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7810-82294 世界大戰全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 (689 × 952 pixels, file size: 17.9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730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世界大戰全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張乃燕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世界大戰全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著者根據在英、法瑞士留學期間的見聞,參閱各種史籍編成此書。內分27章。詳細介紹第一次世界大戰始末。書中有大量插圖。附錄:參考書報匯志,中西名稱對照表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世界大戰概說
第一節 世界大戰與世界
第二節 世界大戰與歐羅巴
第三章 大戰之原因一
第一節 德意志之勃興
第二節 德奧意三國同盟
第三節 俄法兩國同盟
第四節 英德爭執之由來
第五節 德人之經營巴格達特鐵道
第六節 英法俄三國協商
第七節 同盟協商在摩洛哥之接觸
第四章 大戰之原因二
第一節 土耳其侵入歐洲後之巴爾幹
第二節 希臘獨立戰爭
第三節 克里米亞戰爭
第四節 俄土戰爭
第五節 柏林會議後之巴爾幹
第六節 巴爾幹戰爭
第七節 巴爾幹戰爭後之東歐形勢
第五章 大戰之實現
第一節 與皇儲之被刺
第二節 奧塞之決裂
第三節 德俄之宣戰
第四節 德法之宣戰
第五節 德之假道於比利時
第六節 英德之宣戰
第六章 同盟與協商之實力
第一節 同盟與協商之陸軍
第二節 同盟與協商之海軍
第三節 同盟與協商之經濟
第七章 德軍進攻比法及其見阻
第一節 德法兩方面之戰爭方略
第二節 德軍進攻比利時
第三節 德軍進攻法蘭西及其被阻
第四節 德軍進窺比法海岸及其被阻
第五節 德軍掠地之狀況
第八章 俄軍進攻德奧及其敗績
第一節 俄軍進攻東普魯士及其受挫
第二節 俄軍進攻加里西亞
第三節 德軍進攻波蘭
第四節 奧軍進攻塞爾皮亞
第九章 英德海上之頡頑
第一節 寶畢茲之政策及其影響
第二節 英德海軍戰於南美海濱
第三節 英德海軍戰於北海
第四節 德意志殖民地之喪失
第五節 德意志對付英吉利於海上之手段
第十章 日本之侵占山東
第一節 日本與世界之關係
第二節 日本對大戰之決定方針
第三節 日軍之攻陷青島及侵犯我國之中立
第十一章 近東戰爭
第一節 土耳其之加入戰爭
第二節 英法聯軍之進攻達特奈耳與加里波利及其敗績
第三節 意大利之加入戰爭
第十二章 俄軍之僨敗
第一節 德奧聯軍之恢復加里西亞
第二節 德軍進陷波蘭
第三節 俄軍大敗時之法英聯軍
第十三章 德意志之控制近東
第一節 協商於近東之失勢
第二節 保加利亞之參戰及塞爾皮亞之撲滅
第三節 法英聯軍之登陸於薩洛尼加
第四節 德意志控制近東之完成
第十四章 德意志之謀解決戰爭
第一節 德意志未攻擊前之聲勢
第二節 德軍進攻凡爾登之失敗
第三節 奧軍進攻佛南西亞之無功
第四節 愛爾蘭革命之顛覆
第十五章 海上最後之決戰
第一節 德意志海上政策之變遷
第二節 英德海軍之大戰
第三節 吉青納之死事
第十六章 協商之會攻
第一節 協商會攻之籌措
第二節 司的爾與散實脫兩河上俄軍之攻擊
第三節 衣松蘇河上意軍之攻擊
第四節 索姆河上英法聯軍之攻擊
第五節 凡爾登前法軍之攻擊
第六節 羅馬尼亞之參戰及其覆敗
第七節 當軸之更換與和議之空談
第十七章 俄羅斯之革命及其議和
第一節 俄羅斯君主政治之傾覆
