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1jh000209-10120 西域之佛教.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4,402 × 6,368 pixels, file size: 31.7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9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西域之佛教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日〕羽溪了諦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西域之佛教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
Description

講述西域地區佛教發展歷史。內有緒論,大月氏國之佛教,安息國及康居國之佛教,于闐國之佛教,龜茲國之佛教,疏勒國及高昌國之佛教,迦濕彌羅國之佛教等。共7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之範圍與資料
西域之範圍
本書研究之範圍
本書研究之目的
關於西域之編年的史料
中國正史中之西域傳
正史以外關於西域之逸書
正史以外現在關於西域之載籍
僧傳及經錄
國籍不詳之譯經僧
重要僧傳與經錄
經傳與研究資料
論法華傳
中國人之西域紀行書
關於阿育王與迦膩色迦王之漢詳佛典
西洋及日本之西域研究
本書之研究資料及西洋參考書舉要
第二節 中國與西域之交通
中國與西域交通之起原及共動機
張騫之出使與其結果
漢武帝以前中國與印度之交通
前漢之西域政策
後漢之西域政策
宗教上之交通
中國與西域間交通之頻繁
西域人之華化
中國與西域之交通路線
第三節 阿育王出世與佛教之傳播
阿育王略傳
阿育王之派遣傳教師
傳教師分布之地域範圍
印度域外之佛教傳播
佛教東漸之始
第四節 佛教東漸之歷程
末闡提於迦濕彌羅及健馱羅之傳教及其結果
末闡提布教以後之佛教情勢
大勒棄多於臾那世界之傳教及其結果
大夏考
大夏之妖教與佛教
大夏系統之佛教
高僧之東來
北印度與新疆間佛教流通之路線
天竺大月氏安息康居佛徒之東來
論新疆發見之佛典
法顯時新疆之佛教
第二章 大月氏國之佛教
第一節 大月氏之徵服大夏與歸依佛教
大月氏之建國
大月氏之位置
大月氏征服大夏之年代
大月氏設五時候之年代及其區域
佛教傳入大夏之年代
大月氏歸奉佛教之年代
第二節 大月氏諸王之年代
後漢書所記之大月氏國
丘就卻之事跡及年代考
閻膏珍之事跡及年代考
丘就卻與閻膏珍以外之大月氏王
迦膩色迦王之年代研究
公元前出生說不可靠
kennedy氏之主張
fleet氏之主張
luders氏之迦膩色迦為二人之說
對於luders氏批評
作者之見解
迦膩色迦二世出世之年代研究
閻膏珍之紀年新論
vasishka與迦膩色迦二世之關係
僧迦羅剎與迦膩色迦二世之關係
沙落迦寺之研究
對於中國正史中所得之反證
迦膩色迦二世以後之大月氏國王及其國勢
論小月氏國
大月氏諸王之年代表
第三節 大月氏佛教之消長
迦膩色迦一世與佛教之關係
huviska之奉佛
vasudeva王時代之佛教
丘就卻之崇佛與佛法之興隆
丘就卻時代之外國傳道僧
閻膏珍vasishka時代佛教之衰微
迦膩色迦二世時佛教傳播之路線
公元第三四世紀大月氏之佛教狀況
公元第五世紀大月氏佛教之狀況
論嚈噠
睹貨羅與大月氏之異同
公元第六世紀以後大月氏之佛教
第四節 大月氏之佛教
關於四十二章經
法蘭譯經
支婁迦讖之譯經
支曜之國籍及其譯經
支謙所譯之佛典與大月氏之關係及其譯經
支疆梁接
法護之譯經與月氏之關係
法護之譯經
聶承遠聶道真所譯之經典
支法度支道根僧建所譯之經典
支施侖曇摩難提所譯之經典
浮陀跋摩所譯之毗婆沙論
道泰所譯之佛典
月婆首那
彌陀山所譯之佛典
大月氏流行之佛典分類表
大月氏流行之薩婆多部律
大月氏之大乘教
佛教之東傳與大月氏民族
睹貨羅語之佛典
漢譯佛典之原本
睹貨羅語佛典成立之年代
第三章 安息國及康居國之佛教
第一節 安息國之佛教
安息之建國
國運之隆盛
與中國交通之始及其狀況
安息國之商業
來華之安息僧徒
安息國多出傳道師之故
安息佛教之策源地
安世高所譯之經典
安世高在中國佛教史上之地位
