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2208-85852 世界經濟地理講座.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883 × 1,275 pixels, file size: 36.16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807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世界經濟地理講座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蘇〕И. А. 維特威爾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世界經濟地理講座
Publisher
光明書局[發行者]
Description

目錄
本編
第一篇 資本主義世界總論
第一章 世界的分割
帝國主義時代以前的殖民地侵奪
帝國主義時代的殖民地侵奪
帝國主義體制內中間地位的國家及半殖民地
瓜分世界與帝國主義列強間競爭的尖銳化
引到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矛盾
帝國主義大戰和世界經濟分裂為兩種體制
戰後世界的政治地圖
第二章 按經濟類型及水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差別
第一節 高度資本主義的國家
高度資本主義國家的標誌
機器製造業的發展
工業的經濟類型或工
農業的經濟類型
鐵路網的發展
資本輸出
財富的分配與普羅列塔利亞化的程度對比
高度資本主義國家的構成
第二節 有着資本主義發展的中等水準的國家
第三節 殖民地國家半殖民地國家及屬國
移民的殖民地
殖民地國家的標誌
殖民地國家的農業
原料資源動力資源的利用
製造工業
第三章 世界經濟恐慌
轉到特種蕭條
第二篇 歐羅巴洲
第一章 大不列顛(英國)
構成及規模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
地平面、河流、海岸線
礦藏及水分
氣候
土壤、植物、動物界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地理上偉大發現以前的英國地位
爭取海上的統治權
劫掠殖民地與原始積蓄
由農民剝奪土地及創造普羅列塔利亞
工業革命
勞動者階層的狀況
英國的工業獨占及殖民第獨占
喪失工業的支配權
英國戰後的衰落
第三節 居民
民族的構成
人口的密度、城市
移民
勞動者階層的生活條件
第四節 國民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五節 工業
動力資源及原料資源
工業的一般特徵
舊的輸出部門
對舊企業改組的企圖
新部門
第六節 農業
英國農業的意義
農業發展的歷史
社會條件
農業的專門化
漁業
第七節 區域
第一段 英格蘭東南部(倫敦區)
一般特徵
倫敦港
倫敦的居民
倫敦的地理
英格蘭東南部
倫敦近郊
第二段 英格蘭西南部
第三段 英格蘭北部及西部
一般特徵
北明翰及設菲爾德金屬工業區
威爾斯南部煤炭及冶金區域
約克夏及蘭開夏紡織區
英格蘭北部煤炭、冶金及造船區域
第四段 蘇格蘭
中部蘇格蘭工業區
愛爾蘭山地區
第八節 運輸
海上運輸
國內運輸
第九節 對外貿易
對外輸出和支付平衡
第十節 不列顛帝國
規模及重要性
不列顛帝國的政治構成
不列顛帝國的地理
不列顛帝國內部的聯繫及矛盾
鞏固帝國統一的企圖
第十一節 大不列顛的國際情況
與其他帝國主義列強的關係
大不列顛和關係
第十二節 愛爾蘭
自然環境
簡略的經濟
歷史綱要
北愛爾蘭
愛爾蘭自由邦
第二章 法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和國境
地面及河流
礦物富源及水力
氣候、土壤、植物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第一段 大戰以前的法國
工業發展的薄弱性
法國是國際的高利貸者
農業恐慌及工業發展的強化
第二段 戰後的法國
大戰對法國工業的影響
戰後的工業化
通貨膨脹時掠奪勞動大眾
第三節 居民
民族的構成
居民很薄弱的增加
勞動力的缺乏及外人移入
人口的密度、城市
第四節 國民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五節 工業
一般特徵
動力
工業的主要部門
第六節 農業
農業發展的社會
歷史條件
一般特徵
養畜業
農業
第七節 區域
第一段 北部區域
一般特徵
巴黎的發展
巴黎的重要性
巴黎的地理
海港
北部礦工業及紡織頁區域
第二段 法國東部
洛林
亞爾薩斯
第三段 里昂工業區域
第四段 西北部農業區域
第五段 西南部農業區域
第六段 中南部農業區域(中部山地區域)
第七段 地中海沿岸
第八節 運輸
第九節 對外貿易及支付平衡
第十節 法國的殖民的領有
第十一節 法國和蘇聯
第三章 荷蘭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主要各部門
殖民地
第四章 比利時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主要各部門
第五章 德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況、國界
地面
河流
礦物富源及水力
氣候、土壤、植物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十九世紀前半葉德國的落後
德國工業發展的起始及其政治的統一
德國的工業化及德帝國主義的成長
根據凡爾賽條約的德國的損失
德國資本主義的復興及其特別的矛盾
恐慌和法西主義的革命
第三節 居民
第四節 國民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五節 工業
一般特徵
礦工業及能力生產
五金工業及機器製造業
化學工業
紡織工業和印刷工業
第六節 農業
農業發展的社會
歷史條件
農業和養畜業
第七節 區域
第一段 德國東部
柏林
西里西亞
第二段 萊茵—衛斯特華里工業區
第三段 德國中部工業區域
第四段 西北部鋼網口的及養畜的區域
第五段 西南部工農業區域
第六段 巴伐利亞農業區域
第八節 運輸及對外貿易
第九節 德國的國際情況
向東方的侵略
德國和蘇聯
第六章 意大利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況
意大利北部
亞平寧半島及海島