第二節 俄羅斯中等階級之當國
第三節 蘇維埃之統治俄羅斯
第四節 俄羅斯之單獨媾和
第十八章 美利堅之參戰
第一節 美利堅之世界政策
第二節 美利堅參戰之機緣
第三節 美利堅之準備
第十九章 大戰中中國之內憂外中患
第一節 中國因帝制釀成之日禍
第二節 中國因參戰釀成之內亂
第二十章 聯軍成敗之轉機一
第一節 聯軍所受興登堡戰線上之經驗
第二節 聯軍堅持聲中意軍之敗績
第三節 聯軍於近東勢力之恢復
第二十一章 聯軍成敗之轉機二
第一節 中歐羅巴之杌隉不安
第二節 聯軍諸國之轉危為安
第三節 威爾遜提議和平十四條
第二十二章 德軍最後之攻擊
第一節 德軍攻擊之整備
第二節 德國破英軍於畢加第及弗郎特
第三節 德軍挫法軍於哀因河及奧士河
第四節 德軍之見阻
第二十三章 大戰之結果
第一節 德意志之力竭退師
第二節 保加利亞與土其之乞降
第三節 奧匈聯邦之瓦解
第四節 德意志之求和及其革命
第五節 德意志之求和及其革命
第二十四章 俄羅斯之別開一局
第一節 巴黎和議
第二節 和議之經過
第三節 和約之大概
第四節 國際聯盟規約與國際勞動規約
第二十五章 大戰中人口與財產之損失
第一節 人口之損失
第二節 財立之損失
第二十六章 大戰中科學之應用於軍事
第一節 近百年來科學之進步
第二節 陸地戰爭
第三節 海上戰爭
第四節 空中戰爭
第五節 化學之應用於戰爭
第二十七章 結論
參考書報匯志
中西名稱對照表
紀念畫
戰場留影(彩色版)
地圖
一九一四年之歐羅巴(彩色版)
世界大戰形勢全圖(彩色版)
一九二〇年之歐羅巴(彩色版)
歐羅巴各國幅員及人品之比較
歐羅巴之種族
歐羅巴之文字
歐羅巴之宗教
奧匈聯邦之種族一覽
西戰場要塞一覽
瑪因河第一役
西戰場之形勢(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泰倫堡戰役
加里西亞戰役
智利海濱與福泉克蘭兩戰役
北海戰區
一九一四年阿非利加歐國屬地一覽
德意志宣布之封鎖區域一
青島戰役一
青島戰役一
土耳其形勢一覽
達特奈耳與加里波利之海陸戰役
度那耶克戰役
東戰場(一九一五)
巴爾幹點戰場一覽
米索波泰米亞戰役
俄軍通攻土耳其
巴格達特鐵道
凡爾登戰役以前西戰場之形勢
凡爾登戰役
裘脫蘭戰役
司的爾與散實脫兩河戰役
衣松蘇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
羅馬尼亞戰役
勃來斯脫里脫夫司克和約後之東戰場
德意志宣布之封鎖區域二
興登堡戰線
加波來篇戰役
西戰場德軍最後之攻擊
比亞佛河戰役
瑪因河第二役
瑪因河兩役戰線之比較
保加利亞投降時之戰線
英軍進攻土耳其一
英軍進攻土耳其二
休戰後之西戰場
德意志艦隊之交付
凡爾塞和約後之德意志
奧匈聯邦之分裂
一九二〇年之土耳其與巴爾幹
影片
科學社會主義之鼻祖馬克思
主張鐵血政策者俾士麥
海牙平和會會所
倡導和平者諾貝爾
倡導和平者卡內基
弭兵運動犧牲者曉來斯
一將功成萬骨枯
塞拉約佛
刺客之就逮
蘇格蘭紅十字會看護婦隊
亞爾薩斯
人道主義下之科學家巴斯德
被毀之城市-以帕
被毀之城市-拔卜姆
歐洲著名建築之一-來姆大教堂
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塞宮之加冕
柏林會議
奧皇儲斐迭南
被刺前一小時之奧皇儲夫婦
奧皇弗蘭茲約瑟
寶朱頓行宮
戰時密布時法總統之訪俄皇
塞王彼得
蒙王尼古拉
德皇威廉二世
英王喬治五世與俄皇尼古拉二世
法總統普嘉賓
比王阿爾倍
德皇威廉二世及其名將
德意志參謀總長毛奇
德軍驍將克羅克
法軍統帥霞飛
巴黎衛戍總司令加瑞安尼
英軍統帥費賚起
德軍東普魯士總司令興登堡
奧軍統帥費來得里大公
俄軍統帥尼古拉大公
加爾拍脫山間之奧軍
被轟後之不耳串米希疉
德兵作戰前之準備
一手創成德意志偉大海軍之實畢茲
基爾運河口之德意志艦隊
英國海上參謀總長費歇
英國海軍總長邱吉爾
德國巡洋般受姆頓號
英國武裝商船路昔推尼亞號之沉沒
土皇摩哈默特五世
