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玄史生/Archive 4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Notification about possible deletion

Some contents have been listed at Commons:Deletion requests so that the community can discuss whether they should be kept or not.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go to voice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at their entry.

If you created these pages, please note that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been proposed for dele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we do not value your kind contribution. It simply means that one person believes that there is some specific problem with them, such as a copyright issue. Please see Commons:But it's my own work! for a guide on how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Please remember to respond to and – if appropriate – contradict the arguments supporting deletion. Arguments which focus on the nominator will not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nomination. Thank you!

Affected:

And also:

Yours sincerely,   — Jeff G. ツ please ping or talk to me 16:05, 19 January 2018 (UTC)

回應你的話。首先我很抱歉,提報你而我沒有通知你。我是從Túrelio說的話才知道,你已經有將「XX in Taichung」添加在「XX Open Day」,而且我剛剛知道有Category:Open days in Taiwan。問題是,當時你回退時沒告知我原因,我又忙於分類而忽略掉詢問你,形成我便宜行事( 意指直接提報你 ),再次抱歉。但是你的話,問題上的本質仍然回來到「User_talk:玄史生#You_said_"行政區劃是人文政治,不是地理"?」討論,兩者之間發生矛盾與抵觸,我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遵照你說的話去做。--Kai3952 (talk) 20:00, 30 January 2018 (UTC)

我說你很誇張耶!常常都混在一起。你看你說的話,對照我看到的現況,若是我真的按照你說的去做,那才真的是問題!例子太多了,我挑一個給你看:File:Visitors Leaving MRT Gangshan South Station 20170812b-1.jpg,岡山基地營區開放活動的地點就不是在岡山捷運站,你也把它當成是,請問我應該添加XX年還是不該添加?我這麼問可不是真的請你教我怎麼做,請看清楚我說話的「語意」。--Kai3952 (talk) 18:12, 31 January 2018 (UTC)
File:Visitors Leaving MRT Gangshan South Station 20170812b-1.jpgFile:Visitors_Walking_at_Jieshou_West_Road_to_Gangshan_Air_Force_Base_20170812.jpg,拍的是參加營區開放活動的人潮,其他各張像往返基地與南岡山站的接駁巴士(空軍租用),南岡山站前接駁處調度指揮的空軍士官,都是活動的一部分。就像大甲媽遶境回鑾安座File:張善政出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_03.jpg,你不能因為這是在鎮瀾宮內拍的,就不當成是遶境活動的一部分吧。--玄史生 (talk) 17:00, 1 February 2018 (UTC)
你看你說「你不能因為這是在鎮瀾宮內拍的,就不當成是遶境活動的一部分吧」這種話,我明明就在說「岡山捷運站」,你把話說成像我在惡搞鎮瀾宮遶境活動的分類,我是有這樣做嗎?--Kai3952 (talk) 19:51, 1 February 2018 (UTC)

File:張善政出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_03.jpg只是比喻,重點在把握照片的主旨,絕無批評足下惡搞大甲鎮瀾宮遶境活動分類之意。沒有任何人能一次就做到完美,足下整理張揆參加鎮瀾宮遶境回鑾安座活動的照片時,因為時間有限沒有另創分類,大部分直接擺在大甲鎮瀾宮分類下很正常,不會有人因此而責怪足下,小生只是梢花一點功夫做得更好而已、也請參考Category:2016 Dajia Mazu Pilgrimage

你可以清醒一點,好嗎!我問的是你這張圖「File:Visitors Leaving MRT Gangshan South Station 20170812b-1.jpg」。你拿「File:Visitors Walking at Jieshou West Road to Gangshan Air Force Base 20170812.jpg」這張圖對我解釋,又拿鎮瀾宮比喻去炫耀Category:2016 Dajia Mazu Pilgrimage,這些都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我問的是什麼,你可以問,而不是對我說「重點在把握照片的主旨」這種話,我詢問不是來看你如何教導我,有回答到我問題才是對事情有真正幫助,所以我希望你答覆時,可以看清楚並理解我在問什麼再來回答。我詢問的問題是:
以上,或許是我做法上問題才發生這情況,畢竟「岡山捷運站」與「2017年岡山基地開放日」並沒有衝突,但是我採用的做法也確實面臨有這問題,所以我唯一設想到方法,就是全部逐一檢視,看哪裡有遺漏,這樣就會反駁了你上次對我說的話,那麼你要我怎麼辦:應該添加?不應該添加?--Kai3952 (talk) 01:10, 2 February 2018 (UTC)
小生認為並不矛盾,因為Category:2017 Gangshan Air Force Base Open Day活動分類本身就有時效性,直接加Category:2017 in Kaohsiung自無疑義,但高捷南岡山站的分類下一般車站記錄性的照片當然不可能全是2017年拍攝,也有其他時間的攝影,依足下的整理方式,一定還會再去高捷南岡山站下,逐一確認除每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再加分類,這是避免重複最萬無一失的方式。如果還有誤會之處,也請足下修正。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建立編年分類,一開始先找高雄的活動高雄的歷史,確認可繫年的活動或歷史事件分類,然後再逐一就其他分類下一般記錄照加繫年分類,才能避免重複。--玄史生 (talk) 12:46, 3 February 2018 (UTC)
至於鎮瀾宮一事:
  • 我當初用意只希望不要因為混淆而徒增我分類上困擾,可是你用「你不能因為這是在鎮瀾宮內拍的,就不當成是遶境活動的一部分吧」這種話去指控,我創建「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分類而沒去對File:張善政出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 03.jpg添加,你藉此證明我也與你一樣「沒有人一次就做到完美」,我不清楚你是哪一種意思:
    • 第一種猜測:希望我維持「將岡山捷運站2017年岡山基地開放日混淆」現狀?
    • 第二種猜測:你看不慣我這人,所以你才用莫須有( 我沒有說「我不當成遶境活動」而你就給我栽上罪名 ),藉此迫使我停止這個問題的討論?
    • 第三種猜測:你可能真的當成我沒添加就是代表我不認為File:張善政出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回鑾安座儀式 03.jpg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使我向你回答為什麼時,你打算用我的回答去答覆我的問題,所以你意思是希望我自己先好好思考?
    • 第四種猜測:你對我莫須有,藉此要我學會「刮別人鬍子之前,要先把我的鬍子刮乾淨」道理?
    • 第五種猜測:你藉這種方式回答是想向我證明「照片裡有二個分類讓你混淆而不知道該怎麼添加,這總比照片裡的分類有被你遺漏添加來得好」你的觀點?--Kai3952 (talk) 03:12, 2 February 2018 (UTC)
小生只是舉例,不適指控,因為類似像這樣分類可以再整理的檔案永遠都有討論和改進的餘地,而不是非A即B的問題。--玄史生 (talk) 12:46, 3 February 2018 (UTC)
你自己看你說:「你不能因為這是在鎮瀾宮內拍的,就不當成是遶境活動的一部分吧」,這話就是非A即B的思考方式,同一句話的意思,不同表達就會給人產生不同結果上解讀,所以你這種表達就是一種指控。還有,你到現在還沒回答我詢問File:Visitors Leaving MRT Gangshan South Station 20170812b-1.jpg問題,面對同時擁有「岡山捷運站」與「2017年岡山基地開放日」二個類別的情況,你覺得該怎麼添加「Category:2017 in Kaohsiung」才好?--Kai3952 (talk) 14:17, 9 February 2018 (UTC)
關於該怎麼添加「Category:2017 in Kaohsiung」才好?上面已經有回答了。--玄史生 (talk) 14:31, 9 February 2018 (UTC)

