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7jh001738-107272 地理學通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739 × 1,058 pixels, file size: 9.9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1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地理學通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傅角今編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地理學通論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上海)
Description

目錄
緒論
一 地理學之發達
二 地理學之意義
三 地理學通論在地理學中之地位
卷上 自然地理學
第一編 天文地理概要
第一章 宇宙
第二章 星雲
第三章 太陽系
一 概說
二 太陽
第四章 行星概說
一 水星
二 金星
三 火星
四 小行星
五 木星
六 土星
七 天王星
八 海王星
九 冥王星
第五章 彗星
第六章 流行
第七章 地球
一 地球之生成
二 地球之內狀
三 地球之形狀
四 地球之廣袤
五 地表之測定
六 地磁
七 地球之運動
第八章 月及日月蝕
第一節 月
第二節 日月蝕
第九章 歷
一 太陽曆
二 太陰曆
第二編 陸界地理概要
第一章 地球之表面
第一節 地球之面積
第二節 海陸之區域
第三節 大陸之干支
第四節 海岸線
第五節 陸面之形態
一 山嶽與溪谷
二 平原與高原
三 河流及湖沼
四 河口與三角洲
五 凹地及不毛地
第二章 地殼之構造
一 岩石及其種類
二 地層之排置
三 地史
第三章 地殼之變動
一 火山
二 地震
三 陸地之升降
第四章 地表之變化
一 水之作用
二 空氣之作用
三 生物之作用
第三編 海洋地理概要
第一章 海洋之分布
第一節 大洋之區劃
第二節 海
第三節 大洋之面積
第二章 海水之深度
第三章 海水之性質
第一節 海水之成分
第二節 海水之比重
第三節 海水之色與光
第四節 海水之溫度
第四章 海底之沉積物
第五章 海水
第六章 海水之運動
第一節 波浪
第二節 洋流
第三節 潮汐
第四編 氣界地理概要
第一章 空氣之性質
第二章 氣溫
第三章 氣壓
第四章 風
第五章 空中之濕氣
第一節 雲露霜雪雨
第二節 降雨量
第六章 空氣中諸現象
第七章 氣候
第五編 生物地理概要
第一章 生物之分布
第一節 生物移動在地理範圍中之原因
第二節 生物分布之障礙
第三節 生物分布之媒介
第四節 生物之水平分布
第五節 生物之垂直分布
第二章 馬來群島附近生物地理之研究
第三章 古代之生物及其分布
卷下 人文地理學
第六編 人種地理概要
第一章 人種之起源
第一節 人類之發生期
第二節 人類之來由
第三節 人類之發生地
第二章 人類地理上之分布
第三章 人類之種別
一 形性之標準
二 普通種別之標準
三 人種細別表
第四章 各種族概說
一 亞細亞人種
二 歐羅巴人種
三 阿非利加人種
四 亞美利加人種
五 馬來人種
六 天然民族問題
第五章 語言之分布
第六章 宗教之分布
第一節 宗教之起源
第二節 宗教之種類
第三節 現世主要宗教概說
一 佛教
二 婆羅門教
三 回教
四 猶太教
五 基督教
第四節 各教之信徒
第七章 人口密度
第八章 世界人口之增減
第九章 世界移民概況
第一節 各國移出概況
第二節 各國移入概況
第三節 我國移民概況
第七編 實業地理概要
第一章 實業之意義
第二章 世界之農業及其分布
第一節 穀類
第二節 麥類
第三節 豆類
第四節 纖維植物
第五節 嗜好品
第六節 橡皮
第三章 世界之礦產業及其分布
第一節 金屬礦
第二節 非金屬礦
第四章 世界之畜牧業及其分布
第五章 世界之水產業及其分布
第六章 世界之工業及其分布
第一節 紡織工業
第二節 制絲工業
第三節 火柴工業
第四節 造紙工業
第五節 瓷器工業
第六節 玻璃工業
第八編 交通地理概要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鐵路
第一節 歐洲之鐵路
第二節 北美之鐵路
第三章 世界之航路
第一節 大西洋之航路
第二節 太平洋之航路
第三節 印度洋之航路
第四節 最近三大洋上列強之海運競爭
第四章 我國交通概況
第九編 政治地理概要
第一章 政治區域與自然區域
第二章 國家
第一節 國家之意義
第二節 國家之種類
第三章 國際聯盟
第一節 國際聯盟之組織
第二節 國際聯盟之主要機關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三年[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609/906
主題
InfoField
中學地理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G634.55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6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0:24, 12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0:24, 12 June 2023739 × 1,058, 381 pages (9.9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地理學通論 (1/1) by 傅角今編 (batch task; nlc:data_416,17jh001738,107272; 民國圖書.10; 地理學通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