土軍統帥恩佛
土政府軍事顧問德將桑達斯
最新式戰國巡洋艦上之重炮
土軍驍將基瑪爾
意王維克多愛瑪鈕爾三世
意大利著名詩人阿農齊哇
德奧聯軍南路統帥麥耿生
興登堡之木像
來沃卜爾親王
法軍參謀長加司丹爾諾
西戰場法軍之壕塹
德軍全盛時之威廉二世
保王斐迭南
麥耿生上將之母
希王康士但丁
希首相梵尼瑞洛司
駐薩洛尼加法英聯軍總司令薩拉意
奧軍攻蒙總司令克凡希
駐米索波泰米亞德土聯軍總司令果爾池
德皇儲弗來得里威廉
凡爾登守將貝登
凡爾登
奧皇儲喀爾
奧參謀總長霍真度夫
新芬黨首領伐來拉
愛爾蘭革命要人甘斯門德
英海軍總司令奇利果
英海軍前鋒司令弼德
德海軍總司令雪爾
德海軍前鋒司令余伯
德國最新式之無畏艦興登堡號
英國最新式之戰間巡洋艦瑪利王后號
英吉利陸軍總長吉青納
俄軍南路總司令勃羅細落夫
意軍統帥加度那
法軍軍長法毓爾
凡爾登守將倪凡爾
羅王斐迭南
德奧聯軍攻羅總司令福根海
土保聯軍攻羅總司令麥耿生
拉司波丁與諸貴女之茗話
俄皇尼古拉二世之末路
俄羅斯新舊過渡時領袖克倫斯基
新俄羅斯領袖列寧
新俄羅斯領袖托羅次基
美總統威爾遜
美軍統帥潘興
手創民國之孫中山
英軍統帥海格
凡爾登守將基毓瑪
飛機之作戰
法國第一飛行家基納美
德國第一飛行家李德霍芬
英軍之巡哨蘇彝士運河
德意志首相荷爾惠克
奧匈聯邦外交總長吉寧
教宗貝逎第克脫十五世
倫敦晚間之防禦齊泊林氣船
英吉利首相路合喬治
法蘭西前國務總理喀煜
法蘭西內務總長瑪爾維
法蘭西國務總理克來蒙蘇
瑪爾維案之高等法庭
德軍軍長虎底哀
聯軍之四統帥
聯軍總帥福煦
德軍事務總管魯登道夫
意軍統帥提阿士
法軍驍將戈路
法軍驍將孟強
法軍驍將譚果德
馬西頓尼亞聯軍總司令愛司半來
敘利亞聯軍總司令倫培
捷克斯洛伐克總統麥薩利克
波蘭總統畢爾坐斯基
波蘭國務總理伯特來夫斯基
南斯拉夫攝政王亞歷山大
南斯拉夫國務總理柏希起
奧大利亞國務總理倫納
德廢皇寄寓蘭之別墅
僑居荷蘭之德廢皇
德國極端社會黨領袖裡勃克耐希脫
德意志總統愛勃脫
德意志國務總理夏德門
列寧對群眾常說時之神氣
巴黎和會中之四項
凡爾塞會場席上之德代表
凡爾塞和約之簽字
聯軍過凱旋門之盛況
日內瓦
戰骨叢痤所之一
奧國司各達廠之攻壘巨炮
德軍七十五年裡外轟炸巴黎之巨炮
法軍方面之鐵絲網
英國之湯克炮車
色漆之裝運船
德國潛艇u字第五十三號
德國載貨潛艇德意志號
法國之飛機
飛機中之拋擲炸彈
德國之氣艇
齊伯林伯爵
毒氣之防護一
毒氣之防護二
寓意畫
赴巴黎
赴柏林
請君擇之
改組
大門前之烈炬
仁乎暴乎
兄弟再合
背景
地球之旋轉
今昔之成
和議成矣墟墓遍矣
財殫力痛
此傘真能遮蔽風雨乎
最後之暴君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K143/Z N Y
主題
InfoField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史 戰爭史-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143
載體形態
InfoField
[20],656,[3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3:38, 19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3:38, 19 June 2023689 × 952, 730 pages (17.9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世界大戰全史 (1/1) by 張乃燕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7810,82294; 民國圖書.3; 世界大戰全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