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3760-85232 國際法概論.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1,025 × 1,427 pixels, file size: 13.08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8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國際法概論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泉哲原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國際法概論
Publisher
神州國光社
Description

共5編。第1編總論,概述國際法的概念、淵源、沿革及國際法上的人格等;第2編國家的國際的絕對權,論述國家的起源、領土權、國家對國境外的權利、對人民的權利、國家生存的權利等;第3、5兩編為平、戰時的國際關係,包括外交機關、領事、條約、紛爭的解決、陸海空法規等;第4編則專介國際聯盟組織。譯者對中國國籍法、國際聯盟組織、領海灣港的概念、無害通過權、連續航海主義等問題有所補充,並對著者的錯誤有所修正

目錄
序論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國際法的概念
第一節 自然法和國際法
第二節 國際法是法呢是權呢
第三節 國際法和法律
第四節 國際法和國內法
第五節 國際法和政治社會
第六節 國際法和國際道德
第二章 國際法的淵源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神法
第三節 制定法
第四節 慣習
第五節 馬弩法典
第六節 希伯來法
第七節 希臘法
第八節 羅馬法
第九節 教會法
第十節 國內法
第十一節 公人及私人的行為
第十二節 政府的命令
第十三節 學會的決議
第十四節 學說
第十五節 法庭的判決
第十六節 宗教
第十七節 歷史
第十八節 理論
第三章 國際法的沿革
第四章 國際法上的人格
第一節 教皇
第一款 法王廳
第二款 自治殖民地
第三款 公人及私人
第四款 未開及半開種族
第五款 交戰團體
第六款 國際管理地域及委任統治地
第七款 國家
第二節 國家
第一款 序說
第二款 主權國
第三款 國民和國家
第四款 國家的定義
第五款 國家的法理的平等
第六款 國家的政治的不平等
第七款 國家的分類
第一 主權國
一、 單純國家
二、 複合國家
第二 一部主權國
第三 永世中立國
第二編 國家的國際的絕對權
第一章 國家的起原,承認,存續,消滅
第一節 國家的起原
第二節 承認
第一款 國家的承認
第二款 承認的方法
第三款 新政府的承認
第四款 交戰團的承認
第三節 國家的存續
第四節 國家的消滅
第五節 國家的繼承
第二章 領土權的獲得
第一節 教皇的授與
第二節 發見及先占
第三節 分水嶺、中間距離、背後地主義
第四節 勢力範圍
第五節 殖民保護國
第六節 自然增大(或添加)
第七節 割讓
第八節 征服
第九節 合同
第十節 租借
第十一節 委任統治
第十二節 特許公司
第十三節 國民一般投票
第十四節 時效
第十五節 拋棄
第三章 國家關於領土的權利
第一節 領土
第二節 國境
第三節 領水
第一款 領海
第二款 湖水及內海
第三款 海峽
第四款 運河
第五款 港灣
第六款 河川
第四節 領空
第四章 國家對國境外的權利
第一節 公海
第一款 海洋的自由
第二款 涉及公海的領土權
第三款 海賊
第四款 公海中的漁業
1 海峽漁業
2 北海漁業
3 北大西洋漁業
4 北太平洋漁業
第五款 海底電線的保護
第六款 無線電信
第二節 公空
第三節 運河
第四節 國際河川
第五節 地役
第六節 治外法權
第五章 國家對人民的權利
第一節 國籍
第二節 國籍取得的方法
第一款 出生
第二款 歸化
第三款 婚姻
第四款 妻的國籍
第五款 跟隨父母的未成年者
第六款 養子入贅
第七款 認知
第八款 回復
第九款 對外國政府的服務
第十款 居住選擇及私生子的資格變更
第十一款 領土主權的變更
第十二款 革命
第十三款 二重國籍及無國籍
第三節 國籍的脫離
第四節 國籍的效果
第五節 居住
第六節 外國人
第七節 罪人引渡
第六章 國家生存的權利
第一節 自衛
第二節 干涉
第三節 門羅主義
第三編 平時國際關係
第一章 外交機關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外交官的等級
第三節 秘書及其他使館官吏
第四節 特使及特派員
第五節 非外交的使節
第六節 私設外交官
第七節 外交官職務的開始
第八節 外交官使命的終了
第九節 外交官的權利及義務
第二章 領事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領事的種類
第三節 領事的交換
第四節 領事的職務
第五節 領事的地位及特權
第六節 領事職務的終了
第三章 條約
第一節 條約的意義
第二節 條約的種類
第三節 條約締結權
第四節 條約的批准
第五節 條約的效果
第六節 條約的履行
第七節 條約的解釋
第八節 條約的終息
第四章 國際紛爭的解決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親和的手段
第一款 外交談判
第二款 周旋
第三款 調停
第四款 國際調查委員會
第五款 公斷
第六款 依國際聯盟規約的解決機關
第三節 非親和的手段
第一款 外交關係的斷絕
第二款 報復
第三款 武力的表示
第四款 武力的使用
第五款 報仇
第六款 船舶的扣留
第七款 平時封鎖
第四編 國際聯盟
第一章 序說
第二章 聯盟組織
第三章 軍備制限
第四章 聯盟加入國的義務
第五章 常設國際法廷
第六章 制裁
第七章 國際警察
第八章 條約的公表
第九章 委任統治
第十章 社會問題
第十一章 各種國際事務局的統一
第十二章 國際勞動狀態改善基本規定
第十三章 國際聯盟規約的缺點
第五編 戰時國際關係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 戰爭的概念
第二節 戰爭的種類和目的
第三節 交戰國
第四節 交戰區域
第五節 戰爭特情
第六節 交戰國的武力
第七節 敵性
第八節 戰爭的開始
第九節 戰爭開始的結果
第十節 休戰條約
第十一節 降服條約
第十二節 戰爭的終了
第二章 陸戰法規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交戰者的資格
第三節 害敵手段
第四節 俘虜
第五節 傷病死者的處置
第六節 突擊包圍及攻擊
第七節 間諜及戰時叛逆
第八節 奇計
第九節 軍事占領
第三章 海戰法規
第一節 海戰的目的
第二節 海戰中交戰者的資格
第三節 海戰中的私有財產
第四節 海戰中拿捕的制限
第五節 敵公船的攻擊和拿捕
第六節 敵商船的防壞和押收
第七節 商船的防禦的武裝
第八節 海戰中的害敵手段
第九節 傷病者及難破船
第十節 間諜叛逆和奇計
第十一節 軍事捐和特別捐
第十二節 砲擊
第十三節 海底電線的破壞
第四章 空戰法規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空戰區域
第三節 害敵手段
第四節 間諜及戰時俘虜
第五節 非中立的行為
第六節 空中的私有財產
第五章 中立法規
第一節 總說
第一款 中立的沿革
第二款 中立的意義
第三款 中立的種類
第四款 中立的開始及終了
第五款 中立的權利義務
第二節 封鎖
第一款 封鎖的意義
第二款 封鎖的設定
第三款 封鎖的效果
第四款 封鎖違反
第三節 戰時禁製品
第一款 戰時禁製品的意義及種類
第二款 禁製品的輸送
第三款 對禁製品輸送的處罰
第四節 非中立的行為
第五節 臨檢搜索拿捕及審檢
第一款 臨檢搜索
第二款 拿捕(附捕獲審檢所)
第三款 審檢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年[1931]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D99/34
主題
InfoField
國際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9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0],348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3:02,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3:02, 11 June 20231,025 × 1,427, 380 pages (13.08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國際法概論 (1/1) by 泉哲原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3760,85232; 民國圖書.9; 國際法概論)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