戶外軌道區的鐵路車輛是舊打狗驛故事館的收藏品

我已經你這樣做並沒有通知我,建議你大規模動作之前,你可不可以向我通知,好像我知道發生什麼事。你寫的都是中文字,而且這麼剛好我編輯完就被你回退或修改,如果是別人則是會用英文溝通,所以你看起來好像刻意對我來的,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才使你刻意不通知我一聲。

如你說的,戶外軌道區的鐵路車輛是舊打狗驛故事館的收藏品,問題一:它是叫「戶外軌道區」,沒有叫「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官網沒有介紹它們二者之間的關係;問題二:你全部改過來,變成我要幫你一一查漏,並處理命名上問題,對我而言是增加分類上困擾。就這二個問題,你的編輯舉動在告訴我,你看準我分類之後,一次全部給我翻盤,過程沒有與我有任何討論或是通知,造成我在分類工作上增加負荷( 指白忙一場或重新整理分類,又或是回去逐一檢視自己的編輯 )--Kai3952 (talk) 20:14, 1 February 2018 (UTC)

小生自己創的分類,因為組織名稱變動,用字、拼音不當或已經清空,而被人移動或刪除,也是三天二頭常有的事,但小生只要確認分類變動就好,絕少懷疑別人的動機。小生英文不好,日文更差,用外文表達不但費時更辭不達意,所以能用中文溝通自然就用中文溝通,絕非刻意針對足下而來。至於編輯理由,小生在分類編輯已有說明,如果足下認為還有疑義之處,小生會在此補充說明。
本來舊打狗驛故事館(原打狗鐵道故事館)就是繼承舊高雄港車站的存在,所以不只站舍月臺,廣大的戶外軌道區和陳列車輛當然也是故事館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像高雄市觀光局高雄旅遊網的網頁,現在把戶外軌道區另外稱為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要另創分類,並無不可。只是戶外展示的鐵路車輛,還是調整一下分類比較妥當。
小生打字很慢,加上先前回覆其他問題與整理檔案,花了很多時間,通知不及之處,還請原諒。--玄史生 (talk) 21:54, 1 February 2018 (UTC)
你這樣說就已經懷疑到我的動機了,你解釋只是愈描愈黑。
我已經將「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重定向到「舊打狗驛故事館」,另設「戶外軌道區」類別去取代;為了避免與整個園區叫「舊打狗驛故事館」有混淆,我另設「舊打狗驛故事館的主建築」類別去取代,這樣就知道這棟建築的前身是高雄港車站。--Kai3952 (talk) 22:10, 1 February 2018 (UTC)
小生1月31日回醫院門診,花了一整天時間,2月1日下午才有時間用電腦上網,又再往上花了很多時間確認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的定義與範圍才敢修正,又怎能刻意挑時艱找時間找麻煩?但是小生的分類些正造成足下額外的作業負擔之處,還真是抱歉。--玄史生 (talk) 13:25, 3 February 2018 (UTC)
我應該也要負起責任,因為可以事先做到盡善盡美而沒有做到,否則怎麼會像你說的這樣,你都能查到正確資訊,而我怎麼分類之前沒有去查到呢,我這樣埋怨你,反而成了推卸責任,看來我被你鞭策一番是我自找的。我有花時間去找資料,「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不是官方定調的稱呼,但它仍然還有人使用,我根據地址追查到它是指「舊打狗驛故事館」。--Kai3952 (talk) 14:32, 9 February 201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