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NLC416-07jh009341-4288 中國革命史.pdf

From Wikimedia Commons, the free media reposito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Go to page
next page →
next page →
next page →

Original file(785 × 1,120 pixels, file size: 9.14 MB, MIME type: application/pdf, 336 pages)

Captions

Captions

Add a one-line explanation of what this file represents

Summary

[edit]
中國革命史   (Wikidata search (Cirrus search) Wikidata query (SPARQL)  Create new Wikidata item based on this file)
Title
中國革命史
image of artwork listed in title parameter on this page
Publisher
[出版者不詳] ([出版地不詳])
Description

所見書殘,全書共7編。所記史實從同盟會成立述至1929年8月編遣會議止

目錄
第三節 太平軍的北伐
(一) 第一軍北伐的經過
(二) 第二軍北伐的經過
第四節 太平天國新政
(一) 設館與戶口的厘定
(二) 土地的分配
第五節 曾國藩首揭反革命的旗幟
第六節 曾國荃奪去安慶
第七節 反革命軍日昌月盛
第八節 天京陷落
第三章 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所在
第一節 封官定爵太早
第二節 忽略了外交上的重要
第三節 未能應付社會心理
第四節 天國諸王的內訌
第三篇 一九一一年革命(辛亥起義)
第一章 革命的原因
第一節 專制流毒的反感
第二節 太平天國的影響
第三節 對外軍事的失利
第四節 清室外交的失敗
第五節 社會經濟的變動
第六節 世界思潮的鼓勵
第七節 清廷末棄的內訌
第八節 慈禧太后的專政
第九節 綏行憲法的反響
第二章 革命的近因
第一節 清廷財政的窘迫
第二節 濫殺黨人的反抗
第三節 皇族內閣的失策
第四節 鐵路國有的激變
第三章 革命的經過
第一節 中山先生與革命
(一) 先生的小史
(二) 先生的生活
(三) 先生的主義
(四) 先生的學問
第二節 革命的團體
(一) 興中會的設立
(二) 同盟會的樹立
第三節 革命的先驅
(一) 廣州之役
(二) 惠州之役
(三) 漢口之役
(四) 長沙之役
(五) 吳樾彈炸五大臣
(六) 萍鄉之役
(七) 潮州黃崗之役
(八) 二次惠州之役
(九) 欽廉之役
(十) 鎮南關之役
(十一) 二次欽廉之役
(十二) 河口之役
(十三) 安慶之役
(十四) 二次安慶之役
(十五) 二次廣州之役
(十六) 溫生才槍斃孚琦
(十七) 黃花崗之役
第四節 革命軍武漢起義
(一) 占領武昌
(二) 占領漢口
(三) 外人表示
第五節 各省反清復漢
第六節 漢陽的激戰
第七節 南京的激戰
第八節 臨時政府的設立
(一) 宣布組織大綱
(二) 中山先生就總統職
(三) 孫大總統的新令
第九節 清廷的屈伏
(一) 清使赴滬請和
(二) 清帝退位
第十節 臨時政府的北遷
(一) 孫大總統辭退
(二) 袁世凱包藏禍心
第五章 革命的影響
第一節 政體的變更
第二節 種族的平等
第三節 人民的權利
第四節 思想的解放
第六章 革命失敗的所在
第一節 革命黨人的分化
第二節 腐化分子的侵入
第三節 革命的方略未行
第四節 國政失了重心
第五節 人民沒有政治覺悟
第六節 遷都南京的挫折
第七節 缺少宣傳的工作
第八節 沒有嚴密的組織
第四篇 一九一二年革命(討袁之役)
第一章 一九一二年革命的原因
第一節 政黨的互許
第二節 唐閣的風潮
第三節 善後大借款問題
第四節 中俄蒙協約問題
第五節 宋案的發生
第二章 討袁軍的興起與失敗
第三章 袁氏稱帝的暗示
第一節 解散國民黨及停止兩院職務
第二節 御用機關的設置
第三節 規定祭天祀孔的典禮
第四節 修改約法及變改官制
第四章 袁氏獨帝的醞釀
第一節 籌安會的發起
第二節 請願聯合會的繼起
第三節 召集國民大會
第五章 袁世凱稱帝的實現與外人態度
第六章 袁皇帝的打倒
第一節 雲南起義與各獨立
第二節 袁世凱取銷帝制
第三節 恢復臨時約法
第五篇 一九一七年六月革命(反對復辟之投)
第一章 復辟的動機
第一節 參加歐戰問題
第二節 督軍團徐州會議
第三節 國會被黎解散
第二章 復辟實現與撲滅
第六篇 一九一七年八月革命(護法之役)
第一章 西南護法的原因
第一節 張勳復辟的促成
第二節 解散國會的繳變與西南恃險聯絡
第二章 護法政府的設立
第一節 大元帥時代
(一) 孫大元帥就職
(二) 軍政府出師北向
(三) 反對段祺瑞賣國
(四) 國民外交運動
(五) 孫大元帥辭職
第二節 總裁時代
(一) 軍政府改組
(二) 南北媾和
(三) 粵桂戰事
第三節 非常總統時代
(一) 非常總統就職
(二) 收服廣西
(三) 孫大總統誓師北伐
(四) 討伐陳炯明
(五) 孫大總統返粵
(六) 國民黨改組
(七) 聲討曹吳
(八) 廢除清帝尊號
(九) 總理北上
(十) 反對善後會議
(十一) 總理逝世
(十二) 陳逆的失敗
(十三) 楊劉的失敗
第七篇 一九二六年革命一(民國十五年北伐)
第一章 一九二六年革命的原因
第一節 遵奉總理遺志
第二節 外侮頻添的反感
第三節 軍閥混戰中的民生困苦
第四節 段政府下的三一八慘案
第二章 一九二六年革命前的準備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設立
第二節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集
第三節 集中軍力與軍事編制
第四節 本校的加力整理
第三章 一九二六年的經過
第一節 蔣校長與革命
(一) 蔣校長的小史
(二) 蔣校長的治軍
(三) 蔣校長的生活
(四) 蔣校長的志願
第二節 蔣校長就北伐總司令職
第三節 連下湘鄂贛閩
第四節 馮玉祥參加革命
第五節 陳友仁收回租界的創舉
第六節 遷都武漢與法制改革
第七節 底定浙皖滬寧
第八節 南京政府的反共運動
第九節 奉軍入豫與潰退
第十節 閻錫山入黨抗奉
第十一節 寧漢對峙中的北伐與孫軍南犯
第十二節 第三國際的陰險手段
第十三節 武漢追縱反共與寧漢合作
第十四節 蔣校長暫息仔肩
第十五節 特別委員會的組織與討伐唐生智
第十六節 張發奎施行「苦迭達」與共匪揭粵
第十七節 「一一二二」慘案的發生
第十八節 第四次中央全會的召集
第十九節 蔣校長再起與奠定幽燕
(一) 蔣校長復職
(二) 北伐軍的實力與計畫
(三) 直搗幽燕的經過
(四) 總理靈前的祭告典禮及東北問題
(五) 北伐軍事的餘波
第二十節 五三慘殺的經過
(一) 國軍入濟
(二) 日兵啟釁
(三) 下停射令
(四) 日兵橫蠻
(五) 威脅行為
(六) 雙方交涉
(七) 電台被毀
(八) 善後辦法
第二十一節 五中全會的始末
第二十二節 訓政開始時的新政府
第二十三節 國府發表宣言
第二十四節 編遣會議的召集
(一) 編遣會議的意義
(二) 編遣會議的經過
附錄(一)
附錄(二)

