定義
三 古代學說
四 亞丹斯密
五 李嘉圖
六 李嘉圖之後繼者
七 分散說或吸收說
八 一般原則
九 統計在研究歸宿問題上之應用
十 貨品稅之歸宿
十一 獨占品稅
十二 輸出入品稅
第十九章 課於收入各要素之租稅之歸宿
一 地租稅
二 利息稅
三 利潤稅
四 工資稅
第二十章 土地稅
一 土地稅之一般特質
二 羅馬土地稅
三 大不列顛土地稅
四 各自治殖民地土地稅
五 印度土地稅
六 稅率永定製
七 稅率暫定製
八 印度土地稅之將來
九 美國土地稅
十 中國土地稅
十一 日本土地稅
十二 結論
第二十一章 所得稅(沿單)
一 所得稅之重要
二 大不列顛
三 五類所得稅
四 估計徵收之方法
五 英屬各自治殖民地
六 印度
七 美國
八 日本
九 法國
第二十二章 所得稅(一般原理)
一 概說
二 租稅之範圍
三 避變
四 差別
五 減額
六 課源法
七 估稅之根據
八 避稅
九 巴累托定律與避稅
十 結論
第二十三章 死稅或遺產稅
一 直接稅之第二大稅源
二 一般原理
三 資本之課稅
四 李格那諾氏的遺產稅計劃
五 聯邦國之遺產稅
六 大不列顛
七 自治殖民地
八 印度
九 英屬殖民地
十 美國
十一 日本
十二 法國
十三 德國及其他諸國
第二十四章 其他直接稅與盈餘稅
一 人頭稅
二 直接消費稅
三 盈餘稅
四 土地增價稅
五 公司稅
六 盈利稅
第二十五章 間接稅(一般原理)
一 間接稅與直接稅
二 間接稅之重要
三 贊成間接稅之理由
四 間接稅之累退性
五 間接稅之賦課
六 結論
第二十六章 關稅
一 一般經濟的研究
二 關稅收入之重要
三 關稅之種類
四 其他職務
五 大不列顛
六 自治殖民地與印度
七 其他各國
第二十七章 內國貨品稅
一 國產稅之重要
二 大不列顛
三 不列顛帝國之其他部分
四 法國
五 歐洲大陸各國
六 中國
七 日本
八 入市稅
第二十八章 其他直接稅與規費
一 範圍
二 印花稅與規費
三 賭稅
四 娛樂稅
五 營業稅與售額稅
第二十九章 租稅之負擔
一 負擔之觀念
二 租稅之增加
三 每人分擔之租稅
四 直接稅與間接稅之分配
五 租稅占國民收入之百分數
第三十章 非租稅收入
一 經常收入之補助
二 國家系資本家
三 官產——土地與森林
四 國營工商業
五 礦業
六 國營工業
七 灌溉業
八 郵政電報與電話
九 鐵路
第三十一章 各國地方法
一 地方稅之發達
二 地方稅源
三 地方財政之行政機關
第三十二章 地方稅(續)——方法
一 財產稅或不動產稅
二 所得稅附稅
三 工商職業稅
四 間接地方稅——入市稅
五 公用事業稅
六 宅地價值稅
七 國庫補助金
第四篇 公債論
第三十三章 公債之一般特質
一 公債之重要
二 公債之起源
三 公債之特質
四 公債之利弊
五 公債之種類
六 公債之發行
第三十四章 公債之負擔
一 估計負擔之方法
二 一般研究
第三十五章 公債史——大不列顛
一 範圍
二 英國公債
三 減債基金
四 哈密爾敦的財政格言
五 戰時財政
第三十六章 其他各國公債之沿革
一 印度
二 美國
三 法國
四 意國
五 日本
第三十七章 公債之償還
一 償還
二 借換
三 賴債
四 資本捐
第五篇 財務行政論
第三十八章 預算之編制
一 預算之範圍
二 財政總長與預算
三 概算書之編制
四 會計年度
五 預算之內容
六 追加預算與追加概算
七 特別預算
第三十九章 預算之議決
一 戰後憲法的變更
二 各國議決預算之程序
三 全部預算之年年議決
四 兩院之權限
五 挪移
六 否決與批准
第四十章 預算之實行
一 範圍
二 歲入之徵收
三 金庫
四 支出之方法
五 賬簿
六 監督
七 審計
第四十一章 戰時之債務
附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4[1935]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財政學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810
拼音題名
InfoField
cai zheng xue xin lun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24,[72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6:2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6:20, 10 June 20234,900 × 7,543, 775 pages (63.2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財政學新論 (1/1) by (印)薛賚時(G.F.Shirras)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2413,10935; 民國圖書.1; 財政學新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