安息及嚴佛調所譯之佛典
曇無諦安發欽及安法賢之翻譯
安息流行之佛教
安息之衰亡
安息民族之移動與傳道僧之國籍
安息佛教衰亡之時期
第二節 康居國之佛教
康居國之地位
康居民族與其國名
漢書時代之康居國勢
康居與粟弋之關係並駁白鳥庫吉氏之說
後漢以後之康居國
康國之位置
康居與中國之交通
康居國之譯經僧
粟戈之佛教
公元第四世紀以後康居佛教之狀態
第四章 于闐國之佛教
第一節 于闐建國之傳說
于闐國名之起原
西域記中關于于闐建國之記事
西藏傳中關于于闐建國之說
對於兩傳之批評與比較
瞿薩旦那之名稱
論于闐古代對於昆沙門天之信仰
阿育王之宰相耶舍
西域記傳說之可疑
西域記傳說之價值
西藏傳之地理的暗示
論西藏傳所記移民之人數
兩傳所記東西移民之衝突其矛盾及其批評
斯坦因氏對于于闐原民之意見
于闐國之語言文字
對於魏書西域傳所記之解釋
于闐人種與西藏人種之關係
于闐建國傳說之價值
于闐建國之年代
第二節 佛教之傳入于闐
西域記之傳說
惠生所傳與西藏所傳
佛教傳來之年代及傳教者之國籍
于闐與迦濕彌羅之交通
兩國傳說類似之點
關於勃伽夷城之傳說
于闐與迦濕彌羅之美術風俗
佛教輸入于闐傳說之真價
于闐國最初之伽藍
最初傳入于闐之佛教
西域記與慈恩傳之歧異及其判辨
第三節 于闐佛教之盛衰
vijayasambhava王以後(即公元第一世紀中期以後)七個世代之佛教狀況
vija-yavirya王時代(公元第四世紀)娑摩若僧伽藍之建立
vija-yavirya之年代考訂及當時于闐佛教興隆之狀
buddhadhuta羅漢之教化
hgento-shan伽藍之建立
vija-yavirya王以後二代間之佛教狀況
法顯時代于闐佛教之盛況
vijayajava王建寺之原因
vijayajava王之奉佛
vijayadharma王時代之于闐佛教
vijayasimha王時代之佛教情勢
vijayakirti王與同時之kanika王非迦膩色迦王之論證
蠕蠕族之侵入于闐
蠕蠕族之奉佛
嚈噠族之侵入于闐
于闐國與密宗及法華
vija(尉遲)王家與北魏
公元第六世紀初期于闐之佛教
于闐國與般若經
玄奘入于闐時之佛教
提雲般若與實叉難陀所譯佛典
公元第八世紀初期之于闐佛教
第八世紀末葉之于闐佛教
第十世紀之于闐佛教
回教徒之侵入與佛教之滅亡
第四節 于闐附近之純大乘教國
關於遮拘迦國佛教之記載
及其記載之來源
遮拘迦國之位置
玄奘所謂斫句迦國
法顯時代遮拘迦佛教之狀況
玄奘時代遮拘迦佛教之情勢
沮渠國之名稱
沮渠國之末路
沮渠族之奉佛事跡
遮拘迦國之大乘佛典未傳入中國之故
西域中唯一之純大乘教國
大乘教之所以流行于于闐遮拘迦兩國之故
第五節 于闐國之大乘教典
于闐傳入中國之大乘教典
于闐國與華嚴經及涅盤經
沮渠京聲所譯佛典與于闐國之關係
于闐國與法華經
月婆首那所譯之般若經
于闐所有大乘教典最完備之時代
于闐之大乘經典系由何處傳來
中印度與于闐之佛教的交通
關於媲摩城傳說之研究
西士爾其斯坦與于闐文化之關係
于闐附近地方大乘教典之創製
以于闐國首制大乘教典之論證
第五章 龜茲國之佛教
第一節 龜茲佛教之輸入時期及其佛典
龜茲國之位置
論阿育王壞目經之記事
白(帛)姓西域僧徒之國籍研究
由龜茲傳教事業之盛而推定佛教輸入之年代
由龜茲之地理而推定佛教輸入時期
白延及法炬所譯經典
白遠及帛尸梨蜜多羅所譯經典
鳩摩羅什略傳
龜茲之大乘教
龜茲之禪教
龜茲之律宗
第二節 羅什時代龜茲之佛教情狀
拘夷國之名稱
關於拘夷國之佛教記載
佛國舌彌在龜茲佛教界之地位
達磨跋陀之事跡及龜茲之小乘教
龜茲國之伽藍
蔥嶺以東之王及王族之佛教信奉
第三節 羅什以後之龜茲國佛教
羅什以後之龜茲國王之奉佛
龜茲佛教界之回顧
玄奘時代之龜茲佛教
龜茲國佛教之盛況
阿奢理貳寺與昭怙厘寺
玄奘以後之龜茲佛教
龜茲國佛教之滅亡時期
第六章 疏勒國及高昌國之佛教
第一節 疏勒之佛教
疏勒國之名稱及其由來
疏勒最初流行佛教之時代
疏勒王臣盤與佛教之關係
論疏勒國之佛缽
羅什時代之疏勒佛教界
法顯時代疏勒王之崇信三寶
法顯以玄奘以前之疏勒佛教
疏勒佛教之極盛時代
疏勒流行大乘教之故
公元第八世紀初期之疏勒佛教
疏勒佛教之滅亡時期
第二節 高昌之佛教
高昌國之位置及其沿革
大乘教流行於車師前部之證
晉代之高昌佛教
公元第六世紀之高昌佛教
伯雅王之奉佛
文泰王之奉佛
文泰王時代之佛教狀況
麴王家滅亡後之高昌佛教
高昌為東西文化之衝要地
畏兀兒種族之崇信佛法
畏兀兒語之佛典
土魯番之喇嘛教
公元第十五世紀高昌之佛教
第七章 迦濕彌羅國之佛教