對於農業及工業的環境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第三節 居民
第四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及工業
第五節 農業
第六節 區域
第一段 意大利北部
第二段 意大利南部
第七節 對外貿易
第八節 意大利的國際情況
意大利和蘇聯
第七章 瑞士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面及河流
氣候和植物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第三節 經濟及居民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工業
農業
區域
第四節 瑞士的國際情況
第八章 多腦河各國
奧—匈帝國及其分裂
在多腦河各國的帝國主義矛盾
第一節 奧地利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工業和農業
勞動者階層的狀況與革命危機
國際情況
第二節 匈牙利
匈牙利的構成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
第三節 捷克斯拉夫
第一段 自然環境
第二段 居民
民族的構成
居民及城市的分布
第三段 經濟
一般特徵
工業
農業
第四段 國際情況
第九章 西班牙和葡萄牙
第一節 比里牛斯半島(伊比利亞半島)的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及地面
氣候和植物
河流
礦物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勞力
比里牛斯半島各國的衰落
西班牙的革命
第三節 西班牙
一般特徵
居民
農業
工業
運輸及對外貿易
殖民地
第四節 直布羅陀
第五節 葡萄牙
第十章 巴爾幹各國
第一節 巴爾幹半島總論
自然環境
居民
帝國主義的矛盾和政治地圖的刪改
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南斯拉夫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農業
工業
運輸、對外貿易、外國資本
第三節 阿爾巴尼亞
第四節 保加利亞
自然環境
經濟及居民
第五節 希臘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區域
外國資本及對外聯繫
第十一章 四看的納維亞各國
第一節 丹麥
自然環境
經濟
冰洲
第二節 挪威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
世俾茲〓爾根
第三節 瑞典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工業
農業
運輸及對外貿易
第十二章 蘇聯的西鄰
第一節 芬蘭
獨立芬蘭的形成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
芬蘭與蘇聯
第二節 沿波羅的海各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分為獨立國
第一段 自然環境
第二段 愛沙尼亞的和拉脫維亞的經濟及居民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農業
工業
第三段 立陶宛的經濟及居民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農業和工業
第四段 波羅的海沿岸各國與蘇聯
第三節 波蘭
第一段 自然環境
地面及河流
氣候、土壤、植物
礦藏
第二段 居民
第三段 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四段 農業
第五段 工業
第六段 區域
第七段 運輸及對外貿易
第八段 波蘭和蘇聯
第四節 羅馬尼亞
第一段 自然環境
第二段 居民及經濟
居民
經濟的一般特徵
農業
工業
運輸及對外貿易
第三段 羅馬尼亞與蘇聯
第三篇 亞美利加洲
第一章 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國界及海岸線
地面
內水
礦物富源
氣候
土壤、植物、動物界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在北美的英國殖民地及美國的形成
一八六一年—六五年南北戰爭以前美國的發展
美國資本主義的繁榮及過渡到帝國主義
美國占世界的首位及恐慌
第三節 居民
外人移入與[美利堅化]
黑人和印第安人
居民的密度及主要城市
第四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
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
生產集中高度技術及勞動生產性
先前發展速度的喪失
工農業的經濟類型
對國外市場依存性的程度
第五節 工業
礦工業
製造工業
第六節 農業
農業的社會條件及其恐慌
農業的生產性及其主要部門
第七節 區域
第一段 北部
工業的東北
沿湖工農業區域(近西)
農業的中西區域
第二段 南部
第三段 西部
第八節 運輸
巴拿馬運河
第九節 對外貿易
第十節 美國的國際情況
美國和蘇聯
第二章 加拿大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國界和海岸線
地平面和內水
礦物富源
氣候、植物、動物界
第二節 居民
第三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四節 區域
東區
中部加拿大
西部加拿大
第五節 加拿大和蘇聯
第三章 拉丁美洲
構成、規模、對帝國主義的從屬性
第一節 自然環境
海岸線、地面、河流
氣候和植物
礦物富源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過去殖民地的拉丁美洲
獨立共和國的形成及他們對英國資本的隸屬
英美在拉丁美洲的競爭
第三節 居民和階層關係
居民的民族構成
居民的密度和主要城市
階層關係
第四節 主要的生產部門
農業
礦工業
製造工業
恐慌
第五節 阿根庭
經濟的一般特徵
區域
第六節 巴西
經濟的一般特徵
區域
第四篇 亞西亞洲
第一章 日本
構成及規模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面及河流
氣候和植物
礦物富源
第二節 現代日本帝國的起源