Language Chinese
Publication date [19 ?]
Source
institution QS:P195,Q732353
(民國時期文獻 民國圖書)
主題
InfoField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中圖分類
InfoField
K257
拼音題名
InfoField
zhong guo ge ming shi
載體形態
InfoField
[316]頁

Licensing

[edit]
This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because it is a mere mechanical scan or photocopy of a public domain original, or – from the available evidence – is so similar to such a scan or photocopy that no copyright protection can be expected to arise. The original itself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Public domain
This image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a because its term of copyright has expired.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egal jurisdiction in the mainland only, excluding Hong Kong and Macao), amended November 11, 2020, Works of legal persons or organizations without legal personality, or service works, or audiovisual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For photography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whose copyright protection period expires before June 1, 2021 belong to the public domain. All other works of natural person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currently with jurisdiction in Taiwan, Penghu, Kinmen, Matsu, etc.), all photographs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all works whose copyright holder is a juristic person,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or if unpublished 50 years from creation, and all other applicable works enter the public domain 5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creator.

Important note: Works of foreign (non-U.S.) origin must be out of copyright or freely licensed in both their home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on Commons. Work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have entere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 due to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publication in noncompliance with U.S. copyright formalities) may have had their U.S. copyright restored under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 if the work was under copyright in its country of origin on the date that the URAA took effect in that countr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1996.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the URAA took effect on January 1, 2002.[1])
To uploader: Please provide where the image was first published and who created it or held its copyright.

You must also include a United States public domain tag to indicate why this work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ština  Deutsch  English  português  română  slovenščina  Tagalog  Tiếng Việt  македонски  русский  മലയാളം  ไทย  한국어  日本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



This tag is designed for use where there may be a need to assert that any enhancements (eg brightness, contrast, colour-matching, sharpening) are in themselves insufficiently creative to generate a new copyright. It can be used where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enhanc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well as when the enhancements are clear but insufficient. For known raw unenhanced scans you can use an appropriate {{PD-old}} tag instead. For usag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scan tag.


Note: This tag applies to scans and photocopies only. For photographs of public domain originals taken from afar, {{PD-Art}} may be applicable. See Commons:When to use the PD-Art tag.

File history

Click on a date/time to view the file as it appeared at that time.

Date/TimeThumbnailDimensionsUserComment
current08:14, 10 June 2023Thumbnail for version as of 08:14, 10 June 2023785 × 1,120, 336 pages (9.14 MB)PencakeBot (talk | contribs)Upload 中國革命史 (1/1) by (batch task; nlc:data_416,07jh009341,4288; 民國圖書.3; 中國革命史)

The following page uses this file:

Metadata