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Thuptendolma
Mewa Monastery 麥窪寺(萬像大慈法輪寺)是紅原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該寺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與若爾蓋公路之間的阿木柯河鄉的內部,距紅原縣城17從紅原至若爾蓋公路掛滿經幡的分道口至寺院還有8公里的土路。麥窪寺也叫萬像大慈法輪洲,是草地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中最大的寺院。其教派在佛教廣泛流傳,具一定國際影響。至今已有近350年的歷史,在佛教界沿用盛名。麥窪寺宗教文化旅遊區的開發以麥窪寺為主,以藏傳佛教文化為景觀特色主。阿木柯河水庫是阿木柯水文站築建的壩區,生態環境良好,草地肥美,花似錦,原始森林蔥鬱,珍禽異獸隨處可見。
- 中文名稱
- 麥窪寺 (麦洼寺)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
- 氣候類型
- 季風高原型氣候
歷史沿革
寺院於1646年建立之時並不在紅原縣境內,而是在甘孜,據傳是藏傳佛教七覺士毗諾住過的地方,初建時稱麥儒寺。麥儒寺幾經輪轉,於1929年隨麥窪部落遷移到阿木卡口,彼時為供養寺院。1940年,麥窪的萬像大慈法輪林為結束供養寺院的歷史奠基建寺,此後,人們習慣上稱寺院為麥窪寺1958年大經堂去世,並建成大佛塔。「民改」時期,麥窪寺定為保留寺院,實行寺廟改革,反掉宗教特權,僧侶大部回家。「文革」時期寺院建築大部分被毀廢棄。1979年,麥寺恢復寺廟院並由謝拉甲木參主寺。1982年10月十世班禪師認定廟址在阿木卡口,並總理批示:「為了繼承和弘揚佛法,其中萬像大慈法輪林,在阿木柯恢復重建。1983年,由國家撥款、群眾捐款資助工開始今天看到我們的麥窪寺。1990年新的大殿基本死亡,並逐步建成五明佛學院和修行院各一所,成為川西北最大的寧瑪派寺院。
麥窪寺作為一個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歷史淵源十分悠久。寧瑪派是十一、十二世紀逐步形成的研究奉行藏傳佛教派別,習慣上也稱紅教。寧瑪派遵照由蓮花生、無垢友、毘盧遮那和娘定內增桑波等人傳承的密教典籍,以弘揚舊密咒為主。
在寺院的周邊靠近公路的公路上,一條長長的轉經房綿延近1公里,類似於一座奏響的長廊,與寺院背靠的群山那邊,將整個寺院合抱在一起。寺院的山門就設置了在轉經房的中段,進入山門,沿著公路可以直抵寺院大殿。
建築格局
寺院大殿自1984年動工至1993年全部竣工,歷時十年。新落成的寺院大殿長63米,寬48米,高21.5米,共分三層,總建築面積達6048平方米。座勢向南,四面環山,前有阿木柯河蜿蜒流過,藍天白雲,高原綠野,更映襯出廟宇的雄偉巍峨。大殿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將傳統宗教藝術與現代建築材料結合,是典型的藏漢風格結合的建築,瀑佈時曾有全國各地能工巧匠共同協作,各施才藝,共同完成這座堪稱藏文化和宗教藝術的殿堂。大殿為方形建築,殿頂為歇山頂黃琉璃瓦,殿背飾銅底鎵金法輪,殿堂內雕樑畫棟,浮雕朱柱,色彩艷麗,金碧輝煌。三層大殿,一層為大經堂,二樓為藏經樓,三層為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