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1147-10702 人口論綱要 現代人口問題與中國.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4,602 × 6,727 pixels, file size: 38.5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0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人口論綱要 現代人口問題與中國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許仕廉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人口論綱要 現代人口問題與中國
Publisher
中華書局
Description

分人口增長與人口增加率,人口增加的生物方面,人口限制與人口壓力,工業原料與人口的地理要素、人口與食源,生產率及婚姻率,人口密度等14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一) 人口的定義
(二) 人口之組成
(三) 人口研究與他科學關係
(四) 定期人口調查與人口登記統計
(五) 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
第二章 人口增加與人口增加率
(一) 世界人口總數估計
(二) 各國人口與土地比率
(三) 世界人口增加情狀
(四) 中國人口增加情狀
(五) 工業革命與人口增加
(六) 人口增加的社會心理
第三章 人口增加的生物方面
(一) 生殖力與生育數
(二) 普通生物之蕃殖
(三) 人類之蕃殖
(四) 人口增長的生物原則
第四章 人口限制與人口壓力
(一) 人口增長的限制
(二) 原始社會的積極限制
(三) 進化社會的積極限制
(四) 人口的預防限制
(五) 人口壓力的面面觀
第五章 人口與食源
(一) 生活程度與食物供給
(二) 各國食源狀況
(三) 人口增加與民族競爭
(四) 中國食源問題
(五) 增加食源的方法討論
第六章 工業原料與人口的地理要素
(一) 工業原料與人口之將來
(二) 以工商作人口供養基礎的危機
(三) 中國人口問題與經濟建設
(四) 人口的地理要素
(五) 都市人口之集中
第七章 生產率及姻婚率
(一) 生產率定義
(二) 生產率變遷趨勢
(三) 各種生育率與私生子生產率
(四) 分化生產率
(五) 生產率降低原因
(六) 結婚率婚姻率與離婚率
第八章 死亡率公共衛生與生育節制
(一) 死亡率變遷趨勢
(二) 嬰孩死亡率
(三) 死亡率與平均壽命
(四) 人口存余率
(五) 生命指數
(六) 公共衛生對於死亡率變遷影響
(七) 生育節制問題
第九章 人口密度與人口時中點
(一) 人口密度與社會變遷
(二) 時中點的人口政策
(三) 中國人口密度估計及其時中點討論
(四) 中國人口壓力與經濟落後
(五) 人口密度對於人口動態之影響
(六) 人口密度對於社會演化的影響
第十章 人口的品質
(一) 優生問題
(二) 低能與天才研究舉例
(三) 舊學說的批評與遺傳素論
(四) 社會階級與先天智能
(五) 低劣人口分配
(六) 人口品質與社會政策
第十一章 人口結構與人口分配
(一) 定義
(二) 性比例
(三) 年齡分配
(四) 籍貫
(五) 家庭分析與婚姻狀況
(六) 職業分配
(七) 城鄉人口分配
(八) 文盲與教育程度
(九) 其他分析項目
第十二章 人口的遷徙及人口的國際關係
(一) 人口遷徙的定義及其種類
(二) 人口遷徙的原因及其影響
(三) 近代人口之遷徙
(四) 移民限制與國際管理
(五) 人口間差別增加率與國際衝突
第十三章 二十世紀以前的人口理論
(一) 馬爾塞斯以前的人口理論
(二) 馬爾塞斯的人口論
(三) 十九世紀之人口論調
第十四章 近三十年的人口研究
(一) 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人口論調的差異
(二) 關於人口問題的普通論著
(三) 人口思想史的論著
(四) 國家人口的研究
(五) 對於人口增加率的新貢獻
(六) 人口密度問題的面面觀
(七) 人口與土地資源的關係討論
(八) 生產率死亡率各方面的研究
(九) 人口品質與人口結構之分析
(十) 人口遷徙與人口的國際關係
(十一) 人口統計與人口研究機關近況
