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12424-79613 中國醫學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570 × 754 pixels, file size: 11.17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452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國醫學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Author
陳邦賢著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Title
中國醫學史
Publisher
商務印書館[發行者]
Description

內分:上古、中古、近世、現代、疾病史5篇。講述我國醫學的起源、演變,醫術的發展,外國醫學的傳入。書後附錄:中國歷代醫學大事年表

目錄
第一篇 上古的醫學
第一章 醫藥的起源
第二章 上古的巫醫
第三章 周秦的醫事制度
第四章 周秦的生理衛生學
第五章 周秦醫學的演變
第六章 上古疾病的名稱
一 內科病
二 外科病
三 婦科病
第七章 古代藥品的名稱
第八章 古代醫籍的考證
一 神農本草經
二 黃帝內經
三 黃帝八十一難經
第九章 參考書目錄要
第二篇 中古的醫學
第一章 漢代醫學的隆盛
第二章 魏晉的醫學
第三章 隋唐時代的古典醫學
第四章 宋金元醫學的概觀
第五章 金元醫學流派的爭競
第六章 外國醫藥的輸入
第一節 印度醫藥的輸入
第二節 波斯及西域地方本草醫藥的輸入
第三節 亞拉比亞醫藥的輸入
第四節 大秦醫藥的輸入
第七章 中古的醫事制度
第一節 漢代的醫事制度
第二節 兩晉南北朝時代的醫事制度
一 晉的醫事制度
二 宋齊梁陳(南朝)的醫事制度
三 北魏的醫事制度
四 北齊的醫事制度
五 後周的醫事制度
第三節 隋唐時代的醫事制度
一 隋朝的醫事制度
二 唐朝的醫事制度
第四節 宋金元的醫事制度
一 宋的醫事制度(附遼的醫事制度)
二 金的醫事制度
三 元的醫事制度
第八章 中古疾病的名稱
第一節 傳染病
一 傷寒
二 痢疾
三 痘瘡
四 麻疹
五 白喉
六 瘧疾
七 肺癆病
第二節 呼吸器病
第三節 消化器病
第四節 外科病 皮膚病附
第五節 其他各病
第九章 中古醫學書目
第一節 醫經
第二節 本草
第三節 藏象
第四節 診法
第五節 明堂經脈
第六節 方論(內科之部)
第七節 方論(外科及皮膚科之部)
第八節 方論(婦人科之部)
第九節 方論(小兒科之部)
第十節 方論(痘疹及麻疹部)
第十一節 方論(眼科及耳科之部)
第十二節 方論(口齒科及咽喉科之部)
第十三節 史傳
第十四節 運氣
第十章 參考書目錄要
第三篇 近世的醫學
第一章 明清醫學的概觀
第二章 西洋醫學的輸入
第三章 日本醫學的輸入
第四章 明清的醫事制度
第一節 明朝的醫事制度
一 太醫院
二 御藥房
第二節 清朝的醫事制度
一 太醫院
二 御藥房
三 刑律
四 考試
五 防役
第五章 清代的醫事教育
第一節 外人教授華人醫學
第二節 外人設立的醫學校
第三節 自辦的醫學校
第四節 留學外國學醫的
第六章 近世疾病的名稱
第一節 傳染病
一 鼠疫
二 傷寒
三 霍亂
四 痢疾
五 瘧疾
六 天花
七 水痘
八 麻疹
九 猩紅熱
十 發疹傷寒
十一 白喉
十二 肺癆病
十三 花柳病
十四 破傷風
第二節 呼吸器病
一 鼻病
二 氣管病
三 肋膜病
四 肺病
第三節 消化器病
一 口腔病
二 食道病
三 胃病
四 腸病
第四節 心臟病
第五節 泌尿器病
第六節 神經系病
第七節 新陳代謝病
第七章 近世醫學書目
第一節 醫經
第二節 本草
第三節 藏象
第四節 診法
第五節 明堂經脈
第六節 方論(內科之部)
第七節 方論(外科之部)
第八節 方論(婦科之部)
第九節 方論(兒科之部痘疹附)
第十節 方論(眼喉之部)
第十一節 史傳
第十二節 運氣
第十三節 西洋醫學譯本錄要
第十四節 日本醫學譯本錄要
一 解剖生理衛生學
