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8jh003652-22207 蘇聯經濟制度.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922 × 1,137 pixels, file size: 22.35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695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蘇聯經濟制度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章友江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蘇聯經濟制度
Publisher
北美書店 ([出版地不詳])
Description

分上、下兩編,共18章。上編「歷史部分」,主要介紹蘇聯共產黨在革命前的經濟綱領、軍事共產主義時期的經濟政策及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敘述1922年-1923年、1925年的兩度經濟困難以及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下編「政策部分」,概述工業、農業、財政、對外貿易、國內商業、貨幣、信用、勞動等方面的政策,蘇聯計劃經濟的計劃方式和方法等

目錄
上編 歷史部分
第一章 蘇聯對資本主義演化的見解
(1) 資本主義崩潰的內在原因
(2) 第一個內在原因——利潤率的降低
(3) 第二個內在原因——剩餘價值實現上的困難增加
(4) 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崩潰的內在原因
(5) 資本主義崩潰的過程
(6) 代資本主義社會而興的社會是什麽?
(7) 由資本主義社會到新社會的轉變過程
參考書
第二章 蘇聯政黨在革命前的經濟綱領
(1) 革命前經濟綱領的基礎
(2) 關於土地方面的政綱
(一) 無賠償的立即沒收大地主,沙皇及寺院的一切土地
(二) 土地國有
(3) 關於財政上的政綱
(一) 恢復健強的貨幣
(二) 取消國債並提高對資產階級的課稅
(三) 銀行國有
(4) 在工業方面的政策
(一) 工業國有化的政策
(二) 沒收外國人的財產
(5) 調節食品消費的政策
(6) 建立勞動管理
參考書
第三章 勞動管理時期的經濟政策
(1) 經濟政策的五個時期
(2) 勞動管理時期的經濟政策
(一) 在土地方面的政策
(二) 在工業方面的政策
(三) 關於勞動管理的政策
(3) 在勞動管理時期的爭論
(一) 波希維克黨黨內的爭論
(a) 國有化的速度問題
(b) 勞動管理的問題
(二) 他們敵人的攻擊
參考書
第四章 軍事共產主義時期的經濟政策
(1) 軍事共產主義的來由
(2) 軍事共產主義時期的具體政策
(一) 廣大範圍的企業國有化
(二) 糧食徵收及調節農業的生產
(三) 有計劃的分配代替自由貿易
(3) 什麽是軍事共產主義
(4) 對軍事共產主義的估計
(5) 在軍事共產主義時期的爭論
參考書
第五章 新經濟政策的採用
(1) 什麽是新經濟政策
(2) 左右派對新經濟政策的瞭解
(3) 蘇聯採用新經濟政策的原因
(4) 新經濟政策的具體內容
參考書
第六章 一九二二——二三年的經濟危機
(1) 一九二二年的經濟危機
(一) 恐慌原因的分析
(二) 對恐慌的補救方法
(2) 一九二三年剪刀式經濟危機的原因
(一) 華克乃教授的分析
(二) 康托拉其夫教授的分析
(三) 蘇聯政府的分析
(3) 一九二三年經濟危機的補救方法
(4) 對一九二三年經濟危機的爭論
參考書
第七章 一九二五年的經濟危機
(1) 一九二五年經濟危機的原因
(2) 對經濟危機的補救方法
(3) 蘇聯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
參考書
第八章 第一屆五年經濟計劃
(1) 什麽是五年計劃
(2) 五年計劃的意義
(3) 五年計劃的基本要點
(一) 發展重工業
(二) 改進農業技術
(三) 改造技術
(四) 特別發展社會主義部門的
(五) 提高民族共和國及落後區域的工業
(六) 提高工農群眾的生活水平線
(七) 趕上並超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水平線
(4) 五年經濟計劃的實際成績
(一) 工業方面的成績
(二) 農業方面的成績
(三) 商業方面的成績
(四) 工農生活方面的成就
(五) 蘇聯工業生產發展速率之驚人