(十二) 人口研究之將來
附錄一 修正戶籍法
附錄二 戶口調查指南(又名戶口調查員須知)
附錄三 中國人口研究問題舉例
附錄四 本書所引用英文法文名詞英漢法漢對照表
附錄五 本書各章所引西文人名地名及其漢譯
附錄六 本書各章所引漢文參考書籍論文
附錄七 本書各章所引外國文參考書籍論文
本書表目圖目
第一章
第一表 人口研究之分類
第二章
第一表 各洲面積人口與人口密度表
第二表 依門列氏世界人口之地理分布表
第三表 世界人口估計
第四表 依國際聯盟報告一九二九年底各洲土地面積及人口總數
第五表 二百四十年來世界人口之估計
第六表 各洲土地與人口對世界土地與人口之百分率
第七表 世界各大國人口與土地對世界居地與人口總額之百分率
第八表 世界各色人種增加率比較表
第九表 十九世紀西洋八大國人口增加情狀
第十表 一九○六年至一九一一年間世界各國人口增加率表
第十一表 十九世紀以來各國人口自然增加率
第十二表 一九二一至一九三○年世界各國人口自然增加率
第十三表 中國各省人口增加率舉例
第十四表 日本人口自然增加率表
第四章
第一表 歐戰期內各交戰國因軍事行動軍官兵士死亡人數
第二表 依一九一九年政治家年鑑英吉利及威爾士人口之生產率死亡率嬰孩死亡率及婚姻率
第五章
第一表 雨水量分配地面積百分率
第二表 各國指定六種農產額之效率
第一圖 依帕爾氏世界人口增加情狀及其最高限度
第六章
第一表 世界水力估計
第二表 世界各國每人所用平均動力估計
第三表 各國鋼鐵銅鉛及亞鉛每人平均消量
第四表 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九年中國工業化指數
第五表 九省二十九城市工廠工人數及百分數
第六表 中國各自然區域地理及人口狀況
第七表 十九世紀各國城市人口(限人口萬人以上)所占總人口百分率及總人口密度
第八表 世界大都市一八八○年至一九三○年人口數變動表
第九表 各國城市人口所占全人口百分數
第七章
第一表 歐洲生產率變遷趨勢
第二表 各國人口生產率降低百分數
第三表 瑞典人口生產率變遷表
第四表 西歐北歐各國生產率變遷表
第五表 美國每千十六歲至四十四歲之女人與五歲以下孩童比率
第六表 美國生產登記區域每千人口生產率
第七表 日本人口生產率增加趨勢
第八表 戰後各國人口生產率之變遷
第九表 英吉利及威爾士法蘭西與瑞典三國生育期間婦女人口所占全人口百分數
第十表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間英法日三國人口普通生育率
第十一表 日本每千生育期間已婚婦女與生育數比率及指數
第十二表 各國人口婚姻生育率
第十三表 各年期女人占全國婦女人口之百分數
第十四表 生育期間各年期婦女人口已婚者所占百分數
第十五表 各年期間每千婦女每年所生小孩平均數
第十六表 一九○一至一九一○年瑞典人口中各年期每千婦女與懷孕數比率
第十七表 一八六六年至一九二六年間歐洲數國人口之粗嗣育率
第十八表 歐洲數國粗嗣育率與普通生育率比率
第十九表 歐洲數國粗嗣育率與淨嗣育率比率
第二十表 歐戰前歐洲各國私生子狀況
第二十一表 英格蘭及威爾士私生子生產率
第二十二表 每年每千十五歲至五十歲女人依經濟階級分類之生產數表
第二十三表 中國八○八七已婚婦女依丈夫職業分類每百婦女所有兒女數
第二十四表 德國城鄉人口生產率比較
第二十五表 法國城鄉人口生產率比較
第二十六表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八年歐洲俄羅斯城鄉分化生產率
第二十七表 最近世界各國人口結婚率
第二十八表 一九二○年美國馬省離婚人婚姻年數
第二十九表 日本人口離婚率
第八章
第一表 歐洲八大國從一八七○至一九一○年死亡率變遷表
第二表 戰後各國人口死亡率之變遷
第三表 日本人口死亡率
第四表 英吉利及威爾士標準百萬男女人口之年齡分配
第五表 一八九○瑞典人口之年齡分配
第六表 各國在一九○○年左右粗死亡率與修正死亡率比較
第七表 歐戰前各國嬰孩死亡率降低趨勢
第八表 戰後各國嬰孩死亡率表
第九表 十三國人口生命預期表
第十表 一九二○年美國人口之生命預期
第十一表 歐洲各國人口存余率
第十二表 戰後各國人口存余率
第十三表 日本人口存余率
第九章
第一表 各國人口普通密度可耕地密度及農地密度比較
第二表 一九三○年各大洲人口密度估計
第三表 世界列國及屬地密度
第四表 大不列顛財富與人口增加狀況
第五表 大不列顛工人真正工資指數之變遷
第六表 一九二九年中國人口密度估計
第七表 十二省人口密度新估計