二 病理學及診斷學
三 內科學及外科學
四 傳染病學及免疫學
五 肺癆病學
六 婦科產科及兒科學
七 藥物學及處方學
八 其他
第八章 參考書目錄要
第四篇 現代的醫學
第一章 新醫學的蓬勃
第二章 衛生行政的設施
第一節 衛生行政
一 防疫檢驗系
二 化學藥物系
三 寄生蟲學系
四 環境衛生系
五 社會醫事系
六 婦嬰衛生系
七 工業衛生系
八 生命統計系
九 衛生教育系
第二節 防疫
一 海港檢疫管理處
二 中央防疫處
三 傳染病的預防
第三節 保健
一 婦嬰衛生
二 學校衛生
三 勞工衛生
四 環境衛生
第四節 醫藥管理
第三章 醫事教育的發達
第一節 民初的醫學教育
一 醫科大學
二 公立醫學專門學校
第二節 現時的醫學教育
一 醫學教育委員會
二 醫藥學校
三 護士學校
四 助產學校
五 公共衛生人員訓練
第四章 醫藥衛生的考試
第一節 高等文官的醫藥考試
第二節 醫藥師及衛生行政人員的考試
第五章 解剖屍體的實行
第六章 醫藥衛生團體的統計
第一節 中華醫學會
第二節 中華民國醫藥學會
第三節 其他醫藥衛生學會
第七章 理化藥物及生理的研究
第一節 物理和鐳學的研究
第二節 化學的研究
第三節 藥物的研究
第四節 生理學的研究
第八章 中央國醫館的設立
第九章 現代醫藥書報
第一節 醫藥書籍
一 解剖學類
二 組織學類
三 胎生學類
四 生理學類
五 病理學類
六 微生物及免疫學類
七 衛生學類
八 診斷學類
九 處方學類
十 藥理學及藥物學類
十一 調劑學及製藥學類
十二 藥化學類
十三 內科學類
十四 傳染病學類
十五 肺癆病學類
十六 神經系病學
十七 婦科學及產科學類
十八 小兒科學類
十九 花柳病學類
二十 皮膚病學類
二十一 外科學類
二十二 治療學類
二十三 急救法類
二十四 看護學類
二十五 眼科學類
二十六 耳鼻咽喉科學類
二十七 齒科學類
二十八 法醫學類
二十九 醫學史類
三十 醫藥辭典類
三十一 本草學類
三十二 其他書籍
第二節 醫藥雜誌
第十章 參考書目錄要
第五篇 疾病史
第一章 傳染病史
第一節 傷寒
第二節 發疹傷寒
第三節 霍亂
第四節 痢疾
第五節 天花
第六節 麻疹
第七節 水痘
第八節 白喉
第九節 猩紅熱
第十節 鼠疫
第十一節 肺癆病
第十二節 梅毒
第十三節 麻瘋
第十四節 瘧疾
第十五節 黑熱病
第十六節 住血蟲病
第十七節 薑片蟲病
第十八節 肺蛭蟲病
第二章 呼吸器病史
第一節 肋膜炎
第二節 胸水
第三節 喘息
第三章 消化器病史
第一節 胃腸加答兒及胃擴張
第二節 鼓脹及腹水
第三節 腹膜炎
第四節 腸中寄生蟲
第四章 心臟腎臟新陳代謝病史
第一節 心臟瓣膜病及胸絞症
第二節 腎臟病
第三節 糖尿病
第四節 腳氣
第五章 泌尿器病史
第一節 膀胱病
第二節 淋病
第六章 神經系病史
第一節 中風
第二節 癲癇
第三節 痙病
第四節 歇私的里
第七章 參考書目錄要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民國26[1937]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館藏信息
InfoField
630.8/11/:16
主題
InfoField
醫學史
中圖分類
InfoField
R-092
載體形態
InfoField
(48),40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14:11,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14:11, 10 June 2023570 × 754, 452 pages (11.17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醫學史 (1/1) by 陳邦賢著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12424,79613; 民國圖書.3; 中國醫學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