(5) 五年計劃的困難
參考書
第九章 第二屆五年計劃
(1) 第屆五年計劃的大概
(2) 第屆五年計劃第的
參考書
下編 政策部分
第十章 工業政策
ⅰ 工業政策的中心目的是工業化
(1) 什麽是工業化
(2) 為什麽要工業化
(一) 可以消滅蘇聯的一個基本的矛盾
(二) 可以根本改造農業
(三) 可以加深工農間的聯合
(四) 可以根本消滅商品飢慌的現象
(五) 可以為文化改造的基礎
(六) 可以擴大蘇聯對世界資本主義的獨立性
(3) 資本主義的後進國家也有工業化的問題
(4) 工業化的內容
(一) 特別發展電汽業
(二) 特別發展鋼鐵等五金業
(三) 特別發展煤及煤油業
(四) 特別發展機器製造業
(5) 為什麽須要很快的速率完成工業化
(一) 國際關係
(二) 國內關係
ⅱ 減低生產成本費是工業政策的另一目的
(1) 為什麽要減低生產成本費
(一) 可以提高利潤
(二) 可以降低商品的價格
(三) 可以為各種企業努力工作的目標
(四) 可以節省生產工具
(五) 可以減少工廠的資本工作
(2) 用什麽方法減低生產成本費
(一) 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 節省工廠設備費
(三) 減低國家的賦稅
(四) 節省原料及燃料的費用
ⅲ 對私人工業的政策
(1) 對手工業的政策
(2) 對手工業的政策在五年計劃中的表現
(3) 對私人資本企業的政策
參考書
第十一章 農業政策
ⅰ 農業技術的改革
(1) 農業技術改革的內容
(一) 化學肥料的應用
(二) 農業電汽化
(三) 農業機械化
(2) 為什麽要改革農業技術
(一) 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率
(二) 是農業集體化的經濟基礎
(3) 蘇聯的農業技術改革的影響和資本主義國家的不一樣
(一) 蘇聯農業機械化的範圍更大
(二) 在蘇聯沒有資本主義國家農業技術改革的惡影響
ⅱ 農業集體化
(1) 合作社的意義
(2) 農業集體化的方式
(3) 為什麽原因農業要合作社化或集體化呢?
(一) 農業的發展有社會主義道路的趨向和需要
(二) 藉此以消滅富農階級
(三) 可以絕對保證農村中社會主義的建設
(四) 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
(4) 組織和發展集體農場的原則是什麽?
(一) 自願原則
(二) 國家應給與種種幫助
(三) 集體農場的發展,各地是不平衡的
(四) 先解決穀類的供給問題,然後集中力量解決畜牧問題
(五) 須加緊反對富農
(六) 根據當地情形而決定集體農場的方式
(七) 一種集體農場轉向另一種集體農場的基礎
(八) 自有適應集體農場的組織方式及其內部管理的辦法
(九) 從個人農場轉變為集體農場的基礎
(十) 注意貧農的利益加緊無產階級的領導
(十一) 對未加入集體農場的貧農和中農應有的態度
(十二) 培養幹部人材
(十三) 集體農場的規模不能太大
(5) 現階段農業合作化的特質
(6) 集體農場的轉變
(一) 機器與曳引機站
(二) 物品的合同制度
(7) 國家農場
(8) 集體農場發展的實況
參考書
第十二章 財政政策
(1) 蘇聯財政政策的任務
(2) 什麽是單一財政計劃
(3) 蘇聯預算的意義
(4) 儘量動員國民進款以建設社會主義
(一) 單一財政計劃包括國民進款的三分之二
(二) 非賦稅收入,在整個國家進款總值中,占聳高的百分數
(三) 蘇聯賦稅政策的特點
(四) 國債的意義
(五) 廣設小的貯蓄銀行
(5) 蘇聯將款項的大部分用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及保護社會主義國家
(一) 社會主義的國家十分之九的進款用在生產方面
(二) 收入超過支出
(三) 工業的投資結構表示工業化
(四) 輕工業也不漠視
(五) 鞏固國防的籌劃也很注意
(六) 用以提高教育文化的款項很多
參考書
第十三章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政策
(1)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的含義
(2)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的原因
(3)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的主要目的
(一) 脫離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一部分侵襲
(二) 幫助國家工業化政策的實行