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封建日本的落後及一八六八年未會完成的布爾喬亞革命
日本在帝國主義強國中的轉變及其第一次侵獲
日本在帝國主義大戰中的侵獲
一九三一年以來對中國的進攻及向前侵略的準備
第三節 居民
第四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
發展的資本主義與封建殘餘的結合
軍事威力與比較薄弱的經濟基礎
第五節 農業
耕區的土地分配
土地所有權與土地利用權
養畜業
漁業
農作
第六節 工業
動力資源
金屬的探掘量及熔煉量
製造工業
第七節 區域
本州島
九州島
四國島
北海道島
第八節 運輸和對外貿易
運輸
對外貿易
第九節 日本的國際情況及太平洋上帝國主義矛盾的糾結
太平洋上帝國主義的配置
日本、美國、大不列顛
日本和蘇聯
第二章 中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及國界
地面及河流
氣候和植物
礦物富源及水力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中國的被征服
在帝國主義壓迫下的中國
民族革命運動的開始
中國的分裂及布爾衡亞民主運動的高漲
第三節 居民
民族構成
人口密度和城市
人口的增加和移民
第四節 農業
一般特徵
灌溉和對水災的防禦
施肥
農業技術的落後
土地所有權和土地利用權
農業的部門
農業的衰落
第五節 工業
一般特徵
採礦工業和能力生產
製造工業
小工業
第六節 運輸
第七節 區域
第一段 華東區
華中
華南
華北
第二段 滿洲
日本到滿洲的侵奪
自然環境
居民
經濟
第三段 內蒙古
第四段 西藏
第五段 新疆
第八節 帝國主義在中國
第九節 蒙古人民共和國·杜芬人民共和國
自然環境
簡短的歷史綱要
一般特徵
居民
農業
工業、運輸、對外貿易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國際情況
第三章 英屬印度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及構成
地面及河流
氣候
礦物富源及動力資源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對印度的掠奪
印度手工業的破壞
印度在英國統治下的經濟發展
印度的政治機構
第三節 居民
勞動大眾的生活水準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第四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五節 農業
灌溉的不充分
農業的技術落後
土地所有權和土地利用權
農業的部門
第六節 工業
第四章 印度支那和東印度群島
地理狀態及構成
自然環境
經濟
第五章 伊朗(波斯)
自然環境
居民
伊朗和英帝國主義
經濟
運輸及對外貿易
伊朗與蘇聯
第六章 阿富汗
自然環境
居民
阿富汗和英帝國主義
經濟
第七章 土耳其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面
氣候
植物、土壤、礦物
第二節 經濟—歷史綱要
戰前的土耳其
戰后土耳其的分割及其民族的復興
第三節 居民
第四節 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五節 農業
農業的落後性
農業的部門
農業的配置
第六節 工業
第七節 運輸及對外貿易
第五篇 阿非利加洲
第一章 通論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地理狀態及輪廓
地面與河流
礦物富源
氣候、植物、動物界
第二節 非洲的分割
歐洲人在非洲最初的侵入
非洲的分割
非洲現行的政治地圖
第三節 居民
居民的分配及城市
黑人的被榨取
第四節 生產力的發展及主要經濟部門
經濟的殖民地類型及低度的發展水準
運輸
農業
礦工業
對外貿易
第二章 埃及
自然環境
經濟
第六篇 澳大利亞洲
第一章 澳洲同盟
第一節 自然環境
澳洲的孤立性
海岸線、地面、河流
礦物富源
氣候、植物、動物界
第二節 居民
第三節 經濟
農業
工業
經濟的分野
第二章 新西蘭
第七篇 結論
第一章 資本主義世界內部矛盾的尖銳化
帝國主義矛盾最重要的經濟點
戰爭的準備
階層矛盾的尖銳化
第二章 資本主義世界與蘇聯
蘇聯國民經濟的上升和資本主義各國的恐慌
蘇聯和資本主義世界的關係
附編
社會主義蘇聯經濟地理
第一章 蘇聯的構成及地理概況
構成及規模
地理概況和地平面
河流和海岸線
氣候、土壤、植物、動物
自然富源
第二章 國民經濟的一般特徵
戰前俄國的國民經濟概況
蘇聯國民經濟的構成
蘇聯生產配列中的主義躍變
第三章 工業
工業的一般特徵
動力
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
機器製造和化學工業
各種輕工業
第四章 農業
農業的一般特徵
穀物農場
技術植物
養畜業
林業、獵業、漁業
農業分區的專門化
第五章 運輸
鐵路
河道運輸
海上運輸
汽車運輸和航空運輸
第六章 蘇聯各共和國
俄羅斯共和國
烏克蘭共和國
白俄羅斯共和國
後高加索各聯盟共和國
卡柴赫共和國
中亞細亞各聯盟共和國
附錄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八年[1939]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F119.9/11
主題
InfoField
經濟地理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119.9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7,765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1:37,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1:37, 11 June 2023883 × 1,275, 807 pages (36.16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世界經濟地理講座 (1/1) by (蘇)И. А. 維特威爾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2208,85852; 民國圖書.9; 世界經濟地理講座)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