第八表 外人所載中國人口密度估計
第九表 各國最近國富總額及每人平均攤額
第十表 一九二二年與一九一二年國富比較
第十一表 中美交通狀況比較
第十二表 一九二六年中美工業商業情況比較
第十三表 英吉利各地人口密度及其死亡率
第十章
第一表 馬丁加利加氏所遺兩脈後裔的生理與社會狀態比較
第二表 中國名人生產地之分配
第三表 中國名人之職業分配
第四表 中國名人教育狀況
第五表 中國名人年齡分配
第六表 一九三○年年底北平貧窮人口估計
第七表 各國失業人口額估計
第八表 從一八五○年至一八九○年美國瘋癲人口數
第九表 美國瘋癲人口居在機關內受查者
第十表 一九一○年美國各醫院內瘋癲病人率
第十一表 各國每十萬人口每年平均自殺人數
第十一章
第一表 世界各國人口性比例
第二表 日本本部人口性比例變遷表
第三表 歐戰前各國人口生產性比例及嬰孩死亡率性比例
第四表 中國各省市普通戶人口性比例舉例
第五表 進定退人口之年齡百分數
第六表 一八九○年瑞典人口之年齡分配
第七表 一九○一年英格蘭及威爾士之標準百萬各年齡組人口數
第八表 歐洲十一國各歲人口百分數
第九表 「標準百萬」人口年齡分配百分數
第十表 歐洲十一國人口依年齡期年齡分配百分數
第十一表 各國人口一八八○年以後年齡分配變遷表
第十二表 西歐北歐各國人口年齡分配及性比率
第十三表 最近各國人口年齡百分數
第十四表 依三分法中國人口年齡分配推測並與瑞典人口之比較
第十五表 依四分法中國人口年齡分配推測並與其他人口之比較
第十六表 中國城鎮鄉人口年齡百分數舉例
第十七表 依一九二○年報告列國人口本籍與外國生百分數
第十八表 中國人口籍貫調查舉例
第十九表 中國各省市人口中戶平均數舉例
第二十表 各市戶平均數變遷表
第二十一表 中國鄉村及市鎮人口戶平均數
第二十二表 中國家庭組織之分析舉例
第二十三表 中國北部幾個區域可婚人口與已婚人口百分數舉例
第二十四表 依最近一九二○年戶口報告各國十五歲至四十四歲之婚姻狀態
第二十五表 幾個人口調查所得男女平均初婚年歲
第二十六表 歐洲各國正當職業人口百分數
第二十七表 中國北部幾個人口區域十歲以上人口有正當職業者百分數
第二十八表 幾個地方區域各項職業人口百分率
第二十九表 美國各項職業人口之百分率
第三十表 世界各國職業人口中各業所占百分數
第三十一表 一九三○年美國城鄉人口分配百分數
第三十二表 一八八○年及一九三○年間美國城鄉人口百分數之變遷
第三十三表 歐洲數國城鄉人口百分數變遷表
第三十四表 日本城鄉人口之分布
第三十五表 中國都會總數及其人口
第三十六表 幾個人口區域文盲人口百分數
第三十七表 中國各級學校學生數目及百分數
第三十八表 民十七以後中國各級學校學生數
第三十九表 列國最低年齡限度以上人口文盲百分數
第十二章
第一表 意大利平均每年永久移出人數與每千人口增加率比較
第二表 華僑在各洲的分布
第三表 內地人民移入東三省之估計
第四表 一九三○年東三省人口國籍分配之估計
第五表 一九二九年海外日僑地理分布百分率
第六表 歐洲各國人口對全歐人口之百分比
第七表 最近三十年五大洲人口對世界人口百分比變遷表
第八表 歐洲每千人口三大種族所占人數
第十四章
第一表 各國近代定期戶口調查之年份與戶籍日表
附錄二
第一表 戶口調查表
第二表 戶口調查結果報告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人口論
中圖分類
InfoField
C92
拼音題名
InfoField
ren kou lun gang y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68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2:51,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2:51, 10 June 20234,602 × 6,727, 700 pages (38.5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人口論綱要 現代人口問題與中國 (1/1) by 許仕廉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1147,10702; 民國圖書.1; 人口論綱要 現代人口問題與中國)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