(a) 怎樣調節輸入以幫助工業化
(b) 怎樣調節輸出幫助工業化
(三) 幫助蘇聯在國際舞台上的外交活動
(4)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實行的效果
(一) 對外貿易性質改變了
(二) 工業化政策已獲得實際的成績
(三) 蘇聯輸出額中工業品的百分數增加
(四) 蘇聯在外交上的成功
(5) 國家壟斷對外貿易的執行機關
(6) 中國採用國家壟斷對外貿易政策的困難
(一) 中國對外貿易的現狀
(二) 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
(三) 私有財政制度
(四) 軍閥的割據
(五) 沒有樹立工業化的政策
參考書
第十四章 國內商業政策
(1) 商業在蘇維埃經濟中的意義及其性質
(2) 蘇聯商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發展國家商業及合作社
(3) 物價政策
(4) 市場的統制
(一) 對農業品市場的統制
(二) 對工業品市場的統制
參考書
第十五章 貨幣政策
(1) 蘇聯的貨幣狀況
(2) 蘇聯貨幣的意義
(3) 蘇聯貨幣的作用
(4) 蘇聯的貨幣政策
(一) 樹立鞏固的穩定的貨幣統一
(二) 幫助社會主義的建設
(三) 減少貨幣的使用
(5) 右派和左派的貨幣論
參考書
第十六章 信用政策
(1) 信用在蘇聯的意義
(2) 集中國家及人民的開散資本於信用機關
(3) 有計劃的分配貨幣資財以建設社會主義
(4) 加緊經濟工作的財政管轄
(5) 信用機關
參考書
第十七章 勞動政策
ⅰ 建立社會主義的勞動紀律
(1) 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和蘇聯的勞動
(2) 在軍事共產主義和恢復時期的勞動方式
(3) 新階段之社會主義的勞動及其組織方式
(4) 工會為新的勞動方式而鬥爭
(5) 集體合同應當促進勞動的社會主義方式
(6) 社會保險在新階段中的任務
ⅱ 改造勞動和生活條件
(1) 七小時的工作日和五天一星期
(2) 勞動的保護
(3) 住宅的建築
(4) 蘇聯的工資
(5) 階級敵人對於工資政策的意見
ⅲ 改造和提高文化的鬥爭
(1) 文化的物質基礎
(2) 消滅文盲
(3) 把握技術的教育
(4) 覺悟自己的任務
(5) 瞭解馬克斯列寧主義
(6) 反對文化戰線上的敵人
(7) 反對宗教
ⅳ 造就幹部人材的任務
(1) 消滅失業工人
(2) 由工人階級中準備幹部人材
(3) 準備女子勞動及民族勞動
(4) 對於老派專門家的態度和應用外國工人的經驗
參考書
第十八章 蘇聯社會經濟計劃的方式和方法
(1)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社會經濟計劃
(2) 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的具體前提
(3) 蘇聯所有的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的具體前提
(4) 計劃在蘇聯的演化
(5) 蘇聯的社會經濟計劃之內容
(6) 蘇聯的計劃方式
(7) 蘇聯計劃機關的體系
(8) 蘇聯的計劃制度和方法
(9) 反對錯誤計劃的方法
(10) 起草和執行計劃的困難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3[1934]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經濟制度
中圖分類
InfoField
F151.295
拼音題名
InfoField
su lian jing ji zhi du
載體形態
InfoField
650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20:50,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20:50, 10 June 2023922 × 1,137, 695 pages (22.35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蘇聯經濟制度 (1/1) by 章友江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8jh003652,22207; 民國圖書.3; 蘇聯經濟制度)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