第一節 佛教輸入迦濕彌羅之傳說
迦濕彌羅國之位置
罽賓國之名稱
漢書與魏書所記罽賓之位置
佛教輸入迦濕彌羅為佛滅後五十年或一百年之說
迦羅阿育王時代迦濕彌羅為上座部之根據地說
商那和修及優婆鞠多赴迦濕彌羅之傳說
佛教傳入迦濕彌羅之正確說法
第二節 公元第四世紀前迦濕彌羅之佛教
迦濕彌羅佛法之挫折
公元第一世紀迦濕彌羅之佛教
公元第一世紀初期迦濕彌羅佛教之盛況
迦膩色迦二世舉行結集之動機
此次結集與世友之關係
結集之委員會場及主席
以迦旃延與脅比丘為一人之說及其批評
此結集之結果
此結集與馬鳴之關係
關於脅比丘
僧伽羅剎與只夜多
結集舉行之時期
迦濕彌羅國之鎖國的學風
訖利多族之毀佛與雪山下王之護佛
第三節 公元第四五世紀時迦濕彌羅之佛教
迦濕彌羅佛教界之積極的活動期
道安西域記中關於迦濕彌羅佛教之記事
中國與迦濕彌羅之佛教的交往
來中國傳道之迦濕彌羅僧徒
往迦濕彌羅國之中國僧徒
迦濕彌羅國之小乘教
有部學派在迦濕彌羅之勢力
迦濕彌羅之禪法
迦濕彌羅之大乘教
第四節 公元第六世紀以後迦濕彌羅之佛教
摩醯羅炬王之毀佛
嚈噠之侵入
玄奘時代迦濕彌羅之佛教狀況
pravarasena二世紀之奉佛
玄奘時迦濕彌羅之大學僧及伽藍
王玄策所傳關於迦濕彌羅之佛教記事
公元第七世紀迦濕彌羅之佛教
公元第八世紀前後迦濕彌羅王族之建寺起塔
慧超時迦濕彌羅之佛教
悟空時迦濕彌羅之佛教
公元第八世紀中期迦濕彌羅之小乘教
公元第九世紀以後迦濕彌羅之佛教
迦濕彌羅佛教之衰亡
第五節 健馱羅國之佛教
健馱羅國之名稱及其位置
健馱羅式之佛教藝術
健馱羅佛教極盛時代
健馱羅之有部學僧世友法救
反對迦濕彌羅正統有部學說之健馱羅西方師
世親略傳及小乘思想
世親之師如意
世親之兄無著
法顯時代健馱羅之佛教狀況
宋雲當時之健馱羅佛教界
闍那崛多之事跡
玄奘當時健馱羅佛教衰微之象
慧超當時所記健馱羅佛教之盛況
悟空當時之健馱羅佛教界
健馱羅佛教之滅亡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2[1933]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國家圖書館
主題
InfoField
佛教史-西域
中圖分類
InfoField
B949.3
拼音題名
InfoField
xi yu zhi fo jiao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7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e that this work might not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ountries that do not apply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 and have copyright terms longer than life of the author plus 50 years. In particular, Mexico is 100 years, Jamaica is 95 years, Colombia is 80 years, Guatemala and Samoa are 75 years,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70 years, and Venezuela is 60 year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9:37,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9:37, 10 June 20234,402 × 6,368, 391 pages (31.7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西域之佛教 (1/1) by (日)羽溪了諦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1jh000209,10120; 民國圖書.1; 西域之佛教)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