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15jh001985-85714 民法債 第1卷.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835 × 1,195 pixels, file size: 8.51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283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民法債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周新民編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民法債
Volume 第1卷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上冊包括緒論和總論,概述債法和債權,以及債的發生、標的、效力、多數債務及債權人、債之移轉與消滅等;下冊為各論,對買賣、互易、交互計算、贈與、租賃、僱傭、承攬、出版等24種債分別研究。書中對債法術語、立法理由扼要闡明,對難懂條文舉例說明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債法
第一節 債法的命名
第二節 債法的性質
第三節 債法的範圍
第二章 債權
第一節 債權的意義
第二節 債權與物權
第三節 債權與請求權
總論
第一章 債之發生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契約
第一款 契約的意義
第二款 契約的分類
第三款 契約的成立
第一項 要約
第二項 承諾
第三項 合意與不合意
第四項 契約成立的時期
第四款 懸賞廣告
第三節 代理權的授與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授權行為
第三款 共同代理
第四款 無權代理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表見代理
第三項 狹義的無權代理
第四節 無因管理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無因管理的要件
第三款 無因管理的效力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管理人的義務
第三項 本人的義務
第四款 無因管理的承諾
第五節 不當得利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不當得利的要件
第三款 不當得利的效力
第六節 侵權行為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侵權行為的要件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客觀的要件
第三項 主觀的要件
第三款 共同侵權行為
第四款 特殊侵權行為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公務員的責任
第三項 法定代理人的責任
第四項 雇用人的責任
第五項 定作人的責任
第六項 動物占有人的責任
第七項 工作物所有人的責任
第五款 侵權行為的效力
第二章 債之標的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種類的債
第三節 貨幣的債
第四節 利息的債
第五節 選擇的債
第六節 損害賠償的債
第三章 債之效力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給付
第一款 給付的意義
第二款 給付的方法
第三款 注意義務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故意
第三項 過失
第四項 事變
第四款 給付不能
第一項 給付不能的意義
第二項 給付不能的種類
第三項 給付不能的效力
第五款 不完全給付
第三節 遲延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給付遲延
第一項 給付遲延的意義
第二項 給付遲延的要件
第三項 給付遲延的效力
第三款 受領遲延
第一項 受領遲延的意義
第二項 受領遲延的要件
第三項 受領遲延的效力
第四節 保全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代位權
第一項 代位權的意義
第二項 代位權的要件
第三項 代位權的行使
第四項 代位權的效力
第三款 撤銷權
第一項 撤銷權的意義
第二項 撤銷權的要件
第三項 撤銷權的行使
第四項 撤銷權的效力
第五節 契約的效力
第一款 總說
第二款 契約的標的
第三款 契約的確保
第一項 定金
第二項 違約金
第四款 契約的解除
第一項 解除的意義
第二項 解除的原因
第三項 解除的方法
第四項 解除的效力
第五項 解除權的消滅
第五款 終止契約
第六款 雙務契約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同時履行抗辯
第三項 給付不能之於雙務契約
第七款 涉他契約
第一項 總說
第二項 由第三人為給付的契約
第三項 向第三人為給付的契約
第四章 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可分的債
第三節 連帶的債
第一款 連帶債務
第二款 連帶債權
第四節 不可分的債
第五章 債之轉移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債權的讓與
第三節 債務的承擔
第六章 債之消滅
第一節 總說
第二節 清償
第一款 清償的意義
第二款 清償人
第三款 受領清償人
第四款 清償的方法
第一項 一部清償
第二項 代物清償
第三項 債務更新
第五款 清償地
第六款 清償期
第七款 清償的費用
第八款 清償的抵沖
第九款 清償的效力
第三節 提存
第一款 提存的意義
第二款 提存的要件
第三款 提存的效力
第四節 抵銷
第一款 抵銷的意義
第二款 抵銷的要件
第三款 抵銷的方法
第四款 抵銷的效力
第五節 免除
第一款 免除的意義
第二款 免除的方法
第三款 免除的效力
第六節 混同
第一款 混同的意義
第二款 混同的成立
第三款 混同的效力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二十五年[1936]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MG/D913.01/45
主題
InfoField
債權法
中圖分類
InfoField
D913.01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冊(265;295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1:26, 11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1:26, 11 June 2023835 × 1,195, 283 pages (8.51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民法債 第1卷 (1/2) by 周新民編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15jh001985,85714; 民國圖書.9; 民法債)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